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村“一事一议”的实践困局与制度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本文对农村"一事一议"制度的实践困局及其存在的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由于"一事一议"制度设计中存在二元目标冲突、多元权力结构制约、利益集团操纵、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使"一事一议"制度在实践中陷入了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困局.因此,要走出实践困境,必须从目标矫正、权力规范、选择性激励机制提供等方面进行制度改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贵州省普定县布依族社会传统文化,并分析了导致当地布依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3.
谢山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116-119
布依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布依族传统体育是布依人民千百年来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它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伦理价值、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形式和纯朴自然的内容,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现,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布依族的多元文化孕育了布依族传统体育,是布依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和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韦磐石 《人民论坛》2010,(12):180-181
布依族因其宗教信仰使自身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布依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黔西南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心理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及其心理行为的发展变迁轨迹,保护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遗产,传承布依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苗族“议榔”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黔东南的苗族人民,他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了维护生产,防治盗贼,各村寨推举德高望重的寨老,在本村寨中主持民主的群众议事会,规定乡规民约,处理寨中出现的各种案件,这就是“议榔”。“议榔”包含着制订规约和执行规约两重意思。在苗族的发展史上,“议榔”在维系苗族社会治安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议榔”形式一直保持到解放前。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因其宗教信仰使自身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布依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黔西南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心理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及其心理行为的发展变迁轨迹,保护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遗产,传承布依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审美文化及其心理和行为。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黔西南布依族审美文化心理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布依族审美文化心理和行为现状及其发展变迁轨迹,以保护和传承布依族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8.
布依族的神话与宗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依族的神话、宗教近几年来引起一批研究者的注意,并涌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讨文章。如汛河的《布依族神话初探》,雷广正、伍文义的《布依族的传统宗教》,杨明《试论布依族古歌中的朴素自然观》,康家伟《布依族古歌中的原始意识》,伍文义《试论布依族(古歌)中的哲学思想》,以及贵州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布依族文学史》等著述。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布依族神话进行了疏理和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本文力图从布依族神话与宗教整体形态的分析上来探讨这一课题。这只是一个尝试。上述各专家的研究,显然在一定方面和程度上为我们的探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布依族纺织文化与社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力 《求索》2010,(7):71-73
布依族纺织文化作为布依族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乡村区域共同体基础上长期传承累积而形成。布依族纺织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不仅对于布依族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布依族纺织文化在社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借助传统民族文化,寻找布依族农村社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重农轻商、重义轻利、重传统经验轻现代创新是布依族传统生产性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文作者对布依族生产性文化的特征和表现进行了探索,揭示了其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利弊,并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重塑布依族文化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彝文文献长诗积淀了丰厚的彝族历史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载了彝族人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事迹,反映了历代彝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体现了彝族人的民族精神。所以,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思想激荡、强势文化冲击弱势文化语境里,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这方面,《阿诗玛》是成功的典型。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莫家"于五代时楚王马殷、马希范当政之前仍然统治着黔中地区并依附于楚,当时他们是与第二、第三土语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布依族贵族."宋英宗治平年间"因政治变动,"莫氏家族"才从黔中地区迁移到黔桂边界的黔南荔波县和独山县,其语言环境开始变化,即完全脱离第二、第三土语而长期生活在第一土语之中,并长期受第一土语的语言环境影响,形成了现今"莫家话"."莫家话"变迁有其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原因,她应该是中国布依语的一个方言,这正是其科学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彝族"毕摩"与纳西族"东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薇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28-134
中国西南的彝族与纳西族,在民族起源与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历史源头和文化联系,其传统宗教都是从古氐羌人承袭下来的,并且都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因而"毕摩"与"东巴"教有着诸多共同点和相似性.本文试从古称谓与历史源流、主要职能与传承方式及所使用法器和经书等诸方面,对彝族"毕摩"与纳西族"东巴"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唢呐的制作、演奏程序及比赛的描写与剖析,阐明唢呐与彝族文化的关系;揭示唢呐文化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或作用;并指出唢呐文化是彝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彝族民间和彝文文献中的"咒语"的产生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及其有关问题。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民间相信咒语可以致人于死地,咒语也可以致鬼于死地。毕摩的彝文文献中有大量地相关文字记载,在民间也进行不同形式的诅咒活动。分析研究咒语的内容及其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语言学及民族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原始性史诗的酝酿、萌生、发展与存活都与其相应的文化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文化生态系统可大分解成两部分,一为外显部分,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经济活动系统、行为方式系统等.二是内因,包括知识系统、信抑系统、传统系统等,在史诗的发展过程中,内因起着决定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显部分经常处在变化之中,但内因的变化是渐进的,其核心即使有一定的变化,也未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否则,原始性史诗交复存在.文章结合彝族史诗"梅葛"在楚雄州姚安县官屯乡的马游村及其周边的彝族村的存活变迁与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彝族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而它的繁荣与土司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庞大而浩繁的艺术宝库中,王府建筑以其恢弘的气势,囊括了建筑的规划布局、造型设计、石木雕刻、装饰彩绘等方方面面。在整体形式上具有朴素、庄重而又大气的特征,而局部上却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体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谷更有 《思想战线》2003,29(2):86-90
缘于精英层对程朱理学的误读,致使不少人对宋代社会观念存有曲解。五代时期的纷争,土地私有制的风行,已使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利欲的观念。就乡村户而言,其意识形态突出地表现为以下三种:1 追末逐利,诚信孝悌的朴素伦理式微;2 富求贵,贫求富心态;3 重鬼神、祭祖,轻法度心理。宋代乡村户中普遍存在的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识形态是宋代经济、社会变动的反映,它具有中国前近代乡村民众意识形态的共性,又鲜明地体现着有宋一代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9.
Article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colloquium surveyed articulations between r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village politics and land reforms and women's capabilities in China's countryside.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colloquium focuses on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affecting geographies of gendered power in China. Four articles detail the consequences for women, families and society of marriage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20.
侗族传统人工营林业的社会组织运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侗族人工营林业兴起于明代 ,清代已具规模。侗族人工营林业的兴起发展与其固有的社会组织有着紧密的联系。村社家族共有山林制是侗族传统人工营林业的基础 ,其血缘、地缘与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侗族传递模式是人工营林业得以长期运行的机制 ,外部社会环境也为构筑侗族人工营林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从而使侗族社会形成其特有的经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