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诉讼调解作为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诉讼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分析诉讼调解面临的困境和诉讼调解的不足,重新审视诉讼调解制度价值基础,完善我国诉讼调解制度,以此树立起法院应有的司法权威,树立起人民群众对法律应有的信仰和对法治建设充分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将法院调解确立为诉讼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和一种诉讼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最具特色的制度创设。法院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一度被誉为“东方经验”享誉世界。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法院调解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审判工作需要,急需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民事小额诉讼程序于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首次规定,自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出台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然而,由于小额诉讼的法律规范较为原则,导致实质上各地适用率普遍较低,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对此,须基于小额诉讼的基本法理、结合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的运行现状、借鉴域外小额诉讼制度的立法经验,从小额诉讼程序的启动模式、救济制度、调解制度、适用次数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4.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其解决方式具有替代性、灵活性和自主性等特征,它能够有效化解社会发展与法律滞后之间的矛盾,节约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并为司法改革提供模式借鉴。在司法实践中,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立法予以明确:一是明确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民间属性;二是诉讼外纠纷解决体系,应涵盖新型的专业性调解组织,且人民调解方法不拘形式;三是应强调将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作为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古至今,调解的运用非常普遍,被西方称之为“东方经验”。随着审判方式由调解型向审判型的转变,调解制度也急需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诉讼调解,亦称法院调解在我国历来被视为一种诉讼活动,是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功能,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6.
法院调解,亦称诉讼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它能够及时、有效、彻底地解决民事权益纠纷,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对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是目前我国法院运用较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可是,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现行调解制度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法院调解在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调解率呈下降趋势。如何使我国的调解制度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解决社会纠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目前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贯穿在诉讼程序中的法院调解制度有其存在的理论和社会基础。法院调解的很多制度弊端都源于其以审判权为本位,缺乏当事人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机制,导致忽视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当事人诉权被边缘化。当前,应在正当程序理念下构筑法院调解中当事人诉权对法官审判权的制约机制,以实现当事人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行政调解制度有助于行政机关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从合肥市的实践来看,行政调解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行政机关对推进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调解协议的效力不足引发的实施效果上的问题、基层调解机构建设以及行政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等问题。当前,加强和深入推进行政调解工作应当采取的对策包括:加快行政调解工作地方立法;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行政调解制度的认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基层行政调解组织的作用;加强行政调解队伍建设;将消费者协会等行业组织纳入到行政调解体系中来,充分发挥其调解职能。  相似文献   

9.
李境 《理论建设》2007,(1):51-53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弊端,特别是在有着“和为贵”文化传统的中国,在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对于实现诉讼效益等非常之必要。本文试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剖析,论证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的弊端及引入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弃法崇访”是当事人在解决矛盾纠纷途径选择上的非正常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法的信任危机和对信访的过度迷信,该现象必将增加政府成苯,助长人治作风,影响法治权威。要将民众的诉求及争议的解决引导到法治轨道上来,必须改革信访制度与诉讼制度,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相关立法,降低诉讼成本;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法院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院调解的弊端从本源上是由我国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的角色分配不当、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没有理顺造成的,对其加以完善应在新的诉讼模式下进行.在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重构法院调解制度,克服其存在的弊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成为我们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调解是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最佳方式。但由于立法滞后,调解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构建以法院调解为核心,多种调解与法院调解链接运行的大调解制度,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当前,通过对我国法院在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中建立调解制度的分析,以审判制度为参照,提出加强和完善法院调解制度对于促进我国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倡导和谐诉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调解制度被赞誉为东方经验,有着一定的法律价值。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将调解与判决规定在一个条文中,没有理顺两者的关系,造成司法实践中重调轻判的现象。应对调解制度进行适当改革,实现“调审分离”,使调解成为预防诉讼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的"教化型调解"存在的环境是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社会这样的"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社会"对诉讼调解有内在的需求,诉讼调解也依赖"一体化社会"提供干预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被区分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应的诉讼模式也由职权主义转化为当事人主义模式.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审判权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进行干预失去了正当的基础.法理的分析也表明调解与诉讼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多年来,调解与审判关系的摇摆正是这种种矛盾的体现.调解应逐步转化为和解,且应与诉讼进行适当分离,调解不应再成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莫然 《求实》2006,(Z3):76-77
诉讼和解制度,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主协商,达成协议,最终解决纠纷终结诉讼的行为。作为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该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由法院调解制度和当事人和解制度共同构成,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更加深入研究诉讼和解制度的本质,加上为了适应当时具体国情,我国的诉讼和解制度的设置并不十分成功。目前关于重构我国诉讼和解制度呼声极高,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多建议,在这里笔者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诉讼和解制度进行探讨——即通过追溯该制度的起源从而揭示其内在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诉讼和解制度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春丽 《世纪桥》2008,(5):59-60
当前,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法律制度的缺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国家与公众合作的高效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模式;规定宽泛的公益诉讼范围;设定公益诉讼先行程序;明确法院立案审查权;适用公益诉讼调解机制;设立国家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市319起离婚案件卷宗进行司法统计,相关数据显示,哈语案件呈现出众多与汉语案件趋同乃至超前的现象,如当事人的低龄化、家庭核心化、对财产的重视等;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增加了哈萨克族离婚的难度,并为法庭主持调解提供了有利条件;哈萨克族婚姻家庭关系在整体稳定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在登记离婚与诉讼离婚中,哈语案件数双向增长,登记离婚已成为哈萨克族解除婚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是两大法系最基本的诉讼制度模式.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承载着法官的审判权与当事人的处分权,体现了法官与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权限分配的不同模式.在诉讼调解的不同阶段,两种诉讼模式交错适用,参与主体的权限分配模式是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协同作用下的体现,绝对的当事人主义模式或职权主义模式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的完善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尤其是解决群体性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的2007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我国原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在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多弊端,对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作了较大修改,但仍存在亟待完善之处。劳动争议的解决应区分争议类型建立不同的处理机制,赋予当事人一定的程序选择权,进一步规范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制度,构建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加强与劳动争议诉讼制度之间的衔接,平衡保护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