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功先生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写得一手好诗词、画得一手好画,他还精通语言文字学和训诂学,同时还是我国知名的古书画鉴定家,对碑帖学深有研究。“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这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启功先生砚台上刻下的铭文,但是,6月30日凌晨,这位大师永远地离开我们了。很多市民认识启功书法,可能都是从许多挂在室外的题字认识的,其实启功先生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做得一手好诗词、画得一手好画,他还精通语言文字学和训诂学,同时还是我国知名的古书画鉴定家,对碑帖学深有研究。“启功体”独树一帜启功先生的书法艺术与他…  相似文献   

2.
<正>算起来张泽民学书至少已有40多个年头了。在宝应东乡,他的祖父是一位写得一手好字的私塾先生。儿时的他受家庭熏陶便学习书法。十年"文革",他在帮学校、大队、公社抄写大字报和出学习专栏的过程中,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1974年高中毕业后,因一手好字和出色的文笔,从民办教师的岗位上调入公社办公室工作。  相似文献   

3.
时常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只粉笔,看一句,讲一句,看一句,写一句。有的老师顾得上看,顾不上讲;顾得上讲,又顾不上写,手忙脚乱,形象狼狈。而下面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老师课前没有认真备课,教学内容记不住,因而只好在课堂上现炒现卖,其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备好课,教学内容要烂熟于胸,教学安排要填密周到,这样上课时才能做到丢掉课本,侃侃道来。根据笔者体会,丢掉课本上课有如下优点:第一,课堂教学效率高。由于要丢掉课本上课,教师事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  相似文献   

4.
刘树平 《人大建设》2004,(11):36-38
走进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建的审判大楼,人们可以看到门厅两侧的墙壁上装饰着两幅大型浮雕。西侧浮雕是一尊神情肃穆,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执宝剑,双眼被布紧紧蒙着的女神塑像,她是西方国家里家喻户晓的法律化身——正义女神。东侧浮雕是一尊正气凛然、威严庄重的中国古代官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讲“字如其人”,意思是字是人的又“一张脸”。唐代选官时,书法是定夺候选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至少从中可以看到候选人的修养。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然而现在,注重此类“基本素质”的招聘单位发现,很多大学生能制作精美的电子简历, 但填表时却写不好字,甚至提笔忘字。墨笔书法更是被越来越多地遗忘,一些小孩对毛笔、墨  相似文献   

6.
谢洪波 《求索》2013,(4):84-86
东汉巴蜀地区出现了一种造型特殊的镇墓俑,瞪目吐舌,一手执斧、一手执蛇,极富有地方特色,是巴蜀特有的巫鬼信仰在墓葬文化上的观念显现。目前学界对该类俑的专门研究还很少,本文拟以巴蜀地区的巫鬼信仰为基本视点,从镇墓俑的出土情况、造型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其基于地域文化的墓葬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老陈为人公道,办事利落,从不徇私偏袒,我服。"1月17日,在博白县亚山镇民富村,庙背屯76岁的老人陈基民和记者聊起老陈时,一脸敬佩的神情。"老陈老陈,找他准成!"这位被村民左一口右一口叫着的"老陈",就是民富村党委书记、调解委员会主任陈家广,现年68岁,一个外表看着高大硬朗,内心温暖细腻的人。自1999年担任村干部至今近20年以来,陈家广坚持不懈做好事,竭尽全力解难  相似文献   

8.
陈某。一个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膝下儿孙承欢。正是安享天伦、颐养天年的好时光,却因晚节不保身陷囹圄。陈某原是某国有企业的人事劳资处处长、高级经济师.颇有文采.写得一手好字,2005年光荣退休。既已退休,那就安心欢度晚年呗,可他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真应了“一失足成万古恨”这句老话。违规帮办提前退休落法网 在陈某退休后的2007年,他原所在企业的一些下岗工人以有事相求为由,约请陈某吃饭、喝茶。  相似文献   

9.
粥中荷色     
“夏读书。兴味长。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一直喜欢夏日这样的一种读书境界:于树荫之下一手执书,一手摇扇。半躺于摇椅之上。时不时从旁边矮桌上拿起茶壶来嘬一口,一派悠然自得的避暑之乐。惬意惬意。  相似文献   

10.
所谓“无题诗”,从字面上看就是没有题目的诗。有些诗人待诗情来了就先将诗写好,题目芝加不上就不加了。还有一种情况,诗人的意思不想或是很难用一个题目概括,索性便不加囹目了。除了用“无题”作题目的,有的诗用第一句诗开头的两个字作题目。实际上也是无题诗。还有的诗用“古风”、“拟古”、“咏怀”、“救遇”这类字眼作题目,但这些题目意思太笼统,所以电等于是无题诗c其实,中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第一句的前两字为题.就可算是无题诗。但习惯上仍是*那些标出“无题”二字的诗当作】题诗。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集里¥…  相似文献   

11.
刘怡 《中国残疾人》2011,(11):58-59
叙述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由写句到作文的过渡环节,分口述和笔述两种形式,要求耳聋学生能够根据见到的图画、实物、动作及观察到的其他现象从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写一段连贯的话,是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对于中年级的聋哑学生来说,叙述是个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何停 《公民导刊》2010,(10):58-58
问:我的大哥与邻居老陈因山林边界纠纷发生打斗,致使老陈右臂骨折。案件发生后,大嫂立即通过120送老陈去急救。大哥已投案自首被刑事拘留。大嫂支出了医疗费一万多元。老陈的伤势经鉴定为重伤。村调解主任告诉大嫂,如果维持两家山林的边界现状,不再争吵;此外,一次性支付老陈伤残赔偿费三万元,达成和解协议,村调解委员会可以请求检察院对大哥不起诉。  相似文献   

13.
左手写爱     
中人 《今日广西》2008,(13):74-74
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用左手运球,居然能在人群阻挡中用单手准确地上篮……其实,他总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仅仅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一只神奇的左手。这只神奇的左手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宁拙毋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为重庆八中的学生题词。他说:“其实这四个字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宁朴毋华’,对今日的中国来说,这是一句重要的话。”杨振宁说:“我今天之所以写这几个字,就是希望从你们年轻一代开始,学会诚实。投机取巧是没有前途的,做学问必须诚实,脚踏实地地,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赞彭德怀的六言诗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收录在《毛泽东诗词集》中、在军中久已流传的版本,一个是1962年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凭记忆写出的版本。这首六言诗的两个版本大体相同,但在字词使用上有很大差异,有一句完全不一致,总共24字竟有9字不同,如果加上位置的改动可说有11字不同。诗学界对此少有人细究,其实很有细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一) 何少川同志的散文集《撩人心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承蒙厚爱, 惠赠一册,自然是喜出望外。时逢9月有机会参加全国政协在北戴河举行第 47期干部培训班,在整理行装时,即把《撩人心扉》放入行囊,想利用学习之余,读一读走笔天下、遐思畅怀的美文佳作,的确是很惬意的享受。倚着北戴河的涛声,伴着令人神清气爽的海风,一手执着《撩人心扉》,一手端着杯盏,呡一口香茗,神思随着书中描写的山川风物飞扬, 读到精彩处,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胸中不时涌起“撩人心扉”的快意。读着读着,产生了想写一篇书评的冲动。很想把这阅读愉悦传播出去,惠及更多的人。然而,一转念,我来写合适吗?作为部下,过去时常得到领导  相似文献   

17.
民办教师:功成身退,挥手作别鸣歧20世纪末的中国乡村,尚有这样一种“风景”──他们一手执一根教鞭,一手握一把锄头;他们一肩挑的是“民族功臣”的重担,一肩扛的却是一座穷困的大山。对此,国家和社会各界没有坐视不管,正在齐心协力、千方百计,帮他们拿走那把锄...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5)
正正是午休时间,台湾南投地检署一位检察官却没有休息,他拿出了小学生作业簿,在方格纸上,一笔一划写起字来。道起练字的原委,他说有次起诉书里面刚好有"沆瀣一气"四个字,电脑自然很快就打了出来,但他发现自己手写时,"沆瀣"两字竟然写不出来,他连问了三个检察官同事,居然也没有人会写。这位检察官说,"计算机用久了,字生疏了!"像乌龟的"龟"、忧郁的"郁"、结绳的"绳"等笔划复杂的字,越来越写不出,因为字的结构已不复记忆。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他开始利用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19.
全是好词     
浙江省海宁市原副市长马继国不抽烟、不喝酒、不好色,只是对名人字画、古玩、瓷器情有独钟。商人宋某投其所好,一次就送给他17万元的名人字画。马继国觉得无以回报,于是大笔一挥,把宋某175万元的土地出让金给免了。无独有偶,厦门原海关某副关长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所以自视清高。但是,当赖昌星煞费苦心地弄来限量发行的绝版书籍及由9位名家合作的一幅牡丹图时,他开始把持不住了,与赖昌星一道同流合污了。两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管住自己”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0.
徐汇兴荣院小区老陈原本气氛沉闷的家里,最近总是欢笑阵阵。从2005年起,老陈就失业在家,没有工作的他心情郁闷,一家人靠低保金度日,妻子零星打工贴补家用。在半年时间里,就业援助员陆燕一共给他推荐了12个工作岗位的面试机会,最后终于在春申物业给他找到了保安一职,从此老陈一家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