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刊《理论与社会》第31期(2002年)发表了艾丽斯·布拉德(Alice Bullard)的书评文章,对查克拉巴蒂的《边缘化欧洲》一书进行了分析,认为《边缘化欧洲》对历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和分析,试图把后殖民国家的历史从欧洲历史的话语中解放出来。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布伦特·海耶斯·爱德华兹在美刊《社会文本》第78期(第22卷第1期)上发表文章《后殖民研究的文类》,对后殖民批评和后殖民理论的近期发展作出了评述,文章也简要评论了一个长期困扰后殖民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即政治的跨学科性。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在过去的十年中,存在着一种相当突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电子期刊《边界》(Borderlands)第4卷第2期(2005年第2期)发表了从事阿尔都塞晚期著作意大利文版翻译工作的维托里奥·莫尔芬诺(Vittorio Morfino)的文章,介绍了阿尔都塞晚期著作的一些基本情况,文章主要内容如下。1992年出版的阿尔都塞自传《来日方长》(The Future Las  相似文献   

4.
《纽约书评》2002年11月7日发表亚历山大·斯蒂尔(Alexander Stille)的文章《来得太早的启示录》,从意大利极左政治的角度评述了米歇尔·哈特和安东尼奥·耐格里的《帝国》一书,为我们解读《帝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关于《帝国》的介绍,可以参见本刊2002年第3期《全球治理还是单极霸权?》和2002年第7期《超国家的“帝国”秩序还是帝国主义的新阶段?——评<帝国>一书》。  相似文献   

5.
大众的历险     
《帝国》一书出版后,激起了广泛的评论。哈特和耐格里在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2001年第13卷第3、4期合刊发表《大众的历险》一文,对这些评论作了回应。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刊《外交事务》2002年6—8月号(总第1卷第4期)刊登了斯坦利·霍夫曼题为《全球化的冲突》的文章,对预测全球化前景的三种理论模式提出了质疑,并认为全球化在未来面临很多挑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上期《文化理论》栏目几篇文章的回应。在上期栏目中,哈特、卡拉里和帕克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沃伦·蒙塔格的《路易·阿尔都塞》提出了疑问。蒙塔格在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第17卷第2期(2005年4月号)上发表题为《物质性、单一性与主体》的文章,对哈特等人的质疑一一作了回答。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话》杂志2003第7期刊载的文章有:《俄共中央主席团关于纪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00周年”的决定》;《列宁和杜马》;《俄罗斯经济战略的武器》;《21世纪无产阶级发展的前景》;《当今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现状》 《对话》杂志2003第8期刊载的文章有:《21世纪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前提》的文章指出,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就无法想像21世纪的俄罗斯。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信仰危机、意  相似文献   

9.
《帝国》: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拉沃热·齐泽克先生在关刊《反思马克思主义》2001年第13卷第3、4期合刊发表文章《哈特和耐格里为21世纪重写了(共产党宣言)吗?》,对哈特和耐格里的《帝国》一书进行了分析,他虽然肯定了该书在寻找未来革命潜能方面的积极价值,也指出其局限:缺乏社会经济方面的具体分析。齐泽克认为我们今天仅仅回到马克思、重复马克思的分析还不够,还需要回到列宁,像列宁那样抛弃僵化的思想,重新认识当前的世界。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刊《政治哲学评论》2009年第2期刊登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教授艾瑞克·托马斯·韦伯题为《新旧社会契约论》的文章。文章将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与以前的社会契约论进行了比较,考察了它们关于"同意"和"权威"这两个重要概念的看法。作者指  相似文献   

11.
英刊《亚太商务评论》2007年第7期刊登了执教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的埃里克·巴尔克题为《中国的知识创新:历史遗产与制度变迁》的文章。该文分析了中国进行知识创新的社会结构,论述了中国的历史遗产与当代的价值观念对创新实践的影响。现将文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引言胡锦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转载本刊情况政治类,全文转载12篇,此项(不含“选作索引”)排名第19位,选作索引70篇。经济类,全文转载7篇,此项(不含“选作索引”)排名第41位,选作索引16篇。二、上海《社会科学报》2002年全文或部分转载本刊文章约55篇。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2年全文转载本刊文章23篇。四、《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12期文章《无知的冲突》被《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转载。2002年本刊部分转载情况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第7期《南风窗》拜读,我们院长对贵刊产生浓厚兴趣,特让我们翻印该期《上班一族》中《合作的技巧》一文给全院大小头头,并指示要联系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和领会,由此  相似文献   

14.
流浪的文本     
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伦敦书评》第30卷第10期(2008年5月22日)上发表书评文章,对约翰.穆兰的《匿名:英国文学秘史》(John Mullan,Anonymity:ASecret History ofEnglish Literature)一书进行了评论,认为穆兰对16世纪以来的匿名文学传统做了系统研究,有助于普通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原史起为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亚洲经济》2005年第1期刊登了他题为《中国农村的政治参与》的文章。文章首先分析了村落政治角色及其作用,然后将村集体资产的运营管理问题作为分析展开的具体切入点,对村落各政治角色要素的存在形式、参政议政的愿望、决定其自身影响力的基本变数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祖国史》杂志2005年第3期刊登了俄罗斯国民经济规划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克罗茨沃克题为《关于苏联社会经济制度性质和崩溃的原因的争论》的文章,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作了介绍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S.查鲁希拉在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第19卷第1期(2007年1月)上发表了题为《过渡、目的论与分类法》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委员会民主理论是阿伦特的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伦特认为委员会民主包含了一种替代性的政治原则的可能性,是革命精神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制度保障。希顿的文章《阿伦特论委员会民主》探讨了阿伦特委员会民主理论的概念、原则及其局限,认为阿伦特的某些概念阻碍了她对现实存在的委员会民主历史经验的理解,此文被认为是阿伦特委员会民主理论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原载美刊《政体》第20卷第1期。奥尔森的文章从西班牙内战出发,分析了阿伦特关于革命胜利后如何建立一种社会制度来保存和发展革命精神的理论,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文章原载美刊《政体》第29卷第4期。  相似文献   

19.
帝国与大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米尔.阿明在美刊《每月评论》第57卷第6期(2005年11月)发表文章,对哈特和内格里在《帝国》(2000)和《大众》(2004)两书以及其他一系列文章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他们关于当前的全球资本主义政治已经发展成为“帝国”形式,反抗这种统治形式的文化为“大众”的政治文化等  相似文献   

20.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第43卷第1期(2011年)发表了朱安东与大卫.科茨合著的题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的文章,分析了1978—2007年间中国增长模式的变迁过程及其原因。文章认为,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