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市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当前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土地市场,把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都纳入到土地市场当中,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要"改革一项制度,建设和完善四个市场",即:改革造成城乡分割的制度性障碍,建设和完善土地征用市场、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城乡统一居住用地市场和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2.
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必然带来农村土地变动及其权益的重新分配,不断引发农村各类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为此,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应通过顶层设计,划出底线,确保农村特殊群体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鼓励农村基层创新与当地相适应的土地制度,允许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解决好征用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难题,并促进农用地有效流转,实现农村土地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成为征占的对象。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不断发生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由此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从改革路径看应通过严格界定征地范围,保护耕地;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健全土地征用法规;完善政府征地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成立专业仲裁机构解决征地纠纷等多方面措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问:农村土地被征用后有哪些补偿? 答:按现行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农村土地被征用后,必须给予补偿,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征用的批准机关为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5.
鲁艳平 《世纪桥》2014,(3):83-84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征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成为了城镇化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为了改变当前农村土地征用的困境,地方政府应实现合理的职能定位。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五种缺陷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方向:严格界定征地范围;加强对土地征用行为的监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征地补偿机制;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征地制度.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现行征地制度已难以承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经营活动,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一是必须明确土地供应主体;二是必须厘清土地征用目的;三是必须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四是必须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五是必须明确政府在土地经营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框架.中短期内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稳定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对农村土地实行严格的管理.与世界多数国家实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相比,中短期内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具有过渡性和渐进性,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中要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修宪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 0 4年 3月 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加强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并将土地征用区分为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两种情况 ,从而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新的土地征收制度中应落实宪法精神 ,改革现行土地征用程序、征用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以切实保证集体和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泽华 《求实》2005,(3):86-8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标志着我国对农村土地制度作出新的制度安排进入实质性阶段。分析研判建国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更的历史现状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改革。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确立农民是土地的主体地位 ,使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寻找到一个财产权的实现形式 ,土地成为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财富资源。土地产权改革的思路设计是 ,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 ,实现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变为农户的土地财产权。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推进 ,因农村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各种纠纷有增加趋势 ,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 ,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 ,在我国加入WTO后 ,这一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探讨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文章认为 ,合理公正的土地征用制度必须是兼顾国家、社会、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各方利益 ,并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保障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市场具有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市场化配置农村土地要素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受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制约,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滞后,要素市场化范围有限,导致农村土地要素配置效率较低。英美国家的土地开发权转移制度与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具有制度共性,都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土地开发权转移制度通过转移开发权以对集体土地用途被限制给予经济补偿,这既保障了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又能保护农村和农民的权益。因而在我国引入土地开发权转移制度,有利于破解阻碍农村土地市场化配置的制度因素,优化农村土地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是促进土地利益公平合理分配的需要,也是切实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需要.但是农村土地改革意味着重新调整原有利益格局,势必遇到来自权力部门和继得利益者的阻力,并因此削减改革动力.在目前顶层设计没有明确之前和新旧制度交接磨合期,需要进行一些理性思考.文章提出,应当打破土地财政路径依赖,合理界定土地利益调节机制;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奠定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基础;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3.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这个提法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土地制度改革上最浓重的一笔,是未来改革最可书、可写、可做一些政策性突破的主要方面。 土地制度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入手,明确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措施,为今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就需要在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上做文章,以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20)
<正>四川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放活土地经营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创新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1978年开启的第一轮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  相似文献   

16.
秦岭 《唯实》2005,(9):68-71
承包期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它绝不是农地制度改革的终结,而仅仅是改革的开始,还需要不断修正与创新.只有不断增进土地调整的效率,修正其缺陷,才能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秦岭 《唯实》2005,(8):68-71
承包期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它绝不是农地制度改革的终结,而仅仅是改革的开始,还需要不断修正与创新.只有不断增进土地调整的效率,修正其缺陷,才能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并将中国改革的发力点再次聚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放30周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征地拆迁因其牵涉面广、工作复杂,已成了城市和农村工作的“天下第一难“.与此同时,浙江、江苏、重庆、天津等地自上而下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如火如荼地展开,大有成为“天下第一热“之势,其主要发展趋势就是围绕“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逐步采用国有土地房屋征迁要求和流程,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多方利益,破除征地拆迁“天下第一难“.在这一发展趋势背景下,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解构现有城郊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安置模式弊端,结合实际提出重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成理 《唯实》2009,(2):51-53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基石,通过对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和土地制度改革经验的回顾总结,指出目前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有些是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有些是操作不规范导致的,有些是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公有制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住宅业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作用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针对城乡数以万计低收入居民 ,建立与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是其重要内容。为此 ,应制定住宅小康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实现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 ,以土地换取农民保障 ;积极筹措住房社会保障基金 ,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 ;健全住房社会保障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