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林 《求是》2015,(3):11-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指引、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从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就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依法治国要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把握;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治理国家和社会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统筹推进法治的体制机制建设,确保立法的科学性和司法的公正性。这些观点涵盖了新时代法治建设中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具体问题,体现出鲜明的战略性、方向性、统筹性和实效性特点,反映了习近平对国家法治建设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做出了系统论述,不仅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纳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范畴,而且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依法治国实践的全面深化方面更是提出了成立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制定国家监察法等内容,为今后五年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划。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5,(2)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主要体现为以实现"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一个主体";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二轮推进";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腐倡廉和法治中国建设为"三管齐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四个战略";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制度建设为"五位一体",从而构成习近平化美好梦想为现实制度的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同志长期基层工作实践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生成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前线》2017,(12)
党的十九大在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础上,继续秉承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扬法治、推进法治的思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的基本方略之一,确定了新时代法治建设路线图,要求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全新的理论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新时代中国的法治实践为基础,通过不断进行理论的总结、概括与深化,创造性地提出了国家法治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习近平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强调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的思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落实依宪治国的思想,坚持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的思想,强调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概念,等等,这些创新性成果体现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凝结着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法治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清晰勾画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是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回应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向全党全国发出的建设法治中国的动员令,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实践。其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在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目标统一起来,在依法治国的旗帜下推进依规治党。依规治党作为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时期,应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高质量立法推进依规治党,以促进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和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两个决定,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姊妹篇":一个确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一个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国家治理能力表现在国家制度体系的稳定性、国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社会各方参与基础上的资源配置结果的公平正义性等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赵克志 《求是》2021,(1):36-41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来,"全面依法治国"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之间,法制建设直指秩序与纪律重塑;十三大至十八大之间,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治建设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法治建设目标设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更加强调顶层设计,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面推进,更加鲜明地提出司法公正与建设法治社会,进一步深入阐释依法治国同党的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23,(6):54-5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在法治政府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诸多发展创新。适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着力解决从政府职能定位到行政权力运行中的决策、执法、监督、公开等环节存在的现实问题,对于实现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新局面,深刻折射出人类社会一般意义上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制度、法治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特殊场域下所遵循的特殊性规律。本质观之,这些特殊性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全面依法治国工程中的自我展现和自我实现。历史观之,5年来的成就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规律性特征不仅对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良性的法治指引、增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贡献了创新性的法治思维,而且为世界各国法治道路建设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法治经验和法治智慧。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5,(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进一步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开启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征程。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14,(11):1-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包心鉴 《党建》2014,(11):38-40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上的联系。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步伐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据初步统计,报告中共计55次提及"法治",如:"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进行了新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