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当前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受到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困扰:产权界定中的三大核心矛盾关系亟待破解;改革的"过敏"性质对基层领导干部改革积极性形成考验;村居"两委"精英的利益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冲突;基层政权的权威与农民自治权的冲突,等等。面对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与各种挑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的改革底线意识与规则意识,完善基层干部绩效考核制度与信访制度,健全乡村治理的民主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规范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制度,深入挖掘农村潜藏的社会资本对矛盾调和、经营创新的支撑作用,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开篇的话"农村治、天下兴。"乡村是国家的细胞,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农"格局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与之相适应。农村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我省各地就探索农村基层治理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城镇化潮流带来了农村基层秩序的多重变革。农村社会治理的制度话语与基层运行有差别,城市中心主义造成原有乡村认同的消解与秩序的离散,多重影响使得农村基层运行逻辑多元化,基层民众诉求与政府协商机制缺失。重构农村秩序需夯实农村社会治理的文化基因,更新政府与农村基层民众之间的互动模式,同时将城镇化进程推进与农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相契合。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7,(5)
在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瓶颈阶段,"土地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体制混乱、职责不清、管理缺位"的弊端。伴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基层居民身份结构的多元化及利益诉求的多样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逐渐挤压了基层活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南海区"政经分离"的推行,为中国的基层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基于合作治理理论来分析广东南海的"政经分离"案例,总结经验,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优势,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充分合作,创新基层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化造成了农村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革、共同体形态的嬗变和文化生态的多元态势。这给农村基层协商议程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建构完善、健全的农村基层协商机制是消解协商困局的必然抉择。它能够有效地弥合社会分化,促进"休戚与共、共享发展"的农村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农村基层协商机制的建构必须完善农村权力(利)架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形塑基层协商权威,构建"党建+"的基层治理;规范农村基层协商机制,构建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怎样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答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中央组织部连续两年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作出部署;辽宁省委书记陈求发同志多次深入农村一线,对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出明确意见。  相似文献   

7.
扩大基层民主是建设有中国恃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状况和进程,与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直接相关。如果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强,扩大基层民主就会比较顺利;反之,扩大基层民主就会困难重重,甚至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实中存在的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与扩大基层民主的形势和要  相似文献   

8.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能力实现构建和谐农村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农村加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集体经济强起来、农民富起来,才能为构建和谐农村打牢物质基础。烟台市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在强村富民过程中不断增…  相似文献   

9.
加强怒江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建立基层干部培训的长效机制;必须选准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必须努力形成农村基层党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必须提高活动质量,增强活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打牢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加速转移,土地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加速推进,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弱,居住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给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石嘴山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加强干部管理、创新组织设置、转变工作职能、激发自治活力、壮大集体经济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为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对农村基层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支撑起源于城市,然后向农村扩散,最终在农村基层推广。精细化服务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要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农村与城镇的区别,不能简单套用城镇做法,要加大基层治理人才培养,构建双轨制治理,实现传统治理与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互补互促,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效能的同时有效避免其负面影响。要精准把握农民群众的需求,实现服务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实行群众路线的服务方式,向基层下沉更多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街道和乡镇在城市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是社会治理的基层阵地,更是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担负着基层社会治理的艰巨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王惠林  张卫国 《求实》2023,(6):92-106+110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职能和共有共享的分配原则促进了农民生活的富裕富足;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治和治理服务职能为农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助推农村宜居宜业。现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主要面临土地细碎化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小农户难以有效对接大市场和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如何重塑村庄生活共同体等现实难题。山东省招远市D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民生产生活领域的统筹协调功能,通过统一流转农地经营权、优化农业生产服务、塑造品牌效应对接市场和重建村庄生活共同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村庄的内生活力和促进了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结合村庄现实基础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重视和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生产生活的统筹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锦兰  何湾 《探索》2023,(6):134-146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激发了农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紧密相连,有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相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保留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具有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等特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价值指引,二者存在着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丰富了农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在实践中通过股份制等方式实现集体与农民的联结,让集体经济与组织成员形成高效合作,提高了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成为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由于不同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地区差距和产业弱质、资源要素供给短缺、组织引领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和人才匮乏、数字化建设缓慢等方面。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在农村基层党组...  相似文献   

15.
杨丽  武磊 《实事求是》2007,198(5):71-73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乡村社会民主治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积极推进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乡村社会民主治理中仍存在部分村民主体意识淡漠、基层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要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壮大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等措施,积极推进乌鲁木齐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整合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资源吸纳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均衡,其实质和核心是在汲取资源的基础上提供"社会的秩序化"和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取予之间的治道变革与国家整合模式的演进逻辑,是国家财源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导到以工业为支撑的必然结果。作为国家对农村社会的一种整合机制,惠农政策的实施对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农村基层治理资源,夯实了农村基层治理的社会基础,改变了农村基层组织关系及其权力结构,乡镇政府职能由"管治"向"服务"转变。在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民、村干部、乡镇干部等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直接关系到惠农政策的绩效及国家整合目标的实现。因此,就必须走多元合作之路,通过充分发挥农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强化乡镇政府在惠农政策实施中的枢纽作用,夯实村委会在落实惠农政策中的桥梁作用,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惠农政策实施中的补充作用等方式来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制度改革对基层治理的影响凸显。研究发现,农村基层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是通过农民动员,协调分散的土地利益关系,使农村社会形成整合土地利益的动员式治理模式。实践中,地权持续扩张弱化了集体土地制度,可能导致农民动员失败,产生集体行动困境、基层治理灰色化等问题。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之一是通过农地"三权分置"改革,赋予基层组织适当的土地调控权,重新形成集体和农民的地权平衡关系,促进农民动员和形成善治秩序。  相似文献   

18.
彭益民 《求实》2013,(2):93-96
群众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增进村民沟通,提高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文明乡风,完善社会治理手段。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关键在于打造一支过硬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关键在于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以及这种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项继权 《理论学刊》2007,(11):85-89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经历了从社队制、村组制到社区制三次重大改革。目前,国家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从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转变,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体制;农村服务从农民自我服务为主向社会发展服务为主转变;农村社会从静止、封闭向开放和流动转变;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从"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变;农村社区从生产和行政共同体向社会生活共同体转变。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魏植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的结论。为此,我们在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