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发扬“南泥湾”精神,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武部联合制作的《发扬“南泥湾”精神,搞好生产生活》专题片于今年7月1日在警备区后勤生产生活现场会进行了播放,受到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
赵奕 《小康》2004,(5):48-52
“花篮的花儿香。”一曲老歌唱红大江南北。无论时代变迁,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爱情在南泥湾是一个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3.
刘力永 《群众》2011,(4):67-68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首红色歌曲——《南泥湾》,这首歌曲铭记着一段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传扬着一种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崇高精神,彰显着一种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4.
余小勇 《前沿》2011,(12):105-108
在延安时期,三五九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硬是把一个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创造了有史以来部队不吃公粮反向政府交公粮的奇迹。从此,南泥湾成为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南泥湾成为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本文对三五九旅为什么开发南泥湾、怎样开发南泥湾以及开发南泥湾有什么历史作用进行深入剖析,理性思考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对我们今天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赵湘子 《世纪行》2006,(6):5-10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每当人们唱起这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359旅。事实上359旅不仅是开荒的模范,还是一支敢于孤军万里深入敌后,富有革命英雄主义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1944年,359旅肩负党中央毛主席赋予的特殊使命,从延安南下广东开辟华南敌后根据地,在形势突变后,又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万里碾转回到延安。这次行动,被毛泽东称为我党的“第二次长征”。中共十六大代表,原黄冈行署副专员白水田,就是健在的参加过这次长征的359旅老战士。在黄州城区一座安静的小院落里,我采访了白水田。  相似文献   

6.
自1942年毛泽东为电影《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后,这一口号便在报纸、杂志、歌谣、电影等媒介的宣传下,成为陕甘宁边区妇孺皆知的口号和党政军民攻坚克难、坚持抗战的动力源泉。新时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行动号召。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6,(Z1)
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和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的袭击,解放区的财政经济遇到了极大困难。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在1941年开进野草从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不到3年,便把这里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相似文献   

8.
初访延安感怀窑洞亮灯十三年,延水东过宝塔山;运筹千里操胜券,从此地覆又天翻。听延安领导讲话有感“有水皆污染,无河不枯浅。”闻君一席话,感同两地间。开发循规律,利弊务衡权。叹罢唯治理,前景更灿烂。在南泥湾听唱《歌唱南泥湾》歌唱“好地方”,“工人有力量”,谱曲是马可,故乡在南阳。参观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①七十七年勉垦荒,示范九载不寻常;桃李蝶舞花锦簇,遥祝周尧寿而康。重访秦陵兵马俑②三十二年一转瞬,犹记当年挖井人;颠簸吉普添欢笑,争说先睹地下军。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③七十万人血泪倾,春秋四旬始建成;两千年…  相似文献   

9.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南泥湾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我们应传承发扬南泥湾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1,(18)
正"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满呀山……"这首《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人人都知道陕北还有个好江南。"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中唱的地方,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东南45公里处,是延安的南大门。从宝塔山下的桥头乘坐去南泥湾的班车,车费7元就能到达。  相似文献   

11.
中央军委在《关于整顿改革军队生产经营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军以下作战部队不再从事经营性生产。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以下单位在不再从事经营性生产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农副业生产、提高部队生活水平?我们认为,关键的是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南泥湾精神”。  相似文献   

12.
南泥湾精神及其现实意义路波,李振祥甫泥湾是位于延安市东南角的一个偏僻小山沟,却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在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号召,开到这里进行垦荒生产。他们白手起家,战胜种种艰难困苦,把荒山沟变成“陕北江南”,不但...  相似文献   

13.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作为中国革命的一段艰难历程,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然而,南泥湾精神却依然熠熠生辉;代代相传。它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及特征精神,是无形的,但非虚幻。它既然是意识的反映,就必有其具体的内涵。南泥湾精神同样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及自身的特征。那就是:高度自觉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的实干精神,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高度自觉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归根到底是革命的自觉性,是革命觉悟的内在表现。在延安,…  相似文献   

14.
新疆塔里木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把根深深的植入在塔里木这片炙热的沃土里,传播着文明和谐的新风尚,谱写着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凯歌。进入“十一五”以来,这支“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建设大军,按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在巩固和提高创建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备课卡片     
有一次,《红旗飘飘》编辑部通知吴老,准备编用他在1942年写的《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一诗。吴老于是研墨弄笔,亲自抄写,吴老身旁一位十六七岁的小服务员在“纵横百余里,‘回乱’成荒地”两句诗上动了心思。经过一番思索,小服务员终于启口  相似文献   

16.
欧文华 《当代广西》2012,(15):46-46
“到延安去”,这曾经是一代进步青年的心灵渴望与人生追求。“到延安去”,这也是当代青年寻根溯源,感知红色传统的内心召唤。5月30Et至6月5Et,崇左市2012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赴延安进行体验式学习,锻炼党性。学员们聆听专题讲座,开展现场教学,参观革命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从杨家岭到风凰山麓,从宝塔山到南泥湾……一周的时间,一路的感触,满怀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7,(6):26-27
2006年4月开始.我们就农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历时半年多的调查。此次调查以江苏华西、安徽小岗、山西大寨、天津大邱庄、陕西南泥湾、广东水藤(顺德)、河北西铺、山东东尉(邹平)、河南南街和七里营等10个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的“名村”.以及这些“名村”附近作为对照的10个普通村为典型样本.采取问卷和访谈等形式。本报告是对940份有效问卷和156个深度访谈的归纳和综合。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同舟共进》2011,(7):21-28
1942年7月10日,朱德与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四老同游南泥湾并作《游南泥湾》诗,诗曰:"纪念七七了,诸老各相邀。战局虽紧张,休养不可少。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后来领导干部们借此诗将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尊称为"党内五老"。  相似文献   

19.
国家旅游局将2005年定为“红色旅游年”,出台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一些人深有感触地说“到这些地方看一看,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生中,要选择这几个红色旅游点看一看,一定受益非浅!”“革命圣地”平均每天接待近万人"宝塔山、延河水、南泥湾、枣园革命旧址……春节刚过,选择到革命圣地延安的旅游者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一万人次。"他们兴致勃勃地游览多处“红色”景点,在现实的游走中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有的游客则穿上红…  相似文献   

20.
罗炳忠 《湖湘论坛》2006,19(1):13-14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珍贵.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南泥湾精神,就是一要不忘党的性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二要不忘党的宗旨,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三要不忘党的传统,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