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民法院作为人民民主专政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几年来,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宗旨,依法行使审判职权,奏响了--  相似文献   

2.
胡喜海 《传承》2013,(9):76-77
十八大报告首次单列一章,专门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并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这是党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多方面加快生态文明的进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其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国论坛》2008,(1):90-90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是中国南部海岸线上一座美丽的生态园林海滨城市。深圳充满了阳光和现代化的气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需要制度文明的有效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文明或文明的制度是合理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有效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加强制度文明建设能够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扫清体制性障碍,形成使社会具有充分自由和充满活力的制度空间,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设合理的制度框架,为实现社会安定有序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党在废除"以阶段斗争为纲"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形势下,理论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广泛涵义的范畴,它的本质内涵应该是文明、公正、共富、共享、安定、有序和团结,其最基本的表现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迄今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它是从生态危机中引发的忧患意识出发,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它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利益,以确保人类社会得以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是新世纪党的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又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且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工业文明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它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西部作为我国生态脆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笔者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为切入点,提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将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两难"困境,并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剖析其成因,认为:1、"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是形成"困境"的价值观根源;2、"唯GDP论"下的传统发展模式是形成"困境"的制度性根源;3、关于西部地区战略性生态功能的滞后定位则是形成"困境"的历史性根源。以期为破解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两难"困境探寻有效策略和路径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滕兆梅 《前沿》2010,(17):155-15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体现了新的价值转向,促使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转变。本文通过具体阐述马克思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提出在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如何通过具体的举措以取得更好更快的进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与自然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建设和谐世界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