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登记公约》实施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国柱 《河北法学》2007,25(7):152-157
1976年《登记公约》确定了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闯物体的登记义务,从而建立了空间物体的强制登记制度.随着空间科学的进步和空间活动商业化的发展,《登记公约》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缔约国数量偏少、未登记空间物体数量较多、登记信息不统一等缺陷,严重影响了其实施的效果.因此,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对公约加以修订,完善公约的内容,以使其适应空间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国籍联系”在《外空条约》、《责任公约》、《登记公约》和《营救协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界定“本国活动”、“有关国家”、“发射国”、“登记国”的重要标准,是判断“私人行为的归责性”的重要导向,是私人、空间物体的国籍国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是划分空间活动责任、风险的重要标准,是空间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空间法中的国籍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籍联系”在《外空条约》、《责任公约》、《登记公约》和《营救协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界定“本国活动”、“有关国家”、“发射国”、“登记国”的重要标准,是判断“私人行为的归责性”的重要导向,是私人、空间物体的国籍国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是划分空间活动责任、风险的重要标准,是空间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下称“登记公约”)是当前外层空间法的五个主要国际公约之一。它规定了射入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发射国国内登记制度,特别是强制性的国际登记制度,这是维护外层空间法律秩序的必要措施。海洋法和航空法早已分别规定船舶和航空器的国家登记制度,这种登记制度有助于世界各国有秩序地使用海洋和空气空间。同样地,为了有效地行使发射国对外空物体及其所载人员的管辖权和控制权,明确发射国的国际责任,必须建立外空物体的登记制度。由于外空活动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外空物体除国内登记外,还必须进行国际登记。联合国大会早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即通过第一七二一号决议,提出“诸凡发射物体进入轨道或越出轨道之国家,迅速经由秘书长向和平  相似文献   

5.
中美火箭残骸碰撞事件引发的法律责任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新 《河北法学》2005,23(12):89-92
随着人类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迅速发展,外空环境中的空间碎片急剧增加,发生空间物体损害责任事故的可能性随之日益增大。中美火箭残骸碰撞事件引发了作者对《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能否有效应对当前责任事故的思考。基于空间开发新形势的需要,有必要对该公约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七、指定的接入点另一个涉及《公约》的公共性中公开透明特点的是为利益登记指定接入点。这些接入点应依据《议定书》的第19条和《公约》的第18条第5款指定。在实践中,他们往往已经存在在国家利益登记系统中。因此,在作为国内登记指定的接入点后,如果它满足《公约》的要求,也同时可以接受登记并发送资料到国际登记处。到目前为止,只有8个《公约》的缔约国设置了此类机构,并已递交了指定接入点的声明。分别是:阿尔  相似文献   

7.
《1986年联台国船舶登记条件公约》(下简称“登记公约”)开宗明义,在其序言中首先提醒人们;船舶登记关系到世界航运作为一个整体能否有秩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船舶登记制度有关国际公约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1986年联合国船舶登记条件公约》并不合时宜,有必要重新考虑达成新的船舶登记公约。探讨船舶登记制度国际统一性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全球海运服务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在UNTAD框架内。达成可望生效的新公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参加了TRIPS协议、《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三个涉及到版板保护的条约。但具体到圆谷株式会社诉著作权侵权两案中,TRIPS协议和《世界版权公约》是不应适用的,人民法院在条约的层面上只需适用《伯尔尼公约》。《伯尔尼公约》提供的是最低限度保护标准,我国《著作权法》提供的保护低于《伯尔尼公约》的,应适用《伯尔尼公约》;我国《著作权法》提供的保护高于《伯尔尼公约》的,应适用我国《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10.
李维 《知识产权》1995,5(4):46-48
一、引言 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是在借鉴国际软件发达国家保护软件著作权的实践,结合我国软件行业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软件的技术特点,依法所采取的一项辅助性的管理措施。按照《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我国实行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并非以软件权利人是否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作为享有著作权的必要条件,软件的登记申请完全是在软件权利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就软件著作权制度本身而言,是为了协助法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王健 《法学》1994,(11)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商号仅在特定区域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越这个区域就很难认定侵权。商号保护的这种特征深深地打上了行政权力的烙印,与民商法中所主张的公平原则和平等原则背道而驰,不利于商事主体经营的充分市场化。另外,由于我国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得履行《公约》第8条“厂商名称应在本联盟一切国家内受到保护,无须申请或注册,也不论其是否为商标的一部分”的规定,而不考虑其登记主管机关的权力范围给予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2.
李晓英 《行政与法》2006,(1):110-112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参加了《公约》的起草和谈判的全过程,并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了该《公约》。作为《公约》的缔约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公约》的内容,迎接《公约》给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所带来的挑战,为《公约》的实施及时做好必要的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13.
4.空间活动的国际赔偿责任《空间条约》和一九七二年《关于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围际责任的公约》都以发射国赔偿责任的原则为出发点。国家责任的学说要求各国对其国家机关的行为和懈怠负赔偿责任;在国家管辖下的自然人或法人的行为和懈怠,虽然他们并非行使主权,但在他们行使职能中以某种其他方式牵涉到国家事务和目标的,国家也应承担赔偿责任。国家责任的原则规定在《空间条约》第六条内,根据该条,各国承担国际责任,保证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应及时加入《海牙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对是否加入《海牙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争论仍然很激烈。由于《公约》的法律适用规则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整体上具有确定性 ,并且对原、被告双方采取一种中立姿态 ,因而《公约》具有公正性 ,这为我国加入《公约》提供了可能性。我国当前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采用的是传统侵权法律适用规则 ,由于国际产品责任案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使得这一做法有明显缺陷 ,加入《公约》是弥补缺陷的有效途径。虽然在我国目前的产品责任法制环境下加入《公约》可能会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不利 ,但这不是《公约》的原因 ,而恰恰是我国产品责任实体法本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简称《公约》)是联合国框架内所制定的第一个电子商务领域的全球性国际公约,它确立了电子商务新的国际规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公约》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如果加入《公约》,《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可以考虑采用转化法,同时应根据《公约》对我国的《电子签名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6.
《纽约公约》(全称为《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Convention on the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以下简称《公约》)于1958年在联合国主持下订立。我国于1987年1月22日申请加入《公约》,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4月10日发出《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公约》自1987年4月22日起对我国生效。自《公约》生效以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促进国际商事纠纷的解决、便利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制执行等《公约》的宗旨与目的得到成功落实;《公约》的开放性、前瞻性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公约》52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公约》是一部成功的国际立法,是执行情况最好的国际公约之一。一、《公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国有关建造中船舶抵押权制度在设定和效力方面存在显著的法律冲突,我国《海商法》中相关冲突规则因建造中船舶船旗国的缺失而无以适用,法律冲突无以解决。《1967年建造中船舶权利登记公约》与其斯德哥尔摩文本草案的比较分析给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1997年批准《海牙取证公约》以来,公约已经对我国生效12年。不过,从实践来看,《海牙取证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公约实施的程序不清,实践不统一;我国法院及当事人对公约的利用不够等。为了改进《海牙取证公约》的实施,我国应该采取丰富域外取证的方式,制定公约的实施细则,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目前国际上双边、多边反腐败条约中内容最全面、最完整,而又具有创新性的国际法律文件。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公约》虽然不存在重大冲突。但是,也有很多不相衔接之处。为了保证我国切实履行公约义务,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需要根据《公约》的规定加以调整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由于《公约》涉及内容比较广泛,本文仅对《公约》与我国刑法中的商业贿赂罪作一比较研究,对完善我国有关商业贿赂罪的刑事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7日我国颁布了《著作权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的保护著作权的法律,它既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又符合我国参加的《伯尔尼公约》的原则,我国已参加了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是1886年9月9日在瑞士的伯尔尼签订的,所以又简称《伯尔尼公约》。它经七次修订,现行有效的文本是1977年7月24日在法国巴黎修订的文本,简称巴黎文本。我国既然参加了,《伯尔尼公约》,我国的《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的原则是否相协调?因我国的《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都是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法律与公约。现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比较。一、国民待遇原则所谓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个缔约国家要保护所有缔约国的作者,要象保护本国公民一样保护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