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6月,中央决定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经南昌到达庐山。24日,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汪东兴上庐山。江西省委决定成立会议接待委员会(即江西接待委员会),主任方志纯(时任江西省委书记)。下设办公室,办公  相似文献   

2.
舒云 《党史博览》2009,(2):25-26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被错误地划进彭德怀“反党集团”中。在1959年8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吴法宪揭发黄克诚“本位主义”。不过连吴法宪自己也没有想到,“本位主义”竟成了黄克诚贪污一万两黄金。黄克诚一向两袖清风,他坚决为自己辩护。1980年6月19日,中共中央58号文件《批转总政关于黄克诚同志的复查结论》,彻底否定了“黄金案”,为黄克诚恢复了名誉。  相似文献   

3.
1959年7月初,庐山会议召开,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黄克诚留在北京关照军委的日常工作。 会议开了半个月后,黄克诚却接到了去庐山参加会议的通知。他于7月17日赶到了庐山。 黄克诚到达庐山那天,与会人员已按照要求开始讨论彭德怀的信件。毛泽东让黄克诚上庐山,显然希望黄克诚能对彭德怀进行说服与批评,让彭德怀认错。这一点黄克诚心中也是明白的。在19日开的小组讨论会上,黄克诚却支持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4.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庐山。会议期间,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来庐山进行了一次秘密访问。胡志明是在苏联休假返回祖国途经北京,得知中共中央在庐山开会,为会见毛泽东和中共其他领导同志,特意访庐山的。 在庐山历史上,接待外国的国家元首,这还是第一次。尽管胡志明是秘密来访,但对庐山来说这是一件大事,非同寻常。 作迎接贵宾的准备 这次胡志明来庐山,是周总理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亲自安排接待的。事先制定了接待方案,组织了精干的接待班子,抽调交际处副处长陈先喜为接待组长。按照胡志明的要求,确定不搞欢迎仪式,不发消息,不在公开场合露面;并交待工作人员严守外事纪律,不得出任何差错。 为胡志明准备的下榻住所是中九路394号别墅,这是一幢二三十年代建造的西式别墅。它座落在小山头上,居高临下,红色屋顶,灰色的门窗及廊柱,  相似文献   

5.
1964年1月,京西宾馆开始筹建,对外称将建造“八一饭店”,设计为军队招待所,仅供接待国外军事代表团和军委内部会议使用,不对外营业。同年9月1日,饭店一期工程完工,9月14日营业。时任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根据其地理位置定名为“京西宾馆”。  相似文献   

6.
1959年7月26日,越南人民领袖、劳动党创始人胡志明从苏联回同,秘密绕道庐山,拜会了正在召开庐山会议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庐山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接待外国元首。  相似文献   

7.
1961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为了纠正“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即后来史家所称的“第二次庐山会议”。会议开幕时,邓小平还留在北京主持审查和修改将在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月底,他接到通知,赶到庐山。若干年来,社会上一直流传有“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之说,即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组织起草、修改有关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8.
光阴似箭,38年前,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我曾在会议期间做过大会的服务工作,刘少奇的光辉形像,在我心中,在庐山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庐山人民永远缅怀少奇同志。1959年6月对日上午,一行车队沿盘山公路驰进东谷,在柏树路124号别墅大院停下,共和国的主席刘少奇和他的夫人王光美从“吉姆”车里出来。少奇同志是来出席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他身着灰色中山服,笑容满面,与欢迎他的江西省委、九江地委、庐山党委的负责同志热情握手,并请大家一同进屋休息。进了楼下客厅,大家落座后,少奇同志笑嘻嘻地请省委书记方志纯介绍在坐…  相似文献   

9.
李莉 《党史文苑》2008,(3):23-26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庐山召开。会议结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下山沿庐山南麓走访了海会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星子观音桥、秀峰和温泉疗养院。此行留下一段难忘的佳话,也由此改变了一个农村女娃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于2011年6月2日至3日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会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递补市委委员的决定》,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毛泽东曾在庐山主持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1959年夏季举行的那次举世瞩目的“庐山会议”,是毛泽东第一次上庐山。至于这次上山的具体时间,很多报刊资料和公开出版书籍,说法不一,有6月29日、6月30日和7月1日三种不同说法。在《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的《七律·登庐山》一诗注释中说道:“据李锐同志记述,诗前原有小序云:‘1959年6月29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东升,成诗八句’”。可是,《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李银桥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中《我所知道  相似文献   

12.
凌江 《湘潮》2006,(10):30-31
1934年10月,时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长的杨奇清,参加了长征。翌年6月,中央红军和张国焘率领的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小金)会师。26日,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建立川陕根据地。张国焘自恃四方面军人多枪好,向党中央争权。他故意夸大向北发展的困难,主张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10,(4):37-37
全国“两会”召开3月5日至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3月3日至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赞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批准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  相似文献   

14.
1930年8月的一天,刚调入中共中央特务委员会工作的李克农,被时任该委员会情报科科长的陈赓郑重其事地告知:“克农同志,刘伯承同志要去武汉,中央决定由你护送,有什么困难没有?”  相似文献   

15.
6月23日,我校机关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我校全体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南中华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一)中葡联合声明生效后,起草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工作随即提上了议事日程。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负责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决定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由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各方面的人士和专家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名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公布。”根据这一决定,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名单。依据该名单,起草委员会由48人组成,其中包括有关部门负责人14人,各界…  相似文献   

17.
罗瑞卿立下“军令状” 1949年6月17日,0点40分,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刚刚结束。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送走与会人员后,来到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那里,北平市长叶剑英、公安部长罗瑞卿等人正等着这位日理万机、即将出任政务院总理的“国家大管家”来举行另一个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13-15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西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九江市委共同主办,中共庐山管理局委员会、中共九江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九江市委台办共同承办的“庐山与全面抗战的形成”学术研讨会在庐山召开。  相似文献   

19.
党史知识     
《湘潮》1993,(4)
类别____中央行动委员会1930年7月18日,为了从组织上保证中央政治局6月11日会议通过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议,及此后李立三等人制定的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组织会议。会议决定从中央到地方成立各级行动委员会。8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停止党、团、工会的正常活动,把各级党、团、工会的领导机构合并为各级行动委员会,并成立中央行动委员会(简称总行委)。8月6日,中央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总行委委员有14人,8月19日决定扩大到21人,以指挥全国武装暴动和总同盟罢工。之后,凡执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地方,党和革命力量都遭受很大损失,因而引起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不满,纷纷要求纠正它。9月24日至28日,党的六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取消中央行动委员会,恢复了党、团、工会的独立组织和经常性工作。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山西平遥县古城管理委员会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繁冗的公务旅游接待就开始令平遥县不堪重负。最多的时候,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仅门票一项就少收入1200多万.还不算吃、喝、住、送。因为.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2010年6月18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