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子迟 《党政论坛》2012,(12):40-41
1906年,当少年毛泽东识的字足够他看…些简单的故事书时,他便找来《三国演义》,一有空闲,他就去读。1912年,毛泽东考取长沙市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符定一认定毛泽东将来定成大器,必须好好栽培,当即拿出《资治通鉴》供毛泽东阅读。毛泽东自此以后经常阅读此书。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接触到了《三国志》。  相似文献   

2.
王永华 《党政论坛》2010,(20):23-23
江渭清,早年投身革命,中年后主政江苏、江西20年,堪称建国后任职时间最长的省委第一书记。他在一系列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无私无畏,敢于直言不讳,多次“顶撞”毛泽东。毛泽东没有怪罪江渭清,在许多场合还称赞他,并且在“文革”中保护并重新起用他。这在建国后地方领导人与毛泽东的交往中,是难得一见的。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来的“毛泽东学”论坛上,一批才思敏捷、思路开阔、视角新颖、锐意进取、勤于笔耕、硕果累累的青年学者陆续涌现,今年36岁的王立胜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在与人合作出版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毛泽东的大行政观》等十多部著作,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并出版了40多万字的专著《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现在,他又为毛泽东学界奉献了一份厚重的礼物——《重新认识毛泽东》。《重新认识毛泽东》是王立胜独立完成的第二部专著,近五十万字,去年12月由陕西人…  相似文献   

4.
1961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当他得知毛泽东将要会见他时,。动中不禁感到有些紧张,因为他虽然见过世界上不少著名政治家,但同毛泽东这样的革命领袖打交道,毕竟是第一次;况且,在过去岁月中,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又总是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对抗之中,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与美英等国军队还直接进行过激烈的较量。然而,两人一见面,毛泽东便直率地说:“你知道你在同一个侵略者谈话吗?在联合国,我被扣上了这样的称号。”“你是否在乎同一个侵略者谈话?”蒙哥马利惊愕之余,不禁为毛泽东这幽默诙谐的口气,妙趣横生的话语…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青少年求学时代便有不少佳对。十岁前,他在韶山冲南岸私塾读书,启蒙教师邹春培。一次老师令其对对子,称如若对不出就要用条竹抽手心。老师出的上联是“濯足”。毛泽东思索片刻即对答:“修身”。命老师暗暗称奇。见没难倒他,老师出了一个更古怪的上对:“牛皮菜”,并对毛泽东说:“你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回答我。”毛泽东略思片刻,对老师说:“先生,我现在回答你可不可以?”一俟应允,他脱口而出:“马齿觅。”老师禁不住连连点头:“牛马相对,好!好!”从此对他另眼相看。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  相似文献   

6.
罗平汉 《理论视野》2010,(12):46-49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一到中央苏区,就对有人称毛泽东为“最好领袖”很反感。为了消除毛泽东的影响,中共临时中央发动了一场“项庄舞剑”式的反“罗明路线”运动。为了使毛泽东不至于无事可做,中共临时中央让毛泽东去领导查田运动。在查田运动中毛泽东采取措施纠“左”,中共临时中央担心毛泽东的“右倾机会主义”复发,取消了他对查田运动的领导权,甚至提出要将他送到苏联去,只是由于共产国际的反对才作罢。  相似文献   

7.
陈贻林 《党政论坛》2009,(10):40-40
2007年的一天上午,笔者随同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拜访了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稿费的知情者汪东兴,向他了解毛泽东的稿费究竟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站在毛泽东身旁的一位长髯飘拂的长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就是革命家、教育家和爱国主义者张澜。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外语许凤清1913:我学习写英文大家都熟知毛泽东有着渊博的中国文史知识,其实,毛泽东也历来重视外国语言的学习和对世界知识的了解。1910年毛泽东在湖南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当时教英语的是一位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年轻教员.他对...  相似文献   

10.
1974年7月18日到10月12日,是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南巡武汉。毛泽东在武汉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中,有一个很富戏剧性的场面,这就是9月27日毛泽东接见马科斯夫人时的一个‘“瞬间”。据新华社一位参加这次会见的摄影记者回忆:那天,毛泽东站在客厅的门D迎接客人。当雍容华贵的马科斯夫人出现在毛泽东面前时,毛泽东用惊喜的目光打量这位光彩照人的来客。这时,伊梅尔达文雅地将手背直伸到毛泽东胸前;毛泽东脸上随即浮现出幽默的笑容,他从容地托起这只纤手,在嘴边轻轻地吻了~下——行了个标准的“洋人”礼节。毛泽东此举深洒自如得竟像电影…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李丽君,刘祝平1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毛泽东青年时期,他与新民学会会员确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宗旨和目标时,就把改造中国与改造世界联系在一起。1933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他曾指出:...  相似文献   

12.
<正>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出生,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不幸在朝鲜战场英勇牺牲。2009年,毛岸英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毛岸英被评选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毛岸英既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位人民楷模,他的一生既是短暂的一生、平凡的一生,也是光辉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毛岸英的成长,既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毛泽东对他严格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陈晋 《党政论坛》2009,(24):14-15
二、毛泽东读书历程 毛泽东早年有个外号叫毛奇。关于这个外号的来历,一说是因为他崇拜当时的德国元帅毛奇,一说是他常讲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按后一种说法,毛泽东是把读奇书当作成为奇男子的第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4.
《各界》2012,(4)
傅斯年是“五四”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而且成了扛大旗的人。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盘了“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1919年5月4日那天他是学生游行的总指挥,站在大时代的浪头上。1945年7月,当他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访问延安时,毛泽东曾和他有过一席长谈,并当面推许评他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他却回答:“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临行时,毛泽东手书北宋诗人钱惟演的诗句相赠:“不将寸土分诸子,刘项原来是匹夫。”  相似文献   

15.
武健华 《党政论坛》2009,(14):32-32
毛泽东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允许在规章制度之外,乱花人民一分钱,如有发现,必亲自出面严加制止。 1950年9月20曰,毛泽东为制止在韶山为他建造房屋,曾亲笔致信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黄克诚、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他在信中说:克诚、首道同志,据说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现正在我的家乡为我建筑一所房屋,并修一条公路通我的家乡。如果属实,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是为至要。  相似文献   

16.
丁毅 《党政论坛》2013,(22):10-11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这部小说是否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呢?  相似文献   

17.
程世清,1918年生,河南新县人,解放后曾任军委装甲兵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第26军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革委会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见证人: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他曾斡旋于毛泽东与林彪之间;“九·一三”事件之前,他曾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他因“上了贼船”受到审查和逮捕,而后又被免予起诉,在孤独和落寞中度过了晚年,2008年4月29日病逝。  相似文献   

18.
注重调查研究。1930年5月,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31年4月,他再次强调:“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非常重要,他不仅自己经常调查研究,还善于利用身边工作人员和警卫战士,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资社观与中国现代化完珉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对今日中国走现代化道路而言,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而言,他是先驱者、探索者,他的资社观对我们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一本世纪20年代初叶,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大部分时...  相似文献   

20.
王树人 《党政论坛》2008,(14):50-51
毛泽东曾有“毛奇”的雅号。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常对同学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因此,同学们就送给他一个雅号叫“毛奇”。其实,“毛奇”是德国一位富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的名字,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雅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已志向非凡,才华超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