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3,(10):2-2
出什么事都说是"体制问题",固然有些简单化,但今天再也无法低估"体制"中的某些破坏性因素对建构一个秩序良好的公平社会的杀伤力。"既得利益集团"是寄生于体制下的,这是常识。在北京,针对大学生的招聘最近出现这种现象:一份起薪6000元的工作,与起薪不足3000元但解决北京市户口的工作,可以打个平手。在户籍制度对权利—福利的不平等分配下,一个户口可以等同  相似文献   

2.
覃爱玲 《南风窗》2013,(4):32-34
前些年,直接与户口挂钩的利益越来越少。直到最近几年,开始大规模房产限购后,人们对户口的关注重新热切起来。深受高房价之苦的公众,终于在对"房姐"、"房妹"和"房媳"的舆论讨伐中蓦然发现,中国的户籍管理已经积累了大量问题。"我自己就有3个户口,我孩子还是北京市户口。"听到记者问及当地多户口的情况,河南某地一位地方官员刘豫现身说法。因为有过交往并且信任,该官员向记者坦陈,当地多户口现象相当普遍,附近一带有不少以户籍警或派出所所长为中心的户籍买卖链条。  相似文献   

3.
许锋 《法制博览》2010,(6):57-57
文凭。文凭的确是一张纸。但这张纸的获得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儿,得读书,做作业,背诵,复习,考试,用书上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干什么事之前都要先翻翻书,临时去抱佛的大脚。但现在有时候,文凭成了一件商品,要么一手交钱一手拿货,既便捷又实惠;要么交了钱以后,哪里凉快到哪里待着去,  相似文献   

4.
江雪 《南风窗》2012,(19):12-12
一张薄薄的户口本,将不同地域孩子的求知梦隔绝开来。这是中国现实。"同分不同命",这命运荒诞不经,却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户籍制度长期将整个国家分割成城乡二元体系。即使都是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也藉由户口管理分配社会福利。伴随着经济发展,当人们的迁徙行为已越来越频繁时,户口背后附着的各种权利不均等,包括受教育权在内的种种机会不公,已经越来越严重。尤其在北京、上海等大的移民城市。  相似文献   

5.
朋友发来一条短信:出生一张纸,开始一辈子;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折腾一辈子;做官一张纸,斗争一辈子;股票一张纸,起伏一辈子;金钱一张纸,辛苦一辈子;双规一张纸,后悔一辈子;荣誉一张纸,虚名一辈子:退休一张纸,失望一辈子;看病一张纸,花钱一辈子;悼词一张纸,了结一辈子。  相似文献   

6.
董怡  杨辰  张迎 《工会博览》2005,(19):55-55
本刊讯 日前,百货大楼举办了“张秉贵周”活动,张秉贵之子张朝和、张秉贵的徒弟卢秀岩用自己练就的“一抓准”、“一铲准”技艺,为消费者真实再现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当年的服务风采。  相似文献   

7.
1968年我出差回北京,我的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突然跟我谈起了“伍豪事件”。那时候“文化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据说,有一天红卫兵小将翻出了上海20世纪30年代刊有“伍豪启事”的旧报纸,就把这张报纸送到了中央文革小组江青手上。当时江青正想整我伯父而愁找不着“黑材料”呢,一见这张旧报纸如获至宝,便意欲借此事,谋害伯父。  相似文献   

8.
人们渐渐地被这样的“制度”同化。感觉不到自己身上人性与良知的力量。他们与制度一道。结成一张密密实实的大网,在遏制他人良知的同时,也遏制了自己的人性。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13,(20):24-24
为加大征兵优抚力度,今年非京籍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从本市入伍,退役后可落户北京;服役两年本科生总经济补助不低于13.4万元。在北京高校的非京籍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从北京地区的高校入伍,退役后被本市用人单位接收,则可以获得北京市户口。据介绍,这里所指的用人单位既包括国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私营企业,只要是在北京注册的单位即可。即使这些单位没有户口指标,通过该政策,该退伍战士也可以获得北京户口。  相似文献   

10.
张威 《工会博览》2014,(35):32-34
回顾北京奔驰瑜伽协会自创办以来的八年间,无论严寒酷暑,哪怕工作再忙再累,丛员们每周一、周四下班后都准时汇聚在瑜伽教室,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练习瑜伽体式,放松身心,一扫工作中的劳累和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