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奇柯 《理论探讨》2006,2(4):174-176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和类型,并就机制、体制、制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机制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全人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的科学主义倾向,以至形成所谓的“半个人”或者“单面人”教育的现象,提出应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认为应通过传授“整全的知识”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不仅使学生懂得“何以为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道“为何而生”,成为德业双收、人格完善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吴发水 《学理论》2014,(4):161-16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党员的教育没有跟进、加强,反而削弱、涣散。在一些地方宗教、迷信盛行,旧思想、旧观念抬头,甚至受到邪教、反动思潮的渗透。农村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如何拓展农村党员教育内容,创新农村党员教育方式,有效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守住农村党员教育阵地,是当前我们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屈青山 《学理论》2011,(14):273-274
教育理论界长期存在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关系相脱离问题,对此病症,笔者寻求一剂"药方":中国古代教育家"言行合一"思想做"药引";近现代教育家"生活教育"思想为第二副;第三副乃"有机教育"哲学思想。笔者嘱咐"患者"需坚持长期服用,无疗程,不间断,止于常态。  相似文献   

5.
王磊 《各界》2009,18(7)
创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者应结合当前的社会、学校、学生实际极积的面对和探讨.中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出合格的就业者,更应培养出优秀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6.
效率VS公平:我国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民 《学理论》2009,(2):76-77
效率和公平是教育决策和教育发展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基本目标,但我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政策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公平唯一或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使两者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都不同程度地受阻。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从影响二者的诸多因素出发,实现二者的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玉 《学理论》2013,(8):190-191
尊师重教是儒家学派的优良传统,历史上大部分的儒家学者都是教育家,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曾说:"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范文澜先生提出"儒家教育思想理应是中国教育史的一条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儒家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揭示孔子的教育智慧,对于准确把握孔子教育思想的脉络以及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髓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针对当代中国的教育体制,探讨孔子的教育目标,孔子的教育内容,以及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对大学生适当地渗透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西北是回族重要的聚居区,近代以来回族社会面临重要的社会转型,回族教育也随着社会转型而产生了变化。由回族传统的经堂教育转变为新式教育;由单一办学形式变为新式回族学校多样化办学形式;由单纯的不允许回族女性接受教育到设立女子经学和女子学校,这是近代西北教育的重大变化,也为以后的西北地区回族女性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4)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往往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从而忽视了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面对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迷失、精神荒芜的现象。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实施方法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阐述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寻求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外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具体的公民教育、历史教育和其他通识教育等潜移默化地进行,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及做法和经验对我们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锋 《学理论》2009,(14):231-231
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是强化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主体的人格素养以及教育方法的艺术性这三大基本要素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杨磊 《学理论》2013,(13):194-195
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中西方文化更频繁的交流,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加上当今社会的教育现状有很多地方的不足,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存在很多不足,越来越难以奏效,越来越受到受教育者的排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改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谷力 《团结》2005,(6):46-48
在人类发展史上,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源于阶级的不平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不平等产生了教育特权,教育特权制造了教育不公平。近代世界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为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而奋斗的历史。在阶级不平等思想的影响下,近现代西方国家在受教育者的培养方面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即在教育过程中,对不同阶级、种族、性别的人采取不同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受教育者通过不同的教育,取得不同的发展。西方国家教育不公平透视双轨制教育。十九世纪初,西欧各国在传统的古典文科学校之外,发展出另一类为平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直接有用知识的学校。两…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5)
梁漱溟站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上来思考中国问题,想通过自身知识、文化传统的创新与改造和兼容西方文明来寻求中国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他对东西文化的认识,还是他对东西教育的看法,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因此可以说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是他东西文化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情意教育思想的来源、情意教育的内容、情意教育的实质三方面来探析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邹玉香 《学理论》2011,(14):208-210
中外教育家们不约而同的主张——应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公民,其可以解读为:健全的凡人教育即成功的教育。总体来看,健全的凡人教育应该理解为全人教育与凡人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人们在"伟人成功观"的精神内核影响下,根深蒂固地以"伟人教育"为成功的教育,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故应调整并建立正确的成功教育观,即健全的凡人教育观,强调回归人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质,突出教育的平凡与健全。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素质教育的涵义甚广,本文作者从两个不同层面进分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2)
以陕西省某偏远农村为例,分析农民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教育意识总体比较积极健康,多数农民认为教育非常重要,对于子女教育的目的比较明确,对子女教育的期望较高;部分农民对于子女的学业意识不够坚定,重男轻女思想较为突出;大部分农民能够履行供养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部分农民能够进一步满足子女的学习需求;仍然有不少农民不愿或者无法供养子女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共生共存有机融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实施基于两者融合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教育平等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但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现实中的教育差距,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我国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政府责无旁贷。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促进教育公平的两大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