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苏玉玲 《法治纵横》2011,(24):10-11
一幢34层的住宅楼里竟然开了59家公司……针对愈演愈烈的“住改商”纠纷,今年10月,作为南京最繁华商圈新街口的辖区法院,白下区人民法院率先提出了一套“法律建议”。法律建议能否起到预期效果?当下“住改商”问题到底有多严重?请看记者的调查——白下区民四庭庭长夏婕是法律建议的提出人之一。她告诉记者,近年来“住改商”的矛盾纠纷愈演愈烈,而法院提出法律建议的动因,源自今年办理的两起天安物业诉业主欠费案。  相似文献   

2.
将住宅用房随意改变为商业用房或者办公用房,这种行为在各个地区甚至是小区都屡见不鲜.投资房地产在很多人看来既能保值又能增值,甚至还能通过从事一些经营活动来获取更多的收益.但“住改商”问题的泛滥正给我国司法实践提出挑战.本文试从具体案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住改商”的性质以及如何规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住改商”的现象在全国日益的普遍,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相关利益冲突,所谓“住改商”,是指业主将住宅用途的房屋改作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在私法领域,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和生效,如何在物尽其用和保护私权与公共利益之间进行的平衡,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物权法的角度,从所有权限制的角度出发,在建筑物所有权和相邻关系的框架内探讨”住改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闻综述     
———2006年8月17-18日,本会王红松秘书长应邀参加了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的由人民法院报社主办、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协办的“司法改革方法论研讨会”。王红松秘书长在会上作了“仲裁发展与司法改革的关系”的主题发言。经报社特约,该发言于2006年8月29日在《人民法院报》  相似文献   

5.
住宅改作商业或力公用房,俗称的“住改商”,是城市业主利益冲突的焦点,也是城市管理进退失据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巴州大厦“住改商”引出了诸多问题,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当年“住改商”时。社区出具的“业主同意经营证明”。并没有经过出租人相邻权业主的同意。而商铺的消防、环保是否经过了审核?出租人和经营者是否与消防部门签过消防责任合同?这些。都给大厦业主们留下了一个个疑问。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2007,(1):F0002-F0002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为纪念中国“入世”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全面总结入世五年来的经验,由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和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主办、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暨世贸组织法律宣传研讨会”于2006年12月9日至10日在京举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1):22-27
应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邀清,2006年11月19日至11月25日,以中国监狱学会副会长、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党委书记王恒勤同志为团长的中国监狱学会代表团一行8人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访问。本次考察访问是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的“刑事司法国际标准的实施”中国项目的活动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2007,(2):7-7
2006年12月12日,人事部和司法部作出了关于表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在这次表彰活动中,有98个单位“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20名同志“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还有30名同志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阿计 《江淮法治》2009,(14):6-11
住宅改作商业或办公用房,即俗称的“住改商”、“民宅商用”,是城市业主利益冲突的焦点,也是城市管理进退失据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为2006年6月23-27日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协调和完善国际学术研讨会准备的,以作为“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和“刑事法改革与刑事司法政策国际中心”执行中国刑事司法国际标准之项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阿计 《政府法制》2009,(16):14-16
住宅改作商业或办公用房,俗称的“住改商”,是城市业主利益冲突的焦点,也是城市管理进退失据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陈仓 《法治与社会》2006,(10):20-20
2006年8月12日,从发案至今历时近3年,震惊全国的“咸阳检察长杀妻案”终于尘埃落定。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检察院原检察长陈平因故意杀人罪、私藏弹药罪、受贿罪被执行死刑。咸阳司法系统有名的“张狂人”陈平生前有一句“名言”:“我虽然没有提拔一个县处级干部的权力,但我要放倒一个县处级干部却很容易。”咸阳市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检察机关监督机制缺失,无人监督检察长的问题反映强烈(《华商报》2006年8月13日报道)。“张狂”检察官的说法和做法是实际存在的,也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14.
华县人民法院,是一个“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典范单位。2005—2006年度,曾荣获全省法院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又获得了全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现任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德潮2004年在抗洪救灾中有突出贡献而荣立“二等功”,并获得2005-2006年度全省法院思想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殊荣。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天津检察》2007,(1):F0002-F0002,F0003
2007年1月17日至18日,全市检察长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对2006年度全市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模范家属和全国十佳、优秀公诉人进行了表彰。会议确定,2007年我市检察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主动做好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切实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为实现全市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天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6,(6):111-112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三年实施意见》,强力推进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促进司法行政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宣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宣城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意见》。同时,在2006年2月21日召开的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宣城市委副书记刘志祥强调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年司法行政工作的重点之一,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副市长夏月星代表宣城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宣城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责任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06,(7):53-53
2006年6月23日,由人民法院报社、《人民司法》杂志社、《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研讨会”在江西赣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官、专家学者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06,(3):F0002-F0002,I0001
2006年2月16日,由《中国司法》杂志 社主办的“司法鉴定仪器设备现状与发展座 谈会”在京召开。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决定》于 2005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司法行政系统组 织的第一次相关会议。在京的40余家司法鉴 定仪器设备提商,包括驻华的外资企业和 国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部分京外企业也 专程参会。 会议由司法研究室副主任、司法研究所副所长兼 《中国司法》主编王公主持。 司法部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工作办公室专职负 责人霍宪丹应邀在会上作了讲话。霍宪丹从 …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将原设计为居住使用的房屋改为商用,或自主经营,或出租谋利,从而引发邻里纠纷。那么,邻居“住改商”,我们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06,(12):107-112
卷首语新年祝辞(2006年第1期)为基层服务(2006年第2期)司法行政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2006年第3期)创造性地开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活动(2006年第4期)开展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2006年第5期)创造性地落实“五五”普法规划(2006年第6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实施司法行政“十一五”规划(2006年第7期)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2006年第8期)认真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2006年第9期)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2006年第10期)司法行政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2006年第11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