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扩大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但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除起步较早的住房按揭贷款外,其他如汽车消费贷款、住房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等均和者寥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居民落后的消费观念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居民信用意识淡薄,客观上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办理个人消费信贷的手续比较繁杂,涉及部门多,费用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积极性。一、国外个人消费信贷的经验在西方国家,个人消费信贷非常普遍,在美国95…  相似文献   

2.
王红梅  王玉忠 《奋斗》2001,(9):18-19
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对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前景广阔,本应不断扩大的个人消费业务品种,目前却处于一种徘徊或者说是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才能促进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用消费 3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消费信贷的品种除原来的个人住房、汽车之外,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等统统被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4.
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外一些国家在解决国内需求不足时采取的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公共投资;实行税制改革,减免税收;倡导个人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扶植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等措施,对我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有效需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论证了信用消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信用消费不仅是我国当前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长期保障国民经济顺畅运行和适度增长的需要。文章指出,我国当前已有了信用消费的客观要求,但存在着妨碍信用消费的因素,特别是缺乏维持信用消费的保障模式。文章还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消费模式和信用保障模式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1998年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内消费需求、非国有经济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疲软同时出现.为了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近日也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期增加消费信贷,刺激消费,活跃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消费市场低迷已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应从整顿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规范证券市场等方面,培育和拉动消费市场,以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杰霖 《求实》2002,(8):29-30
推行个人消费信贷政策对刺激消费有重大意义。但我国大规模开展消费信贷还缺乏条件。因此 ,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即购上不足与购下有余的关系、个人收入与信贷的关系、贷款的合理需求与还本付息能力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 ,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然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 ,我国的信用现状却令人堪忧。一是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之必备要素的信用机制发育程度还比较低 ,而且体系也不够完善。直到现在 ,我国的信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银行信用 ,而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这一基本的信用形式发展程度还很低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个人信用消费也难以形成规模 ,且比率较低。信用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唯利是图、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内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为启动市场需求开出许多良方。如:实行信用消费、信贷消费;培育房地产、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开拓农村市场等。我国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银行准备金,扩大贷款范围和额度,放松贷款限制、开征利息税。但从这一段的实践看,这些政策的实施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市场需求依然不旺,在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