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颖 《世纪桥》2000,(5):14-16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加年代初期在中国三线地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运动。三线地区是针对一、二线地区而言。一线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地区包括两部分:一是包括云、贵、川的全部或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省  相似文献   

2.
张惠舰 《前线》2014,(2):125-126
在新中国历史上,曾经进行过为人熟知、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三线建设,但首都北京开展的小三线建设却鲜为人知。所谓“三线”,是按照中国地理区域的特征,从战备角度划分的。一线是沿海地区,二线是中部地区,三线是后方地区。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地区为大三线,全国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为小三线。北京小三线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是快速建设阶段;60年代末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属于稳步推进和局部调整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80年代中期是全面调整和结束阶段。  相似文献   

3.
詹艳 《理论导报》2013,(11):31-32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国内生产总值长期稳定增长,到2020年左右,个人消费的快速增长将成为GDP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因素。面对广阔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跨国公司应该认识到中国各地区呈梯级发展的差异性,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速,是具有较大潜力的新兴市场。人口发展的变化和新趋势使跨国公司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要灵活应战、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才能确保并扩大在华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内地的十几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称为三线建设。所谓三线,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三条线:一线指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内地地区,其中西南、西北地区(川、贵、陕、甘)俗称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的腹地俗称小三线;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三线建设主要是指三线和二线地区的建设,也包括一线的迁移。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5.
三线建设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四川的特殊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成为党中央考虑经济战略纵深配置的首选省,强调了第一代领导人决策三线既有备战的因素,也有改变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文章阐述了以三线建设为契机,四川的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以及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对三线企业的挑战和给三线企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王建柱 《党课》2013,(21):118-119
·党史·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作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区进行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工业和交通建设,即“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1964年,中共中央在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提出为了平衡全国工业布局和加强战备,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一、二、三线是按照当时设想的我国军事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地区的范围是指乌鞘岭以东、京广线以西、雁门关以南、韶关以北包括云、贵、川、陕、甘、渝及鄂西、豫西、湘西8省1市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8.
1964年,中共中央在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提出为了平衡全国工业布局和加强战备,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一、二、三线是按照当时设想的我国军事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地区的范围是指乌鞘岭以东、京广线以西、雁门关以南、韶关以北包括云、贵、川、陕、甘、渝及鄂西、豫...  相似文献   

9.
三线地区,是1964年至1978年那个特殊年代,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内地。1964年8月2日夜里,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孙东升从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在中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根据当时从战略角度进行的划分,这一地区属于全国战略布局的第三线(第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各省,一线与三线之间为...  相似文献   

11.
从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在中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根据当时从战略角度进行的划分,这一地区属于全国战略布局的第三线(第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各省,一线与三线之间为第二线),亦称“大三线”。同时,各省又都划分了自己的一、二、三线,其中的第三线称为“小三线”。大、小三线的集中建设,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史称“三线建设”。它曾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其投资之集中、地域之广大、持续时间之长,都为新中国建设史上所仅有。那末,这一重大决策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2.
就在几年前,中国人还以为,治堵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都市的事情。可现在,交通拥堵却成为中国普遍的“城市病”,它如疾病传播般,从北京、上海、广州,向成都、杭州、西安、南京、长春这样的省会城市蔓延,速度越来越快,触角甚至伸向了汕头、宁波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二、三线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三线建设是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布局的一次重大调整。所谓一、二、三线是按设想的我国军事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当时的三线,最初是指西南和西北地区。70年代三线的范围有扩大。全国大三线,一般说来,是在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具体来说,是指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华北的部分省区。  相似文献   

14.
“三线”,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6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出于国防和经济建设的考虑,决定在全国13个省、自治区的深山峡谷、戈壁沙滩等腹心地带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高、精、尖技术的配套建设。由于这些建设基地的选址多属后方“三线”地区,故这一历史举措又被人称为“三线”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5.
彭德怀在1965年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之后,奔赴三线建设重镇四川省攀枝花市。本文讲述的是彭德怀在体察三线地区老百姓生活时的一个插曲,展现了他对民生的殷切关注和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  相似文献   

16.
三线地区是我国国防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在大规模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三线地区投资总额高达2000多亿人民币,占同一时期全国投资比重的近一半,形成了以国防工业为主体的1400亿固定资产总量。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的三次西部大开发,其历史最长要算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三线建设.当时从战略的角度,按离紧张边界的远近,把全国布局为一、二、三线: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地区;三线指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的西部及广东北部、广西西北部等大后方;二线则指一、三线之间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8.
子荫 《党史纵横》2005,(4):55-55
“三线”这一概念出自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在这个构想中,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一线、二线和三线。这些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1964年5月中旬,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重要议题之一是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在那次会议上,时年71岁的毛主席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原计划在二线打圈子,对基础的三线注意不够,…  相似文献   

19.
从1990年开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就把三线地区的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委托发航集团负责贵州省一些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那时起贵航集团就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了这项工作。首先贵航集团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事机构。把扶贫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从组织上、机制上提供了保证。贵航集团还选出了12家优势企业,划分为4个对口扶贫小组,分别对镇宁、普定、紫云、关岭等四个县实行对口扶贫,形成了企业与县政府一起调查研究,一起论证项目,一起实施扶贫的工作格局。1995年9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在安顺…  相似文献   

20.
倪良端 《湘潮》2005,(8):22-24
1966年4月20日,四川省宜宾地区招待所院内宁静如常。上午11时许,两辆满是灰尘、黄泥点点的小卧车缓缓驶来。车停稳后,一位中等身材、表情严肃的老人推开车门,举步走下车来。他就是彭德怀,时任西南局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兼“三线”建设副总指挥,专程前来宜宾视察“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