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玲 《工会论坛》2007,13(3):137-137
作为空间艺术的音乐和作为时间艺术的文学及美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与相互依存。好的艺术作品总是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的思想注入丰盈的营养,无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影响着一个人心理的构成元素,给我们的人生以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关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力量的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现状是我们的职责.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不长,他们承担着教学、教改、科研等任务.工作任务重,工资收入低,这些问题已经对部分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如何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促进高职教育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古罗马思想家塞涅卡曾说,“我们能够活着,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而能够活得好,则是哲学的恩赐”。哲学,作为人类最高层次的智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进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李瑞环同志所著《学哲学用哲学》,将形而上的哲学原理融汇于具体而微的工作实践,并付诸通俗易懂、活泼清新的文字,拉近了我们与哲学的距离。“学”与“用”,李瑞环以两个字的辩证为我们阐释了一种人生的智慧、处事的准则、工作的方法和思想的哲理,让哲学这一源于生活的学问从大学讲堂和学者书斋回归了生活。一、让哲学回归生活。有人把哲学喻为“草根学问”…  相似文献   

4.
今天,无论我们怎样讨论"读经典"的问题,其实都暗含着两个层面的设问,一是关于"读",为什么"读"在当下如此困难;另一个是关于"经典",为什么对于经典我们只能呼吁读,而不能有其他选择.两个设问都暗含着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文化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访谈法调查研究了北京青年白领对未来时间管理和时间分配的希望,分析发现,这些青年白领当前面临着工作与生活边界的冲突和挑战。基于苏·坎贝尔·克拉克(Sue Campbell Clark)的边界理论,特别是其关于边界跨越者角色的概念,发现结合工作与生活两个领域与核心参与者和外周参与者两种角色建构不同边界跨越者参与角色模型,能够有效地分析北京青年白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边界,解释他们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研究发现,北京青年白领群体普遍经历着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不平衡,且多为工作领域核心参与者和生活领域外周参与者的边界跨越者参与角色模型;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跟青年白领时间管理能力较弱和工作效率低下有关,也跟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高强度加班导致工作与生活领域的分离有关。  相似文献   

6.
省地矿局两年前还是一个发展困难、上访不断的老大难单位;如今全局上下士气高昂、地勘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成了一个干部职工引以为豪的单位。队伍还是那么多人,干活还是那么多设备,业务还是那么大范围,为什么短短时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关键就在于,我们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文化也制约人,影响人,创造人。换言之,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受到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制约、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的。鉴于这样一个事实,有学者比喻说:“人要想离开他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而独立存在,就像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时代演进到今天,大众文化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通俗文化的同义语了。它鼓动着工业化生产和商品  相似文献   

8.
关于时间的历史性问题的理解,赫勒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时间仅仅为人而存在,这一方面揭示了时间的历史性质,另一方面揭示了时间的属人性质。世界时间与生活时间、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度量化时间与作为历史性的时间性之间的区别是赫勒讨论时间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新闻宣传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新闻宣传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具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下力气搞好典型报道工作,对于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凝聚和振奋人心,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新闻宣传事业与党休戚与共。在新时期,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战线。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作用,不断推出典型。以激励正气,鞭挞落后,团结全党,动员群众,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闻宣传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能够最迅速、  相似文献   

10.
苏青的文学作品表达着一个同样的主题关注女性.她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表现了她特有的"女性意识",她用笔为我们讲述了作为独立个体而生存的女性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喟.她总是从自己作为人、作为女人的一般角度出发,描写自己的女人生活,表达着一个小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经历,却将某些宏观式的革命文学作品所没有触到的最底层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再现,她的作品也在集束时汇成了一道真实的"女性生活流".  相似文献   

11.
“俭约”即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价值标准。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开始,伴随着成长,生活工作,一直都受到“俭约”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都具有俭约精神和俭约行为,但也有一些人,丧失俭约精神、缺乏俭约行为。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俭约精神有所淡化,奢华之风渐渐蔓延,有必要大力倡导俭约精神、鼓励俭约行为。  相似文献   

1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中小学生也不例外,但是令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最棘手的是一些问题学生组成的小集体(本文以下称亚群体).它像一块强有力的磁铁吸引着个体,使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给家长和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困难,有时甚至是争夺个体的斗争,而胜利者往往不是我们.因此,正确认识、积极预防和有效解决这种群体成为转变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职场礼仪也好.官场礼仪也罢.实际上教的就是怎么样与人打交道,怎么样用恰当的方式表示出对人的尊重。尊重是什么?是礼仪的核心原则、基本理念。人与人为什么要讲礼仪.就是为了体现相互尊重。我们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获得支持.促进工作开展。一个人若是没有了文明,没有了修养,那么他就不会受人尊敬,也会失去友谊,失去信任。每个人都愿与有修养,有内涵的人相处,共事。学礼仪可以使我们知尊卑、  相似文献   

1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中小学生也不例外,但是令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最棘手的是一些问题学生组成的小集体(本文以下称亚群体)。它像一块强有力的磁铁吸引着个体,使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给家长和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困难,有时甚至是争夺个体的斗争,而胜利者往往不是我们。因此,正确认识、积极预防和有效解决这种群体成为转变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婚姻、家庭问题是社会上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谁,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都势必考虑婚姻问题,而且都希望把婚姻问题处理得好一些,美满一些。婚姻问题处理得好与不好,也确实会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一个人对婚姻问题的处理,他的婚姻观往往深刻地反映着他对生活的态度,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质。家庭问题对每个人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未来的民法典是民法精神的神圣表征,代表着理性的生活方式,蕴含着对人的深切关爱与尊重。因此,在制定我国民法典时应加强相关学说的积累和理论准备,破除对传统模式的迷信,谨慎而认真地开展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它正影响着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对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而又蓬勃地兴起。 一、经济全球化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社会存在是一个有机体,根据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可把社会分成生产和生活两大部分。生产活动是人类特有  相似文献   

18.
读者关爱     
玉林  刘薇 《人事天地》2008,(7):M0002-M0002
黑色五月已经成为过去,我们活着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人事天地》正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恰切的为每一位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拼搏的普通人,描摹着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画面。它告诉我们:不管你是生活的主角还是配角。只要用心去享受生活,可以活得更快乐,也可以活得更自足与饱满;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多几分正确的目标,而学会这些,  相似文献   

19.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过旧了,形式不需要了,而是我们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手段上出了问题。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摆在企业每个干部职工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大政工观念,创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益复杂多样,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及信息传播的渠道都已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开会的学问     
学习、工作、学术研讨等离不开开会。开会的目的在于沟通协调各方意见、统一思想意志、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任务等。但为什么开会?如何开会?学问很大。100年前,孙中山先生曾痛感中国人缺乏组织习惯和团体生活的训练,他曾说到:“我们中国人还不知道怎么开会,以至于我始终制订不出正确的决策”。他在《民权初步》中讲到开会时如何动议,如何提案,如何讨论,如何表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