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二面战旗模范红五团授旗时间:1933年8月1日授旗时战斗序列: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批准领导机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1933年7月11日,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工作会议上,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宣布,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并决定自8月1日起举行为期半个月的纪念活动,包括授旗、阅兵、运动会、文艺汇演等。8月1日那天,中革军委在江西瑞金红军广场举行首次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8月6  相似文献   

2.
第十六面战旗 模范党支部 授旗时间:1941年11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一营三连 批准领导机关: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 1940年4月下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赴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进行合作谈判,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一营三连受命随行担负保卫任务.5月7日到达洛阳后,三...  相似文献   

3.
《党史纵览》2021,(3):29-33
正第九面战旗战斗模范连授旗时间:1937年10月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第三营第十连批准领导机关: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1937年10月上旬,根据八路军总部的统一部署,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奉命进至山西代县、崞县以东地区,侧击南犯太原的日军。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21,(8):42-44
正第十二面战旗杀敌英雄连授旗时间:1940年8月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十七团第一营第一连批准领导机关: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党委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发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十七团主力和近千名参战群众一起按上级部署,在青纱帐和夜幕的掩护下,冒着大雨,在位于山西长治地区的漳源至权店铁路沿线,以营为单位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交通破击战。大家一起动手,下道钉、翻铁轨、烧枕木、挖路基、锯电杆、割电线,经一夜奋战,将漳源至石拐间20多公里铁路全部捣毁,破击作战首战告捷。  相似文献   

5.
第十五面战旗 战斗模范连 授旗时间:1941年9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第一营第一连 批准领导机关: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政治部 1941年3月初,根据上级指示,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回师皖东北,继续坚持淮海地区的抗日斗争.部队转战宿迁至泗阳之间的六塘河两岸,打击日伪军和顽匪,巩固抗日民主政权.这期间,...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21,(6):42-45
正第十一面战旗"铁的堡垒"授旗时间:1940年10月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第三团第一营第二连批准领导机关: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攻克"模范工事"赢得"铁的堡垒"荣誉称号1940年10月上旬,为配合黄桥战役,时任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的黄克诚,奉命率第五纵队主力南进阜宁、盐城,与新四军苏北部队对顽军韩德勤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攻取盐城时,黄克诚命令暂归第五纵队指挥的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攻打附近的崔家集。教导第一旅对外又称为第五纵队第一支队,而团以下部队番号不变。经过一番考虑,教导第一旅领导把攻克崔家集日军据点的任务交给了第三团。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十四面战旗百战百胜第三营授旗时间:1942年11月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二团第三营批准领导机关:新四军第三师获得“百战百胜第三营”和之前提到过的“百战百胜”(见本刊2024年第一期)荣誉战旗的所属部队都隶属于新四军第三师,都是在1942年秋冬苏北抗日根据地第二次反“扫荡”斗争中,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十面战旗金刚钻团授旗时间:1942年7月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第十团批准领导机关:新四军第二师1942年7月,新四军第二师副师长罗炳辉将一面上书“金刚钻”3个大字的红色战旗授予第二师第四旅第十团,表彰该团在杞岗和谢家圩子战斗中的卓越功绩。从此,第十团“金刚钻”的美名响彻全军。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智挽危局、雨夜让房 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决定在川黔边区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还决定到达遵义后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红军进驻遵义后毛泽东提出,这次会议应扩大范围,除在遵义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外,军委负责同志和各军团主要领导人都要参会.周恩来认为可行,张闻天建议不一定都来,还是以政治局成员为主.毛泽东说:"那就开个政治局扩大会议,各军团的同志能来几个就几个,根据实际情况定."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智挽危局、雨夜让房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决定在川黔边区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还决定到达遵义后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红军进驻遵义后毛泽东提出,这次会议应扩大范围,除在遵义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外,军委负责同志和各军团主要领导人都要参会。周恩来认为可行,张闻天建议不一定都来,还是以政治局成员为主。毛泽东说:"那就开个政治局扩大会议,各军团的同志能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     
《党课》2006,(9):88-88
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中心议题是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问题,会上,多数同志同李德进行了激烈的争议。会议是终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永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和建立湘西根据地的原定计划。  相似文献   

12.
王普丰 《求贤》2006,(9):23-23
各路红军在长征途中有多次会师,主要的有:1934年10月.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木黄会师;1935年6月,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1935年9月,红军第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在永坪镇会师,并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与第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第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1936年7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13.
各路红军在长征途中有多次会师,主要的有:1934年10月,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木黄会师;1935年6月,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1935年9月,红军第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在永坪镇会师,并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与第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第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1936年7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14.
正87年来,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黎平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县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各行各业发展欣欣向荣,群众生活水平蒸蒸日上。黎平,是红军进入贵州后经过的第一个县。1934年12月18日,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也在这里召开。会议解决了中央红军的转兵问题,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的根据地的决议》,迎来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国革命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15.
黎平会议是中共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现已发表的有限资料,对黎平会议召开的时间作一些分析和考证,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6.
夜袭施秉城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决定中央红军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川黔边的遵义地区挺进。中革军委根据会议精神,作出了新的部署,将中央红军整编成左右两个队伍,以钳形之势,首先向乌江迸发,然后进军遵义。 红军向乌江进发,蒋介石从湖南、广西调动部队从左右江夹击,命王家烈部队在前面堵截,令周浑元、薛岳部急追,形势十分危急。部队必须迅速抢渡乌江,摆脱敌人。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奉命率一支侦察部队,为红军侦察开路。  相似文献   

17.
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时期召开的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主张,肯定并且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红军西进贵州的建议,是党和红军实现重大战略转变的开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的起点。黎平会议之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1985年以来,不少有关红军长征的论文和专著,每当谈到黎平会议时,都说周恩来主持了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但又几乎都未注释这一说法的依据和来源;这就不免使人产生疑窦.一,迄今为止,关于黎平会议文献资料仅有两份,一份会议决议,即《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一份是周恩来1943年11月27日在延安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其中谈到:  相似文献   

19.
1935年1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即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随后,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告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作战。与此同时,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辖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我在红一军团担任教育科长。  相似文献   

20.
1930至1936年,红军多次进入贵州,先后攻克榕江、沿河、黎平、锦屏、剑河等31座县城经过荔波、从江、务川、松桃等30多个县境。红军所到之处,留下大量标语。除常见者外,还根据贵州是个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等特点,因地制宜制作了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红军标语和漫画。几十年过去,许多标语消失了,但也有一些保存了下来,并留下不少动人的故事。石阡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红军标语1936年1月12日,贺龙等率领红二、六军团转战到石阡,总指挥部、军团司令部及政治部、卫生部、供给部、国家保卫局设在天主堂。红军宣传员们针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