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女性主义人类学发微于妇女人类学,它成功地将妇女带回到了人类学研究社会的整体画面之中,同时它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壮大阶段,开始了社会性别及文化建构、权力、地位和历史建构等诸多内容的研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受后现代化思潮的影响,女性主义人类学进入了后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2.
一、相关研究与学科产生妇女人类学(Women Athropology)是随着本世纪60年代欧美女权主义运动及其妇女研究(亦称妇女学Women’s Studies)于70年代产生,西方现在亦称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Feminism)人类学.妇女学研究现在多指社会性别研究,这是早期女性主义人类学的核心成果.因此,女性主义人类学可视为妇女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妇联为了将乡村妇女组织到政治共同体中,必须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妇联首先选择以婚姻家庭制度作为突破口,重塑妇女的思想观念,将符合党和国家意志的妇女观、婚姻观、家庭观渗透到乡村社会.这样就打破了传统家族共同体的局限性,重构了农村的社会结构、网络和关系.党和国家在保障妇女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妇女群体的控制能力.通过解放妇女,党和国家最终将其意志嵌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实现国家权力的扩张和向基层社会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与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双重角色一致,妇女权益包括社会权益和家庭权益两部分,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仅保障妇女的社会权益,将忽视妇女的家庭愿望和实际需求,显著降低妇女婚育意愿;仅保障妇女的家庭权益,将有更多妇女困于家庭,削弱妇女独立性,并使性别不平等状况恶化。只有将二者结合,借鉴国际经验,综合运用公法私法、政策措施等手段,通过保障妇女工作场所的安全、减少对妇女的就业歧视、保障妇女的劳动福利来提升妇女社会权益保障水平,通过增加家庭支持政策、在私法上肯认家务劳动价值来保障妇女的家庭权益,在社会领域促进两性实质性平等的社会参与,在家庭领域给予在无偿劳动上付出更多的妇女以补偿,才能使女性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获得双重实现,并改善妇女的人权状况,推进两性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5.
“唐宋变革论”始于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所提出的“宋代近世说”。近百年来,这个问题引发了国际宋史学界的广泛争论。论争的初期主要是围绕着对“唐宋变革”的定性,即唐宋之际中国社会是否已经实现了从中世向近世的转变,学者们从社会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近些年来,则主要是集中在对“唐宋变革”的量化分析,即承认唐宋之际存在重大的社会转型,学者们更加注重转型在社会、经济、文化各个层面所引发的变化,即注重变化本身而非性质。“唐宋变革论”对法律史研究的意义,一方面是拓展了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充实了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贯彻其中,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中关于历史问题的论述从历史本体、历史功能、历史主体和历史价值四个维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创新性发展。历史本体论维度的创新发展,体现出治国理政规律与社会历史规律自觉统一;历史功能论维度的创新发展,体现在以史为鉴与开创未来;历史主体论维度的创新发展,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历史价值论维度的创新发展,体现在评价历史当以实事求是为准绳。习近平总书记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体现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刻认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从人类学视角追溯了妇女地位的变迁,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剖析了妇女问题的症结,从人类解放视角为妇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立足于该文本,重新把握恩格斯研究妇女问题的视角,重新审视恩格斯对妇女问题的分析理路,辩证评价恩格斯妇女思想的价值,能为进一步实现妇女解放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定地主张"男女平等",确认妇女同男子一样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确认男女有同等的人格、价值和尊严.男女平等除了经济的、文化的、家庭地位的改善外,更重要的应体现在政治上的平等,这是男女平等的实质和灵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终生都没有使用“人类学”的概念,因而今天的学者说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就很不符合学术规范。人类学以研究神话而著称,马克思研究神话最著名的论断恰恰不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而且马克思审视古代社会的那种一视同仁的研究方法倒是抹平了研究原始人用人类学而研究文明人用社会学的差异性对待。更进一步说,马克思根本就不存在背离“唯物史观”的“人类学转向”,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史笔记的基础上,写作了具有人类学色彩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认为摩尔根以自己的方式发现了“唯物史观”,就驳斥了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背离之说。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中外妇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是跨系科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90年10月。现有核心成员15人,以历史、英语、社会、中文、法律等系科致力于妇女研究的女教授为主。妇女研究中心建立以来,在教学、科研、学术组织、图书资料建设等方西作了许多工作。教学:开设并讲授了中国古代妇女史,中外妇女历史与文化专题等课程。组织了西方妇女史,英国妇女史、美国妇女学,国外妇女与法律等讲座。科研:翻译《欧洲妇女社会生活史》两卷集;编辑了《近百年来中国妇女研究论著目录》;编写了《中外妇女人物传记辞典》;正在撰写《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一书。学术交流:1991年,  相似文献   

11.
以公正的视角,从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的理念出发,审视国家、市场和家庭在妇女福利中的角色与作用可以发现,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家、市场、家庭在妇女福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努力建立政府、市场和家庭合作的妇女福利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人类学注重通过田野调查获取资料,但随着本学科的历时转向,开始研究有文字记载历史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对文献资料的使用。当代人类学的主要特点显示了对历史的关注,但历史是如何构成的?人类学家应如何对待历史?人类学在多大程度上与历史相关以及相关的标准是什么?人类学对过去历史应采取何种方法和视角?应该如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需要进行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与伦理     
家庭才是伦理的真正始点。这一“假设”将从历史与逻辑两个方面获得求证。在历史的维度中,中国文明史典型地体现了家庭作为伦理始点的地位。自周公确立了家庭在伦理中的始点地位,其后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明时期的伦理都是由家庭而展开,从而造就了传统社会以血缘纵轴为核心的差序伦理格局。家庭在传统伦理中的始点地位是与家庭在传统社会以及传统中国人中的核心地位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基建于妇女社会工作(物质帮扶)、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行动和赋权)和家庭社会工作(系统均衡)的专业与技术,它以女性为轴心,以性别和家庭理论为依托,以婚姻和家庭为处遇,分别从个体、家庭、社会和生态系统层面介入并行动,推动女性面对生活挑战并提升福祉。尤其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是,美国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在立法、组织、人员设置和实务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借此,中国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可在原有妇联工作和邻里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专业社会工作,倡导一种行政性、志愿性和专业性交融发展的路径,进而形成国家、社会和民众共同在场的多元服务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敬老,从人伦道德上升为文化现象的同时,给这种道德品性赋予了一种文化内涵。如果敬老只是停留在家庭伦理的层面,那只具血亲传承的人类学意义,只有在广阔的社会层面,以这种伦理规范作为社会崇尚的目标时,敬老才具有文化的品格,才可称之为时代的文明。我们在对敬老这种道德品性作文化研究的时候,首先就要让敬老这种由家庭伦理上升为社会文化的现象进入文化哲学的视域,通过文化哲学的历史分析,厘清各种纠缠在一起的概念,理解敬老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广泛地参与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然而目前有关妇女参政的许多问题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一、妇女参政的目的,旨在维护广大妇女的群体利益,促进整个妇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妇女参政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处于阶级压迫和夫权压迫的双层重负之下,没有起码的人身自由和社会地位,也没有参政的条件和内在要求.即使有个别女子因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跻身于统治集团,掌握较大的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是关涉儿童权益、家庭状况以至于社会发展质量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和社会负有进行救助的义务和责任,而妇女NGO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社会履行其职责的具体体现和有效手段.对湖北省有关妇女NGO组织的调查表明,其社会救助机制主要包括:事前预防机制、事中协调机制和事后救助机制.行动策略主要有:逐步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受虐妇女支持模式,反家暴形式有了多元化发展,组织结构上初步形成强势与弱势的互济.社会需要给妇女NGO增权,扩大组织的各方面资源支持,形成一个现代社会以政府组织为标志的第一部门、以经济组织为标志的第二部门和以社会组织为标志的第三部门"三足鼎立"的治理结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辩证地把握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尺度和主体尺度,形成了新的社会辩证法思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始终,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社会主义外部条件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和祖国统一论等方面,对于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从人类学产生以来就有学者不断地对其定义,但从这些定义描述中并不能准确区分人类学与其他同样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本文从梳理人类学的历史出发,阐明了人类学区别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特质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重视家庭价值的传统既是官方也是民间能够迅速接受国外反家庭暴力法律思想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中国建构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因素。正是这种传统使得中国反家庭暴力的制度建设与国外建立在社会性别和人权之上的反家庭暴力理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现行法律中表现为容易在家庭与个人之间抹煞个体利益。因此,在尊重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同时,如何消除社会中“支配妇女和儿童”的权力机制,实现个体在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平等,将是长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