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供销社,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计划经济年代,靠着统购统销,供销社"一手托两头",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金字招牌"无人不晓。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门徐徐打开,农村市场逐渐活跃起来,人们购买商品不再只认"供销社"一个门,供销社从"惟一"变成了"之一",一度消沉。如今,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号角的吹响,供销社迎来了凤凰涅槃。通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是全区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同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多年来,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合作社联合机制,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联合社组织,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系统的改革、发展和助农增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区供销社系统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农户77.4万户,以各种方式帮助农民实现收入总额为42.4亿元;全年综合经营总额248.8亿元,扭亏增盈工作成效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3.
2015年是供销社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沈阳供销社系统各单位围绕综合改革这一主线,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向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延伸,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的路子,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开创了我市供销合作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供销社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日显重要和迫切。下一步要把城区供销社作为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促使其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更好地架建联结城市与“三农”的桥梁。城市化催生城区供销社改革发展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社工作都十分重视,从资金、政策各个方面加强扶持,供销社工作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也看到,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原本立足于农村的供销社系统改革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省大力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00…  相似文献   

5.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前些年,供销社的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初步奠定了基础。在新形势下供销社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建立新型的企业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社的改革和其它企业一样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是作为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按照合作制  相似文献   

6.
浅谈基层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赵怀德基层供销社是整个供销社的基础,是农村市场的主体,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直接组织者和引导者。基层供销社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7月11日上午,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某超市人来人往,万新村村民李大哥带着孩子选了满满一购物车的商品:"商品多、价格实惠,今天要多买一些。"这个超市商品近一万种,覆盖周边40万村民,是贵港市供销社推进改革,引进商品零售商家,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出台,贵港市供销合作社被确定为广西唯一整市推进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综合改革怎么改?贵港市闯出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供销社承担着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长期以来,全区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在1997年改革转制以来。我区供销社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扎实工作,绩效显著,受到了全国供销总社的表彰和自治区政府的肯定。但  相似文献   

9.
陈世忠 《政策》2002,(7):42-4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供销社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的重要取向。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供销社要“推动农业产业化,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为我们供销社新形势下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有自营”:中国农村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的好形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调查张顺成,张佩芸,史有志,徐玉芳农村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供销社根据发展农村市场的要求,全面改革和试行“社有自营”的...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供销社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出发作出了《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这是中央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上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和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搞活城乡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认真切实地实施6个转变,深化供销社的改革,全面实现供销社的第二次创业。1、在思想观念上,由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向市场经济创业思想转变。首先要摒弃“官办”的思维模式,树立为农服务“民办”的思想观念。供销社30多年来,先后3次与国营商业合并,逐渐加重了“官商”色彩,疏远了同农民群众的联  相似文献   

12.
社有企业是支撑供销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基,是供销社开展经营服务的主体,是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核心,决定了供销社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本文从供销社社有企业作用入手,阐明它存在的重要性。进而针对当前社有企业现状和困境进行讨论,分析查找问题症结。最后,从兼顾改革发展、融洽社企关系、加强合作联合、争取政策支持、正确选人用人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供销社体制改革刍议文/左玉琴一、发展供销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八十年代兴起的农村改革,开创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体制,既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又使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充分发挥了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全省供销社系统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 ,以诚信经营为重点 ,通过建立制度 ,加强教育 ,严格管理 ,强化自律 ,对重点经营商品推行公开承诺 ,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行业规范和承诺问题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有力地促进了全系统信用状况的根本好转 ,行业规范初步建立 ,假冒伪劣、掺杂使假、违规经营等现象得到治理 ,供销社的形象得到改善 ,改革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到优化。实践证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是供销社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供销社实现二次创业的可靠保证。当前 ,打造诚信供销社的突出任务是 ,积极培育诚信主体、完善公开…  相似文献   

15.
我是宁河县供销社主任,先后担任天津市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面对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感到无比的光荣。多年来,我努力提高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能力,积极投身于供销社建设,为推进供销社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16.
赵东风 《政策》2013,(6):38-39
2012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实现购销总额1746亿元,是2007年的3.5倍;利润总额4.2亿元,是2007年的6.8倍;所有者权益47.4亿元,是2007年的2.2倍;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位居全国第六位;省供销社还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直机关目标责任制考评先进单位。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社党组高度重视学习型机关建设。供销社是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销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否在服务“三农”、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壮大自身实力,最终取决于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基础在于教育。实践证明,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些总揽全局、前瞻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供销社教育事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环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直面新形势,分析当前我区供销社系统教育现状,探讨供销社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大》2013,(9):F0002-F0002
自治区供销社成立于1950年,全系统有15个地州市供销社(办事处)、83个县市供销社、521个基层供销社、814个法人企业,61家连锁经营龙头企业,2.9万个各类连锁经营网点,30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06个行(专)业经济协会,3147个发展乡村综合服务社,4.4万名职工。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镇江市政协围绕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视察。委员们认为,市供销社以实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创建行动"为抓手,切实加强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挖潜改造、盘活资产、提档升级、完善网络、规范管理等措施,供销社基层组织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强化。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供销社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承担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性职能上的作用,建议:一、强化宗旨、明确定位,坚定不移服务"三农"。供销社基层  相似文献   

20.
李树关 《桂海论丛》2001,17(1):52-54
农村基层供销社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实践看 ,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