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统一战线作为一门科学,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极具文化底蕴。《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不少理念与今天的统一战线思想在原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做好今天的统一战线工作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论语》对统一战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做好联谊交友工作;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提升统战工作实效;提高统战干部素质,把统战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核心词精简却含义丰富,特别是"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论语》的精髓。论语的主要英文翻译者利阿瑟·韦利、辜鸿铭等人,从各自的翻译角度,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仁"进行了不同风格的翻译。今天推动和发展《论语》核心词汇的精确翻译,旨在更精确地传播中华文化,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论语》的基本精神“仁、义、札、智、信”,不仅是伦理之道,而且也是经营管理之道。2007年是胜利油田的“和谐文化建设年”,胜利油田采油院把学《论语》引入到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来。《论语》赋予采油院和谐文化建设新的生命力与形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个人价值观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论语》中的探源,论证了中华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论语》的文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的文学成就朱玲《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对《论语》的研究、注释汗牛充栋,但在浩帙繁卷之中,却很少有人关注《论语》的文学价值,即便是当代颇具权威的文学史,对《论语》的文学评价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本文想要说明的,就是《论语》在...  相似文献   

6.
窦蒙、窦臮兄弟是代北鲜卑文化传统在中唐承续的代表人物,他们合力完成的《述书赋注》是唐代书学的扛鼎之作之一。在汉族文人书家辈出、书法实践与书学理论高度繁荣的唐代,这样一部辞藻雄赡、理论精深,并有体例创新的书论巨著出自于鲜卑后裔之手,既是胡汉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窦氏的书法传统与时代文化共同孕育的成果。细绎《述书赋注》的文本结构,是由《述书赋》、注、《字格》和《题述书赋后》四个部分组成,其在东汉以来的传统书学著作中,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著作体例,由此推动书学著作成就的创新。具体来说,赋与注的结合,造就了一部汉唐间规模最大的周秦书家传记体书学史巨著;引史注法入于赋注,造就了第一部史注体书学史巨著;《字格》的产生,又造就了第一部具有传统书学概念体系建构意义的书学论著。《述书赋注》的产生,是对汉唐间文化与学术传统的遵循和发扬,是魏晋以来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在唐代、在书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许多现代问题接踵而至,有的人习惯性地从西方世界寻找与借鉴走出困境的出路,却守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不用或不会用,削足适履、缘木求鱼。有的人或到《易经》里探寻强大的秘诀,或到《庄子》里追溯绝对自由的路径,或到《尚书》里寻觅共和的纲领,或到《资治通鉴》里拼凑民主和人权的旗帜,或到《论语》里寻找宪政的痕迹。殊不知当中国人茫然地到处碰壁时,西方智者却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医治现代病的良方:以义代利、以和易暴、以情补性。早在2 500多年前,晋国的大夫叔向就为官场"公仆"斗富的病态现象开出了一剂良方,那就是"守贫修德",在流俗中点亮道德明灯。  相似文献   

8.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唯女子与舆小人为难养也”的本意“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连海外志心尊崇孔子者也觉得难予讳言,无可奈何地说:“孔夫子就这句话说错了.”  相似文献   

9.
从严从实是为人做事应有的精神与态度,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仁、义、礼、智、信、乐、勇、孝等主要内容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严、实思想。分析《论语》中的严、实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从严从实作风、践行从严从实要求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在道德观方面包括"义""礼""孝""信",在学习观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处世观方面包括人际关系、生活观念、家国意识等,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积极探索将《论语》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1.
荣辱观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论语》集中阐释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学习自古以来就是帮助个人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有效的学习方法也一直都是学习者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与课题。学习是儒家经典《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思想是《论语》的重要思想,也是《论语》主张的学习方法论。只有将提升自己与服务社会、解决生存与引领道义、继承传统与推动创新、彰扬个性与坚守社会共性原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学习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共进,学习才可能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才可能收获良好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3.
吸取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出生在齐鲁大地上的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中国社会经历了数千年风雨沧桑,但孔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长盛不衷,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且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日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孔子思想以《论语》为主要典籍,内容言简、辞达、意赅,无论是在哲理思想还是文学语言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孔子思想特别《论语》中的经典内容,对于当今社会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也是立身行事性情率真的楷模。《论语》中关于"父为子隐"的论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直道真情,历经几千年仍是司法领域争论的重要命题。解读"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弟子规》不仅仅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而且也是领导干部修身养性的参考读物。领导干部应当将《弟子规》中蕴含的丰富领导思想与现代领导的素养塑造相结合,将《弟子规》之训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传统优秀文化之“体”造现代领导素养之“用”,对事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解读了《论语》中以自我和谐、生态和谐、人际和谐三个方面作为重点内容的和谐思想。同时,《论语》里“仁”的人性本质和《圣经》里“爱”的人性本质,实质上都蕴涵和强调了人际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和谐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而且对于中国现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的编辑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语堂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现代文学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所创办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一系列期刊,以其才气、学识、性情、品位,形成卓然不群的编辑风格,主要体现在"开卷有益,掩卷有味"的办刊宗旨;独抒性灵,以人为本的办刊特色;灵活独特,注重效益的办刊之道。他编辑刊物的探索实践,对我们今天期刊的创办,刊物的定位,个性的显示,市场的营销,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语》作为孔子及其部分门人思想品格的荟萃,是由众多的范畴及彼此的联系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论语》思想的特点也是以这些富含孔子思维特性的范畴显现出来的。在儒家学派的发展进程中,以范畴为基础的《论语》思想被后学不断演绎,形成了专门的理论体系。通过对范畴进行归纳分析来研究《论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犹太民族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创新能力最强的民族,目前我国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追本溯源,《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的文化支柱,而《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经典,两者都从根本上影响了各自民族创新思想的形成。通过从知识、金钱和探索三个方面对两部著作展开比较分析,发现《塔木德》中的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为犹太民族的创新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中虽然也强调知识的重要,但是存在贬低金钱价值的倾向,并排斥探索性的思维方式,从而较难孕育出锐意创新的民族魂魄。  相似文献   

20.
鲁红伟 《工会论坛》2011,(6):157-159
《论语》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和对话专著,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剖析《论语》可知,孔子的儒学政治观包括仁、礼、忠、孝四个层面,思想内涵丰富,对于现代政治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