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情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历练时光,再现了总书记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让党员干部从故事中领略领袖风范,在回望历史中坚信未来。组工干部作为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干部队伍,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汲取精神力量,加强自身建设,永葆纯真底色,建设"铁军队伍",打造"铁板部门"。  相似文献   

2.
正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我重温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所谓温故而知新。第一次阅读多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再读时对书中的思想和情怀有了新认识、新理解、新启发,常学常新,常悟常新。重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是对我热爱人民和服务人民的再教育再要求,没有"天生伟大",真切看到人民领袖确实来自人民,人民领袖确实为了人民。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思想感情觉悟的出发点,也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利用参加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的机会,抛开"私心杂念",认真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年知青经历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更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是树立  相似文献   

4.
<正>青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走好青年阶段的道路,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人的一生成长极其重要。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经历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度过的七年艰苦知青岁月,领略他从风华少年成长为人民领袖走过的人生历程,体会他扎根中国最基层的农村经受的种种生活磨练,感悟他爱学习、能吃苦、存仁心、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口述的实录,其中既有曾经与习近平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该书真实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插队的艰苦生活,为我们展现了从繁华都市到黄土高原的一个青年的成长历程,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难得教材。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是党员干部的励志标杆。习近平坦承,"上  相似文献   

6.
正"心中的梁家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实景布展现场教学基地,位于蚌埠市孙家圩子渡江战役纪念馆内。梁家河村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4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就在这个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生产生活条件艰难的陕北高原小村,度过了七年艰苦磨砺、拼搏奋斗的火热青春。担任近两年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团结带领梁家河村党员群众打坝淤地、打井汲水、建沼气池、修公路,创办磨面坊、铁业社、缝  相似文献   

7.
正忆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多是酷爱读书。他的读法很有特点,不仅博览群书,深入钻研,秉持"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的读书理念,而且好读书但不唯书,注重将读书与实干结合起来。"横有多长"体现了视野开阔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博览群书。在当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不仅通读了大量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有一段关于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读书学习的描述让人动容:习近平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晚饭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由于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每天都要看书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可以升华思想、净化灵魂、振奋精神。学习是求新求变的起点,是一切  相似文献   

9.
5月21日,小满,陕北黄土高原迎来一场细雨,涤荡着微尘,孕育着希望.酒泉市的市县两级55名组工干部,怀揣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憧憬向往和对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无限敬仰,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开展“记住我们的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赠授“政治生日”贺卡、感言交流、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梁家河村一幕幕真实生动的场景,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让组工干部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到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思想一次次得到洗礼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4)
正1950年10月,46岁的任弼时英年早逝。作为战争年代与其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贺龙悲痛万分!他含泪撰文悼念:"我和弼时同志开始见面并成为亲密的战友,是在人民解放斗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即一九三四年十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那是怎样一段艰苦的岁月呢?贺龙回顾道:当时蒋介石以优势兵  相似文献   

11.
艰苦岁月1 1937年“七·七”事变时,我14 岁。小学6年毕业,也卷入到抗战的浪潮中来。八路军来到了我的家乡,成立了冀中军区,各县组织地方武装和抗日群众团体(工、农、青、妇、文)。我姐姐参加了冀中八路军22团,我也跟着去,人家嫌我小,说什么也不收。第二年10月,各村组织妇女救国会,我当上了村妇救会主任。不久,到县学习班受训一个月。在学习班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组织上派我到杨林区妇救会任宣传部长,10月份又调大吴村任妇救会主任。 当时的环境相当艰苦,日本鬼子占领了县城和铁道沿线的主要村…  相似文献   

12.
正"他的心总是和我们老百姓在一起",这是梁家河人民对习近平的评价。捧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巨大的人格魅力、崇高的为民情怀,让人感慨不已。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有正面的回答,也有反面的求证,但结果不论怎样,习近平的知青岁月再一次昭示:共产党人就是应该成为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人。岁月洗尽铅华,洗不去人们  相似文献   

13.
正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总书记青年时期经历的点点滴滴,有一种跨越历史、直击人心的触动与震撼。《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土地深深的情感,对人民真挚朴实的感情,坚定的理想信念,对自我严格的要求,对社会的责任,在历练和成长中形成的人格魅力、意志品质和精神境界令人感佩。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智慧、仁德与勇敢。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真正的仁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紧紧围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学这一根本任务,依托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光荣历史和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两笔宝贵资源,把革命旧址旧居变成开展党性教育的好课堂,把梁家河变成跟随党的领袖足迹寻找共产党员初心的新学校,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现场体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在培训中来一次集体的思想看齐、行为对标,促进学员进一步筑牢了"四个意识"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一幕让人难忘:在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和道德模范时,习近平总书记挪开椅子、拉着站在后面的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边。网友对此点赞如潮。这一举动让人感慨。我不由得想起了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一句话:"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岁月洗尽铅华,洗不去人们深藏内心的记忆。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帮七旬老人拉架子车,给乞讨老汉送去  相似文献   

16.
<正>5月,我们来到察尔汗盐湖,美丽的盐湖在蓝天下焕发着生机。很难想象在1958年7月15日,15名工人和4名干部在察尔汗盐湖支起了一顶"马脊梁"帐篷,迈出了我国钾肥生产的第一步。1958年,22岁的张连吉第一次踏进察尔汗盐湖,开启了他在盐湖奋斗的艰苦岁月。当时,张连吉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一起,坐着汽车从西宁出发来到察尔汗,几百公里的路程,汽车整整颠簸了七天。到了察尔汗后,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在正定》作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续篇,是一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执政风范、追寻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源头的优秀读本。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对正定"知之深、爱之切",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深入调研,谋划  相似文献   

18.
刘杰 《党课参考》2024,(2):127-128
<正>作为一名在重庆工作的河北人,两年的驻村“墩苗”经历深深地锤炼了我、教育了我、滋养了我。在这期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给予了我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我反复翻看这本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初到异地、语言隔阂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工作的纪实作品,由衷地被他坚韧的品质折服。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经问世,即在甘肃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一股学习的热潮在陇原城乡迅速兴起.甘肃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林铎明确要求以省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发文,并在市州调研期间亲自审改签发学习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党政机关到高等院校,从工厂到农村,从军营到商场,所到之处,我们深深感受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浓浓氛围.  相似文献   

20.
北京台有档周播节目叫《七日》,其广告词这么说:"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我也做电视媒体,按同行眼光,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既行云流水勾勒了百姓过日子,又将岁月和节目划了等号,自恋了一把。可我老觉哪儿不对,似乎某根神经被偷咬了一口,后恍然大悟:它在光阴上的计量单位——"七日"刺疼了我,它等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