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数据,探讨班级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教育期望随班级平均教育期望的升高而提高;在社会比较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教育期望随班级平均学业成绩的升高而降低;同辈群体能力构成的异质性水平对青少年教育期望具有正向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学业成绩会调节相关影响因素的强度;学生成绩越好,受遵从效应的正影响越大;成绩越差,受比较效应的负影响越大,受异质性水平的正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9)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班级管理、学校教育的引导者、管理者、建设者。中职学校班主任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是我国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其自身成长、学生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必要性。通过对专业化内涵介绍,研究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介绍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所需的素养,以期对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苏洁  张元 《学理论》2012,(24):196-197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对新生入学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视。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班级作为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组建起来的组织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单位[1]。学校任何的学生工作都要通过它来实现目标。主要从高校班级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班级作用的途径、更好发挥班级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作用的几点建议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陈慧英 《学理论》2013,(23):336-337
班级目标管理是学校目标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建立优良学风班级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班级目标管理,是贯彻落实目标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目前班级目标管理存在不足,应从班级目标设置、班级目标实施和班级目标评估三个阶段加强管理,从而提高目标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及班级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委派到学生班级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专职人员。通过以班级建设工作、强化宿舍管理、提高专业技能等方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进行了分析,以利于指导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从亲子互动类型角度,使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样本框探讨了基础教育阶段7年级和9年级学生教育期望影响因素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传统型亲子互动仅在全国样本中影响显著,在上海样本框和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的县地区样本框中不显著,消费型亲子互动在所有样本框中均不存在显著影响;以家庭藏书量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教育期望影响显著,在不同样本框之间不存在异质性;以教师本科比为代表的学校资源变量对学生教育期望影响显著,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分布差异度高的地区,影响最为显著。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及家庭亲子关系政策的完善需要考虑地区的异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田晓刚 《学理论》2014,(8):260-261
高校班级干部是班级中比较活跃的群体,这个群体不仅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得力助手,而且是学校、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高校班级干部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质量以及班级自身的管理质量,最终使不同班级形成风格迥异的班容班貌。高校应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使用好班级干部,以此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和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们学校涌现出许多先进的班级集体。总结这些先进班级的经验,使我们发现,在大学中,班级集体对学生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对集体成员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为了科学地培养人才,探讨大学德育教育的规律,寻求大学班级集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因素,本文试图对大学班级集体进行一下粗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家庭与学校因素。结果显示,家庭层面因素中,富裕的家庭环境和热切的教育期望能够有效地促进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向上提升。添加学校因素后,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再显著。这充分说明公立学校为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进步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持,弥补了家庭背景的劣势。但教育期望依然显著,显示了父母教育期望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强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活动效果如何,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认识评价如何,这些活动对学生影响程度如何,哪些活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影响较大,哪些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较重要,以及如何  相似文献   

11.
周爱萍 《学理论》2011,(2):304-305,326
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只有建设好和谐的班集体,才会有和谐的校园。而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凝聚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应要求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信任的心理环境,如出现心理沟通障碍,学生可能产生严重的对抗心理和厌学情绪,从而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出现障碍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班主任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方法与途径,使班主任更好地完成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5)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但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思政课教师素质和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上存在注重学校安排、忽视学生需要,重视集体行动、忽视个体活动,重视实践形式、忽视实质效果等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对此开展研究,对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班级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而班级文化则是这一微观环境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应从人员、制度、活动、班风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期望是预测教育成就的稳定性指标。以往研究主要以青少年的大学期望作为研究目标,对大学生的读研期望缺乏关注。在经典教育期望研究理论基础上,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读研期望的影响以及高校特征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出身于优势家庭的大学生的读研期望更高(尤其是出国读研的期望),相比于普通高校学生,985/211高校学生(或高校排名越靠前的学生)的读研期望更强。高校特征存在中介效应,这部分解释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读研期望的影响。读研期望的背景差异或许成为家庭优势地位代际传递的隐藏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疾患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进 《青年研究》2004,10(12):36-41
本研究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从边际人格、人际交往、家庭因素和学校制度因素四个维度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个体边际人格的特征、人际交往的危机、代际期望的差异以及学校制度的偏离对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磊 《学理论》2010,(10):202-203
班集体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习活动的成败、智商和情商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起着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优质、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小君 《学理论》2009,(10):172-172,174
大学班级作为大学生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和组织载体。而班级文化,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以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教育、导向、制约、激励、熏陶等教育作用。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班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也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相契合。本文首先对“班级文化”进行概念澄清;接着阐明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重点阐述了加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四个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孔好为 《学理论》2010,(15):210-210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付出,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欲望和情感有直接影响。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国家、学校的培养目标,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学生,确立积极合适的期望,并将其灵活持久地传递给学生,将教师期望效应创造性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整体管理工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班主任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则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师先做人,育人先正己。"对于每一位班主任来说,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0.
剖析入党动机加强党性教育——高职大学生入党动机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小安 《学理论》2009,(23):121-124
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大学生是知识和活力的象征。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影响以及学校的教育等方面因素,在部分学生中存在一些不成熟、片面或错误的入党动机,影响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质量。要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切实抓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