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内涵方面说,儒家和谐观注重不同因素之间良性的交互感通,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从而使事物整体健康发展;从价值基础说,儒家和谐思想立足于生命的体认与感通,认为人要通过对自我生命本质的体认,感通了悟天地万物、社会人生的生命本质,使个体生命积极地融入到群体生命、宇宙生命之中,展开的基本思路是由己及人,由内到外,从自身和谐做起,再推衍到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天地的和谐;从现代价值来说,源远流长的儒家和谐思想对当今世界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道德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基础,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应当根据实现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要求强化和谐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必须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的道德价值观,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出发加强和谐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3.
儒家和谐治理观对历史中国和现代东亚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可以为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着理论与制度不同构、制度资源太少的根本性缺陷,不能作为解决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的现成方案。欲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必须重构现代治理观,走出重“政治人”建设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误区,开辟一条靠制度执政、靠制度治国的新路。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其中又以党和政府的制度改革为重点。对战略策略作出理性化的选择,则是制度变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而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所以构建和谐个人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从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人手,探讨个人怎样在儒家和谐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四个层次的和谐关系,从而最终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个人。  相似文献   

5.
仁、义、礼、知、信、恕等思想构成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仁与义、礼、知、信、恕一起维系着社会的安宁与和谐。信是和谐的凝聚力,恕是和谐的人际基础,礼是和谐的行为规范,知是和谐的伦理保证,义是和谐的价值标准。孔子学说从根本上是要求人们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是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效率公平观、民主法治观、精神文明观、社会稳定观构成了邓小平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道家法律思想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无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在老庄思想中,减少干预、减轻剥削、法律宽和、司法公正及顺应自然等均表达了“无为”的含义,也都体现了某种和谐精神。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均强调只有法治才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的基本途径。他们对法治作用的重视,特别是他们强调实施法治要求君主与各级官员必须带头守法、秉公执法、信赏必罚、司法严明、谨守公平原则,并要求严格治吏、循名责实,把官员守法与社会和谐密切结合,对我们通过法治手段建设和谐社会都有参考价值。道家、法家与儒家一样,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均是高度和谐的社会,只是他们为和谐社会的实现而设计的途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法治精神为指导,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依法行政,推动中国法治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和和谐思想制度文化。本文拟从中国如何实现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理想的核心要素的追问出发,探讨社会和谐的灵魂——现代法治精神与和谐思想的共生关系,从而凸现弘扬现代法治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人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进入现代时期的一个重要主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给予的时代任务。人的现代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在历史进程、理想目标和基本内容三个方面具有内在统一性。构建和谐社会也从增强社会创造力、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等方面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老子哲学蕴含着深刻的自然主义和谐精神.从建构理路看,老子首先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范畴的和谐宇宙观,然后把"道"昭示的"无为-自然"理念作为方法论审视人类社会,揭示了文明时代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违背无为、自然之道,构想了充满自然色彩的和谐社会图景,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在于"以道莅天下",从而形成了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和本质特征的社会和谐观.老子和谐观中一些智慧深邃的思想主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乏启示.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和睦相处、共生共荣的关系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以协调、平衡、稳定的方式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睦相处、共生共荣。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在国际上的自然延伸,而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和谐社会构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和系统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一是发展,二是公正。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一部在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儒家经典,它系统地阐述了儒家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展现了古人对实现和谐有序社会的向往。时至今日,《大学》中"修、齐、治、平"的社会治理思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中"修身"为治乱之本的思想启示我们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是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起点;"齐家"为治国之基的思想启示我们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紧密相连;"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启示我们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矩之道"的运用,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离不开正确的用人准则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无论是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人际和谐的儒家,还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家,都有明确的和谐思想。但他们所阐释的达到和谐目标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却截然不同,由此也使他们的和谐观表现出迥然相异的特征。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我们需要树立和谐的价值观念,而和谐社会的发展既需要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诚信和关爱。先秦儒道和谐思想对当今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的解决给予了可供借鉴的宝贵见解。在当今和谐的社会氛围内,儒道和谐思想的互补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基本内涵,集中反映了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构建和谐枉会的过程中,要借鉴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弘扬儒家“和为贵”思想,与社会和谐相处;弘扬儒家的“以人为本”理念,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弘扬儒家“诚信理念”,做守信重诚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文化资源,其中尤以和谐人格思想重视由人的内心和谐而外化出现实生活的和谐,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和谐人格养成的重要文化资源。儒家君子人格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命价值指向于丰满的精神文化维度。君子人格有丰富内涵,但其核心是仁、智、勇三种基本美德。在现代情境下,将儒家君子人格进行转化和重新阐述,是当代青少年人格养成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和道家有着极其丰富的和谐观念。和合文化与传统的和谐观为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有力保障,我国现阶段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应将法治作为基本的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儒家主张通过修身以达到个人身心和谐,通过对于“礼”的维护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天人舍一”为总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大同社会”作为自己最高的政治理想。儒家文化中的和谐内容对于我们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值得借鉴的积极内容,同时也有因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消极影响。先秦时期是儒家文化的产生和重要发展时期,本文试图探寻先秦时期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并简要加以评析,从而进一步探究先秦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传统注重伦理道德,擅长系统思维,包含丰富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万物的生态和谐;修、齐、治、平的社会和谐;人与他人的人际和谐以及个人修为的身心和谐等。它不仅提出了“何种和谐”的问题,而且还在方法论上阐明了“何以和谐”的问题。反思儒家文化传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传统和谐观与法治的内在冲突为分析理路、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在借鉴中国传统和谐观"形"的基础上,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具体场景,展现和谐社会思想具有一种时代特色的新内涵,其中主要是其涵摄民主法治的内在诉求,从而为把握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的理论认识提供基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