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就是指它的无条件性“的论点,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材中的重要观点。在多数教材中是这样论述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斗争性的绝对性就是指它的无条件性”等等。我认为,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这一观点不能成立。 第一,没有具体事物的存在,就没有矛盾斗争性,客观事物的存在是矛盾斗争性存在的先决条件。矛盾是事物的矛盾,矛盾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没有事物就没有矛盾,也就谈不到对立与统一。因此,作为矛盾斗争性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李婷 《学理论》2014,(8):10-12
在马克思创建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一方面自觉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另一方面又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及其实践,都是对这一原理的成功运用和创造性突破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3.
论邓小平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同一性的科学把握赵甲明社会主义既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又是资本主义的替代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作为过渡性质的矛盾统一体,将存在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世界历史时代。而该矛盾统一体所具有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矛盾"、"斗争"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当时不能讲"竞争","中庸之道"受到批判。在今天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有必要对竞争与协调、矛盾与平衡、偏激与中庸等关系重新研究、重新认识。建国50多年来,关于竞争理论的研究可分为五个阶段;"竞争"有必要重新下定义;竞争具有两面性。竞争与协调是对立统一关系;协调在竞争中有积极的作用。"中庸"是一种思想,既无贬义,又无褒义;协调的思想根源在于中庸之道;领导者应从中庸思想中得到启迪;"矛盾",可以表达为逻辑概念和哲学概念。过去,矛盾理论被泛化、被曲解、被政治化;矛盾诸方面的斗争性被绝对化,而同一性被淡化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同时存在,巧妙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时代要求协调和"双赢";中国需要协调和"双赢";领导者在协调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其深入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其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详尽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辨证关系。充分阐发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强调要克服教条主义。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其自身亦有些与现实需要不适应的地方。如没能正确理解矛盾的同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夸大了斗争性的作用,埋下了斗争哲学的伏笔;对于级斗争有不恰当认识,夸大了其存在范围等。  相似文献   

6.
追溯人与自然既同一又斗争的矛盾关系,人们真实地发现: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过多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性.本文从系统维度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系统的内在机理加以剖析,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伦理和谐精神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中国传统伦理和谐文化的开拓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要正确认识五个辩证关系:文化主导性与多样性关系、文化继承性与创新性关系、文化斗争性与统一性关系、中国传统伦理与西方伦理关系、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洪波 《理论导刊》2004,(8):60-6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出现了新形式和新特点。两者矛盾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上升,矛盾斗争性也具有新的历史形式。在这种新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应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快速发展自己,坚持国家民族利益是最高行动准则的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沉着应对来自资本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4)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对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不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忽视经济的发展。因为良好的环境只有在适宜的经济条件下才能达到,而且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斗争性,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矛盾的斗争性绝对、同一性相对,是我们坚持了几十年也争论了几十年的观点。去年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仍在坚持这个观点。笔者认为,这个有关唯物辩证法根本思想的观点至今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