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存在法律条文漏洞、违反回避的责任制度不完善、违反回避的程序性后果的制度缺失等问题,从而在客观上阻碍了回避制度的功能发挥。我国应当从完善人民陪审员法律责任、发挥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性功能、健全相应法律制度等方面来完善民事诉讼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存在回避情形的规定太笼统,以致存在着在实践中不便操作、回避主体的范围太窄、回避决定权设备得不科学、回避救济程序规定不合理、违反回避制度的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提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民事调解制度虽然存在于民事诉讼过程中,但属于非讼程序。私权自治、审判效益和司法文明的要求,促使民事诉讼契约化。民事调解协议本质上是一种诉讼契约,法院承担公证的角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民事调解程序:单独设置调解机构和调解主持法官;合理设置调解员选任程序、回避程序和参加庭审程序;采用签字生效制度;合理界定达成调解协议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不同,其鉴定制度也不相同.鉴定结论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之一,但该法未对鉴定制度做出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鉴定制度做了具体规定,但我国的鉴定制度尚存在不完善之处,应从鉴定人个人负责制、对鉴定结论的质证和认证、鉴定人的法律责任体系、鉴定人出庭、鉴定人资格认定和登记注册的名册、鉴定人回避六个方面完善我国的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一项解决与犯罪行为相关联的民事责任的诉讼制度。因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审判实践中往往出现诉讼主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原则、赔偿范围、赔偿标准、法律适用及其原则等方面的问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坚持最大限度补偿被害人原则、适当考虑被告人赔偿能力原则、追究共同致害人以切实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原则和先刑后民原则,从保护被害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的确立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关于这一制度的运用还存在争议,有人建议采用类似民法中的使用方法,将其规定在总则中,也有人支持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法律价值贯彻到具体制度中。笔者赞成后一种观点,并在起诉、回避、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等具体制度中细化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的确立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关于这一制度的运用还存在争议,有人建议采用类似民法中的使用方法,将其规定在总则中,也有人支持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法律价值贯彻到具体制度中.笔者赞成后一种观点,并在起诉、回避、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等具体制度中细化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制度价值上值得推崇,诉讼经济、程序便捷、审判集中的优越性是独立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所难以比拟的,但现行立法规定过于简单笼统,造成司法实践中遭遇困惑,形成立法理念与执法现实之间的差距。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对于该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进与完善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程序制度,对确保裁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意义重大。我国目前实行的两审终审制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已凸现出许多与现实不符的弊端。通过分析审级制度及文化背景,得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重构建议,即以二审终审为原则,有条件的一审终审和三审终审为补充的多元化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执法上尚属空缺。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完善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 并加强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意识。对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阶段、部门和程序,以及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要注意界定  相似文献   

11.
迟延裁判直接贬损法院的社会形象,进而影响司法公信力。民事诉讼审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法院迟延裁判问题。由于审限制度以司法行政化为作用机制,忽视了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催生出各种规避措施以及牺牲当事人程序权利的异化现象。只有以符合民事诉讼客观规律的迟延裁判应对措施逐步替代民事诉讼审限制度,在民事诉讼框架内为当事人开启有效的程序权利保障途径,并针对迟延裁判可能产生的实体损害提供有效补偿机制,才可能妥善并根本上解决迟延裁判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行为对民事诉讼的影响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为,会对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认定和民事权利义务的具体分配产生实质性影响,而民事案件的审理又有赖于该行为对特定法律事实的认定,因此行政机关的行为就成为民事诉讼不可回避的先决事项。正确认识行政行为,了解其对民事诉讼的影响,最终提出正确的实体处理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已久,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也很多。我国应完善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因刑事案件犯罪严重程度不同适用不同的审判程序;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修改其与民事法律相冲突以及法律原则相悖的部分;规定允许被害人在特殊情形下可以不必须进行刑事诉讼,或不待刑事案件审结先行提起民事诉讼,改变“刑事优先”的传统模式以平行诉讼来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及严格控制死刑适用的背景下,人民法院依法对死刑案件中的民事赔偿问题开展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现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调解仅在审判阶段实施、法官占绝对主导地位以及调解协议约束力弱等问题。为此,应对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作相应改造,将法院的调解工作延伸到侦查、起诉阶段,建立调解申请机制,建立委托调解或协助调解制度,明确调解协议在法律上的性质及效力范围。  相似文献   

15.
完善刑事损害赔偿制度对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以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为出发点改革我国刑事损害赔偿制度,实体规范上应当适用民事实体法的相关规定,同时在刑法中确立损害赔偿和量刑、缓刑、减刑、假释相结合的制度;程序规范方面,取消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可以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6.
汉代"以农为本"的民本思想使其法律关注民生。甘肃出土的大量汉简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两汉时期的民事诉讼机关、民事诉讼审级、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以及作为审判依据的爰、传爰书制度。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中检察职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中检察职能的比较研究胡卫列行政诉讼是与刑事、民事诉讼相并列的三大诉讼之一。但是,与刑事、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还是一项十分年轻的法律制度,而且它与国家的权力结构形式,司法传统、制度等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不同国家的行政诉讼制度差别很大。与此相...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先定后审”、拖延诉讼等现象,在民事诉讼实务界,出现了许多新观点,如:“弱化庭审前准备工作,强化开庭审理”、“推行一步到庭”、“起诉状一本主义”等。审理前准备程序有无存在价值?如有,应如何重构?这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受不同的诉讼价值观的影响,其实质涉及民事诉讼目的是追求诉讼效益,抑或是诉讼公正;是追求实体公正,抑或是追求程序公正。一美国及日本居前程序简介美国的民事诉讼采典型的当事人主义模式。其民事诉讼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诉答程序(Pleading)、证据开示…  相似文献   

19.
由妨害公务罪的刑事立法及其所对应的前提法所决定,妨害公务罪的对象并非学界通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抑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而是依法进行的国家公务活动或者国家公务活动的辅助延伸。司法实践中对于公务活动适法性的判断,应与行政法的机能及其规定保持一致,只要依照法定程序表明公务身份,且在该身份所具有的一般权限范围内进行的公务活动,即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现行指定管辖等管辖变更制度与回避制度的并行不悖,足以确保妨害公务案件诉讼程序适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因而侦查整体回避等整体回避的概念和制度,实无引入我国的必要。至于遭受妨害公务行为侵害的公务活动的执行者,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司法人员主持下进行刑事和解,则视案件性质是否发生转化而定。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尚未确立答辩失权制度,而现行的答辩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建立答辩失权制度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合理限制,有利于落实诉讼平等原则、避免举证混乱、提高诉讼效益.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国外答辩失权制度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该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同时也应注意保护被告在谊一制度中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