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严复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试图通过严复选译的《天演论》来探析其文化倾向、文化态度与目的、文化创造力以及《天演论》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严复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奢俭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国弱民穷的近代中国的严复,从东西方对奢俭不同态度的比较中揭露了中国传统黜奢崇俭观的保守性.在对中国传统"黜奢崇俭"伦理观和中国近代"黜俭崇奢"思潮的反思与批判中,严复提出了全新的奢俭观.严复的奢俭观不但在近代社会具有重要启蒙作用,在当代中国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10),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过深刻的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经典著作时,指出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今天,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围绕"义利"关系的争论展开的。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的基本问题之一。处于国弱民穷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为探求中国富强之路,对传统义利观的偏弊进行深刻反思。严复借用西方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对传统义利观进行改铸,提出了"两相为利"、"义利合"的思想。严复倡导的"开明自营"指引了义利观新转向,严复义利观的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纪念严复《天演论》刊行一百周年沈苏儒著《论信、达、雅》即将出版中国近代层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夏(1854-1921)是向中国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第一人,对中国近代文化界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他在第一部译作《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  相似文献   

6.
郑伟  李玓 《传承》2014,(9):123-125
晚清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救亡与变革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严复曾长期留学英国,对西方的宪政思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的宪政观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进化论、天演世界观、自由与民主三个层面审视严复的渐进主义宪政观,有助于进一步阐述其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界近百年来,对世界近现代民主思想谱系的了解,大体是一条线:从卢梭→罗伯斯庇尔→马克思→列宁。1990年代王元化重估卢梭《社会契约论》,不仅痛感《社会契约论》所无限弘扬的"公意"神话,在世界史上激化了1793年及1917年大革命的负效应,而且确认,1966年前后大陆所横行的极左思潮,其根子亦刻有卢梭"公意"的胎记。这客观上提醒后学,还应有另外一条与中国的连线:从洛克→密尔→严复→张奚若→顾准→朱学勤→王元化。这就是说,王元化重估《社会契约论》对中国思想的意义,拟不低于密尔在1859年撰《论自由》,严复在1903年译《群己权界论》。如果说密尔是从罗伯斯庇尔的血案中抢救出曾被卢梭"公意"所吞噬的个体人权意识,那么,王元化则是把严复所珍重的密尔的那份正义的睿智,重新转赠给他的祖国。思想史,务必历经一个个弘毅担当的人格中介,才得以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容忽视的界碑。基于对论争中"革命主体"和"革命对象"的不同诠释,论争双方为中国指出了截然相反的"革命进路",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然而,囿于历史和主体的阶段性,社会主义之争仍存在诸多"被遮蔽"之处,由此引发了国人的探索和争鸣,在此基础上,《国家与革命》柯译本的问世实乃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从互文性视域看,"社会主义"之争是《国家与革命》柯译本"着陆"的"前提",相应地,《国家与革命》柯译本亦因应和再造了这一"前提",从而实现了国人在观念上、心灵上、学理上的"解放",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国家与革命》柯译本的问世标志着五四时期社会主义之争的终结。  相似文献   

9.
目前,《三字经》有多种英文译本,大多是由外国学者完成的,其中,翟理斯的译本被认为是诸多译本中最成功的一部。但以我们现在的评价标准来看,该译本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三字经》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主要文化的源头之一,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然离不开对该作品的研究。本研究选取了翟理斯和王宝童的两种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对两种异质文化进行转化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在两种基本翻译策略中做出选择,即归化和异化。为了探究如何更好地在《三字经》的英译中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我们以奈达的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对《三字经》译本中所体现的异化及归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的翻译策略对源语文化的传达及实现对等的影响也作了探讨。同时,本研究也对译者的翻译目的做出简要评价;指出译文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求为汉语典籍英译提供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0.
张鼎良 《前沿》2011,(14):23-26
欧洲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学科的复兴,实质上是借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之名,宣扬启蒙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导致了一场对整个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君主论》是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学经典著作,是近代政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它采取新的研究方法,从新的视角研究政治学,奠定了近代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了近代政治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社会批判意识较为显著的一部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侵蚀。本文选取伊文。金的译本RickshawBoy进行分析。该译本产生于不同于当时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时代背景之下,其结局的改写尤其引人注目。从翻译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该译本中出现这样的改写现象源自一定的语篇意图。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会体现作者的语篇意图,也会体现不同译者的语篇意图。本文通过运用语篇意图的理论来分析这个英译本中结尾的改写现象。  相似文献   

12.
韦嘉  谢喜梅 《传承》2009,(18):130-131
在广西彩调曲、歌舞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彩色电影故事片《刘三姐》及其音乐歌曲,在故事主题及其叙事手段上有效地应用了"缝合"和"间离"手法,使得影片在内容上、音乐上都呈现出了"新鲜性"和"陌生化"的民族特性,同时又贴近时代社会主流文化,表现出时代性,而且把民族性和时代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对《刘三姐》文化的开发,要以电影《刘三姐》为榜样,做到"文化自觉",做到民族性与时代性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毕耕  马岚 《学习与实践》2015,(3):129-134
在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把《新青年》作为宣传平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有力促进了中国思想启蒙、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的启蒙思想一直都认为是民主与科学,但实际上其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探讨青年文化、东西文明、反孔非儒、文学革命、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多方面。《新青年》以思想启蒙为旨归,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论、批判,宣传启蒙思想及民主、科学的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启蒙主题,呈现出"多元变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千古大变局》是一部厚重的文化历史散文集,引人入胜,让人无法释卷。在晚清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作者选取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等枢轴式的人物,分11个篇章对他们的生命与精神历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兼及林则徐、魏源、郭嵩焘等众说纷纭的人物,在人物写意、文化泼墨与历史钩沉中,对近代中国历史展开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月8日,是我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先生诞辰160周年。早在1908年8月,严复应邀第四次来天津供职时,就曾发出"吾系卅年老天津"的感慨。严复执教北洋水师学堂二十载,其熠熠生辉、闪烁着思想光芒的译作《天演论》完成于天津。经文史专家考证,"天津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大狮子胡同大甡字号后严公馆",是严复先生多年生活的旧居。200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在整修古文化街时,特在故居旧址旁辟"天演广场"、铸严复铜坐像一尊,身后是《天演论》节选的背景墙。与此同时,在天津博物馆、天津军事交通学院(内设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纪念馆及"严复园")、塘沽区世纪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有多种英文译本,不同的译者对书中地名、人名以及绰号的处理差异很大。通过比较沙博理和杰克逊的译本发现,两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人名、地名的翻译存在着一些问题;绰号的翻译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译,造成译文的变形,其原因在于译者对原文和中国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5,(24)
<正>2015年10月18日至28日,为缅怀近代历史上包括梁启超、胡适、严复、于右任、连横、蔡元培、章太炎、鲁迅周作人周建人周氏三兄弟、黄侃、弘一法师、林风眠、林徽因等55名品格独立、风骨卓然的文化学人,"《百年梦想先生长歌》——中国近现代文化学人图文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此展曾于2014年12月中旬在台  相似文献   

18.
<正>电影《功夫熊猫2》以续集的形式再度"光临",照样又引起了关注电影的和不关注电影的人们的热议。关注的焦点,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文艺手段中的传播与应用问题。面对观众对《功夫熊猫》的不少叫好,  相似文献   

19.
王灿 《长江论坛》2013,(1):70-76
《心相编》是中国古代后期"人论"的代表作,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无人研究。《心相编》探讨的是"心"——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与"相"——人的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具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伦理文化和实用理性主义色彩。《心相编》的纯熟内容与精致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这本与相术迷信有本质区别的书却被奉为"相术"宝典,这是历史的吊诡和文化的悖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质和处于这一文化氛围浸润中人们的深层心理。  相似文献   

20.
新劳资时代     
蒋卫武  秦海霞 《小康》2007,(9):62-65
二十多年前,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工人的福利、工资全有统一标准划分,人人都能享有"单位人"的安全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促使私营企业的繁荣、外资企业的进入,国有企业也一再改制,这时无忧无虑的单位人开始游向社会,成为不带"救生圈"的社会人。相应的《劳动法》也于1994年出台。12年过去了,职工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大量演化为合同关系,而现行劳动法与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不再适应,劳动争议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带给了劳动者意外的惊喜:单位迟迟不给签劳动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炒老板鱿鱼可以不再赔违约金:签约两次之后再续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超过一年不签约的,自动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标志着一个新的劳资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