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成都市2004年度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统计,在采用十字交叉方法对垃圾成分中各易降解组分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降解机理,与此同时利用其主要的降解反应及质量守衡,建立了相应的计量公式,对各降解阶段产物生成量做了定量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分析量化公式能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过程中渗虑液及填埋气体的产生量计算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使垃圾的产生量呈爆炸式增长,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了空前挑战。同时,相当一部分城市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对城市垃圾基本上不做处理,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地下水和地面水域的污染,严重威胁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而垃圾处理率仅为50%左右,真正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的处理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学界就垃圾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当前,我国对垃圾及其治理的研究主要聚焦垃圾的概念界定、垃圾带来的影响、垃圾的分类以及垃圾治理实践等方面。今后关于垃圾的研究,应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垃圾治理模式;持续推动多学科、跨学科的互补合作研究;采取更为新颖的视角拓展垃圾研究,从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广州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概况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人口增加使得垃圾产量正逐年上升,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四大环境问题。2011年4月1日,广州开始执行国内首部垃圾分类条例《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生活垃圾要怎么分才算环保,如何引导市民进行分类,力争分类率达标等,一时成为民间热议的话题。早在民国,广州环卫事业便走在全国前头,设有卫生局管理城市垃圾,并根据每个商户、家庭使用的垃圾桶数量来收取清洁费。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垃圾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人类在长期治理生活垃圾的过程中,对垃圾的认识不断改变,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垃圾管理经验,并通过立法来规范生活垃圾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民众如何参与生活垃圾管理,通过了解国外民众的先进做法,可以为我国民众参与生活垃圾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平谷区是北京市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境内山区、半山区占七分之四,平原占七分之三。农村垃圾成分主要以灰渣、厨余为主。2008年起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到2010年已实现农村垃圾分类乡镇全覆盖,实现全区生活无害化处理率100%。其中熊儿寨乡效果尤为显著,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以镇包村、党员包户的形式,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挂历、宣传电话簿,1户设置3个不同颜色与材质的垃圾筒,发放垃圾分类袋,每100户安排1个保洁员等措施,制定并实施每月公示并广播各户垃圾分类情况、保洁员工资与分类成果挂钩、乡镇干部提拔与垃圾分类成效挂钩等制度,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在95%以上、垃圾资源化率达93%以上。这些成绩都表明了平谷区要打造生态绿谷的决心,也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了一个表率。  相似文献   

7.
从2009年到2011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连续三年保持下降态势,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达标率达到45%,覆盖18个区县。2012年,全市新增的600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有137个试点小区完成了系统建设。而从2010年春天开始的"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正如春风一样,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意识吹遍了京城,吹进了人心。有一组数据记录下了"周四垃圾减量日"的足迹,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开展宣传活动100多场,2012年1月至9月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13场,各区县开展活动80余场;  相似文献   

8.
今哲 《今日浙江》2014,(10):52-53
正一个城市垃圾多寡,往往与国民环保意识和处理垃圾的技术息息相关。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稀缺,社会各界对垃圾回收利用十分重视,形成了一套良好的垃圾回收再利用机制。从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到垃圾的初步分类处理,最后到终端处理工厂变废为宝,完整的社会链条运转有条不紊。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十分严格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日本全国每  相似文献   

9.
李远 《北京观察》2019,(7):34-34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在上海,当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舆论称迎来了垃圾分类'史上最严'时期。在北京,垃圾分类立法也提上了日程,新法将不光对单位,也将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从全国来看,已有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业内专家、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李宇军,不等记者提问,她主动地向记者谈到了今年春天北京市正在开展的"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这表明北京市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已经从注重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向旨在提高资源化率,实现垃圾减量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非居民区垃圾分类收集试验,结合分类回收和收运等相关信息调查,综合分析研究了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式,为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进行分析,作者提出只有将垃圾产业市场化,才能根本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汽车垃圾是城市重要的污染物。文章综合介绍了国外汽车垃圾资源化途径,提出了对我国汽车垃圾再循环利用的建议,以达到汽车垃圾污染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为个案研究,揭示传统的垃圾管理思想和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和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建立循环经济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型的核心理念,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转变,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和实现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和思路的转变,管理手段和方式的转变,从而妥善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  相似文献   

15.
袁记平  洪长安 《桂海论丛》2013,29(5):125-129
"垃圾下乡"在城镇化过程中是一个先结构的选择。通过政府间的共谋,将农村土地变成了城市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公地。这种行为侵占了农村土地,损害了土地的耕种环境。在此过程中,受益圈与受害圈的分离,受益圈行为的分散性与效果的累积性,受害圈抗争的无力性使得农村土地在面对城市"垃圾下乡"中得不到相应的保护。改变这种状况取决于受害圈的抗争,技术的支撑及政策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垃圾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铲除文化垃圾、净化成长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文化垃圾的产生和危害,提出了铲除文化垃圾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某高校校园垃圾分布为调查个案,通过观察校园学生的乱扔垃圾行为,以及是否对乱扔垃圾行为进行制止的日常现象,从垃圾桶的空间分布与行动者的环境行为、扔垃圾现象与行动者的环境意识这两方面探讨大学生环境意识,并用“破窗理论”来透视大学生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8.
试析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我国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将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变成视其为资源化的概念并采用市场经济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开发与利用 ,提出了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废弃物 (垃圾 )的系统性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医疗垃圾集中焚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危险废物焚烧炉概况及沈阳市医疗垃圾焚烧技术。提出了关于医疗垃圾集中式焚烧炉建设的 10个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