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8月6日,毛里塔尼亚参谋部负责人阿卜杜勒-阿齐兹以"挽救国家的民主进程"为由,成功发动了军事政变.这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毛塔军政传统的延续,也是国民思变情绪的释放,体现了决策人物在其中的个人影响力,显示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变异形式.它也表明非洲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渐进性,并将对毛塔未来的政局走向和非洲民主化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政治主体对民主模式有不同的选择。"第三波民主化"以来,拉美左翼成为民主政治的拥护者和实践者。20世纪末拉美地区政治格局"左转"对拉美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拉美左翼执政后进行了有效的民主治理,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政权和政党更迭中,也基本遵守选举民主的竞争原则,使民主政治经受了考验。激进左翼的民主观强调民众赋权和参与,在执政后大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将参与制民主作为政治变革的根本目标,试图构建以参与制为主的新型民主模式,积极推进参与制民主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主政治的包容性。但是,激进左翼政权加强总统个人集权的行为和强硬的执政风格,弱化了代议制机构的横向问责制,加剧了政治极化,弱化了政治多元性,使得激进左翼的政治民主发展颇受诟病。温和左翼在理念和实践上都没有突破代议制民主的窠臼,使得代议制民主政治得以稳定发展。拉美左翼深化和完善民主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1983年,在经济衰退的猛烈袭击下,智利政局急剧动荡。智利军政权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的风浪中度过了执政的第十个年头,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势。综观1983年智利政局,可以看到两个突出的特点:争取民主的群众斗争风起云涌,各种反政府势力组成了统一战线,给军人政权造成强大冲击;军政府的社会基础大大削弱,中产阶级以及部分大资产阶级与军政权离心离德,武装部队内部的分歧正在加深。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的民主进程在2012年经历了第三次自由选举的考验,"改朝换代"的局面有可能就此产生.也许,此次大选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正是革命制度党(PRI)的强势回归,该党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都执掌墨西哥政权,且已经成为威权主义的标志符号.革命制度党也似乎最有可能取代自2000年就开始执政的国家行动党(PAN),并且击败2006年几近胜选的民主革命党(PRD).不同于前两次总统选举的是,革命制度党现已在民调中遥遥领先,获得了自2009年以来最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1964年 4月巴西军人发动的政变成为此后拉美国家一连串军事政变的开端。六七十年代 ,中南美洲多数国家的文人政权相继被军政权所取代 ,军人统治成为 60年代至 80年代拉美政坛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一时期的拉美国家军人政权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以巴西、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为代表的保守的右翼军人政权 ,二是以秘鲁、厄瓜多尔和巴拿马等国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军政权。导致拉美国家该时期一系列军事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拉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带来的不是民主政治的进步而是军人独裁的产生 ?拉美国家的军政权为何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类…  相似文献   

6.
正义与发展党有浓厚的伊斯兰主义背景,且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就该党性质而论不属于伊斯兰主义政党.正发党执政以来奉行温和、务实的政策,以"民主保守党"自居,积极推进民主化进程,在宗教与世俗间寻求平衡,在不改变国家政权世俗性质的前提下,竭力维护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习俗,强调伊斯兰价值观的重要性.正发党主导下的民主模式对土耳其政治发展道路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宗教与世俗间的较量复杂多变又决定了这种民主模式内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0年来俄罗斯政治转轨为背景,结合俄罗斯政治转轨的进程,对民主问题进行了反思;描述了俄罗斯民主进程的潮起潮落,剖析了在民主问题上存在的种种误区.在对政治发展和政治衰退等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转轨国家必须正确处理民主、秩序和效率相互关系的问题.文章还对普京执政以来的政治整顿作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政治民主是“乌兹别克斯坦模式”的最终目标。乌独立以来所走的宪政道路有两个方向,即政治民主化和维护政权安全。2005年“安集延事件”以来,乌在保持政权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在发展政治机构和社会民主程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政治民主模式仍保留了总统集权、不容许反对派政党等特点。目前,卡里莫夫总统的政权安全依赖多元基础。未来乌兹别克斯坦政治改革将“小步”前进。  相似文献   

9.
中亚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是一个国家构建与政治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各国不仅要解决权力结构体系的"去苏联化"和本土化问题,还要处理民族国家构建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权的世俗化等诸多问题。独立与转型20余年来,中亚五国在三权分立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本国发展状况的权力结构体系和政治系统。但由于多数中亚总统制国家尚未经历正常的政权轮换,其宪政民主体制没有完成制度性巩固。因此,尽管这些国家的总统拥有无人撼动的政治威望,但伴随领导人步入"老人执政"时期,政治权力体系的结构性与制度性矛盾也日渐凸显,并有可能在后"老人执政"时期对政权稳定构成现实威胁。  相似文献   

10.
当六、七十年代军政权再度登上拉美政治舞台时,巴西军政权以其鲜明的特点引起广泛关注。而今巴西军政权经过二十一年统治后,已退出执政舞台,其整个发展过程已全部展现出来,为我们研究巴西军政权问题提供了条件。但是,这个问题十分复杂,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从几个侧面作一些粗浅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