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何加快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一直是理论界积极研究的课题.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基金是应对危机的直接反应,"10 3"模式和"清迈协议"是亚洲货币基金思想的具体实践,亚元则是东亚货币合作的最高理想,但目前正在展开的货币合作方案对危机援救的实际效果有限,且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因此,进一步完善清迈货币互换体制、建立区域内汇率稳定机制、发展亚洲债券市场和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等分阶段渐进模式是今后东亚货币合作的最好选择.作为地区性大国,中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进程并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前,东亚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议题,由东盟十国和中、日、韩三国组成的东亚"10 3"合作框架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南南型与南北型合作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型合作模式,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回顾,对合作各方,特别是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大国的作用和动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对"10 3"框架内的南南型和南北型合作的内容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洪 《当代亚太》2001,(9):28-32
政策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在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这种政策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政策性资金运用过于集中,造成产业结构畸型发展;资金运用效益不高,最终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东亚发展中国家政策金融形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发展我国政策金融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前日本经济衰退的态势、成因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日本经济正处在空前严重的周期性衰退之中.企业经营重陷困境、消费需求更加低迷、小泉改革紧缩效应和国际环境全面恶化构成加速2001年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而目前日本的经济衰退正通过减少从东亚进口、妨碍对东亚投资、缩减对东亚ODA、影响东亚金融稳定等途径,对东亚经济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对当前欧美亚这三个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考察出发,认为基础设施、产业关联和市场制度这三个基础条件构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依据不同发展阶段或内外环境,这些基础条件都有可能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构建与扩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并最终形成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东亚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正处于向亚洲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扩容和转型的路径选择时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对这一转型的路径设计和相关资源等公共产品,指导思想是从补齐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入手,将基础设施联通作为构建亚洲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主导路径。这一思路明显有别于东亚原有以产业关联为主导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路径,也不同于当前世界多数地区以市场制度建设为主导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路径,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突破和实践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留下的遗产之一是对外汇储备作用的新认识,即外汇储备可以作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的重要工具.或许正是基于这个新认识,东亚许多经济体在那次金融危机之后都出现了外汇储备持续性大量增加的趋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共同的变动趋势难以简单地用经常账户平衡或汇率体制特点来解释.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的增长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用本地区集体合作机制相对滞后来解释.然而,联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广泛影响,应当更清楚地认识到外汇储备作用的有限性和连带不利性.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的角度看,东亚重要经济体可在外汇储备问题上寻求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金融部门对俄罗斯经济增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俄罗斯经济强劲增长的原因,探讨未来俄罗斯经济的走向一直是俄罗斯经济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俄罗斯经济现状和增长原因的分析,梳理了影响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总结了俄罗斯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开放水平,认为俄罗斯金融体系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深化,将对俄罗斯经济长期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亚经济在 2 0 0 2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主要归功于出口迅速增长 ,内需保持强劲 ,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等因素。但是 ,东亚内部仍存在产业结构调整滞后、金融和公司部门的重建尚未完成、公共部门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 ,可能阻碍中长期经济增长。虽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各大机构对 2 0 0 3年的东亚经济增长仍然抱有较为乐观的预期。  相似文献   

9.
施英 《当代亚太》2004,(2):60-6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有关"东亚模式"成功经验的探讨盛极一时,人们争相追逐着"东亚奇迹"的光环,忽略了东亚社会本身存在的隐患.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使一些人丧失了对东亚的信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失去了经济高增长的光芒后,很多学者眼中的东亚社会似乎只剩下了诸如专制统治、裙带资本主义这样的教训,批判之声不绝于耳.进入新世纪后,浮躁的学风和感性的评议逐渐消散,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经济的复苏,理性而系统地总结东亚社会发展的成败得失,为中国发展提供参考、找出东亚再创辉煌之路,遂成为学术界众多富有历史使命感的研究者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东亚一体化的动力与源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东亚一体化的原动力之一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体化,最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中国-东盟合作则为东亚一体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发展双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开始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和启动,为更大范围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中国-东盟合作有可能成为推动整个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