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成为人代会期间代表们的热议话题。代表们将区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浦东“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概括成“四句话”:坚持一个统领,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增强国际竞争力;抓住两大机遇,就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实现三大战略任务,就是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  相似文献   

2.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21世纪的设施。”“这是我所见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发展计划,愿它给上海人民带不进步和繁荣!”“浦东发展,中国繁荣。”“浦东开发是中国同世界合作的成功模式。”──引自外国首脑参观浦东的留言册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2,(8):2-F0002
海门:东揽黄海,南倚长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和“金三角上小浦东”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149平方公里,人口101万,下辖2个省级开发区、2个市级园区和17个乡镇,是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故里,是全国著名的“科技之乡”、“教育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生态之城”,是我省长江以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  相似文献   

4.
和谐浦东     
75岁的“浦东活地图”沈入群这几天格外高兴,他参与策划、编绘的第12版浦东地图就要在浦东开发15周年之际出炉了。从阡陌交通到通衢大道,从破旧棚户到摩天高楼,从芜杂荒地到美丽园林,从寂寞桑田到繁华都市……“地图更新的速度,怎赶得上浦东前进的脚步?”沈入群感叹,“浦东不仅  相似文献   

5.
浦东新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近日圆满结束。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依法选举产生浦东新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45名。  相似文献   

6.
叶国标 《半月谈》2004,(15):16-17
1990年初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听了上海领导同志的汇报后,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提出了开发浦东、打上海这张“王牌”的全局构想。在他的关心下,国务院对浦东开发作了专题调研和论证。这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向海内外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十几年过去,浦东的变化堪称又一个东方奇迹。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说事物变化。 今日上海人说:“三十年浦西、三十年浦东”。这是说上海发生的变化。三十年前的浦东是一张白纸.浦西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于是.有人喊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三十年后的今天,浦东、浦西比翼腾飞。浦东的发展更令世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8.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过十年建设,浦东城市形态和经济规模发生了巨变,城市化面积从44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新增道路1000多公里,新建各类建筑5000余万平方米,近千幢大楼拔地而起。浦东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上海市的1/5。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十五”期间,是浦东开发开放由奠定基础到基本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关键阶段。其中,新区居住功能的开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新区建设现代化一流城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9.
浦东开发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浦东开发构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起到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浦东开发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本身的发展,而在于其连带效应。对于长江中游来说,浦东开发、开放既为经济崛起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又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提供的契机,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则是长江中游当前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一、浦东开发、开放形成的机遇由于浦东所处的重要位置和拥有的经济条件,优先发展浦东十分必要。浦东地处长…  相似文献   

10.
打造服务型政府,是浦东改革开放的“逻辑”。 资本是用脚投票的。据调查,在浦东的外商投资成功率为6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3;2013年,浦东累计吸引214家跨国公司地区.琶部入驻,占全市莹量近一半,“政府重信守诺”、“高效行政”是重要因素。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说,投资环境是浦东开发开放24年来的最重要成果。浦东开发开放倒逼政府改革,优化了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1.
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上,市委领导多次强调,要举全市之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要求浦东不辱使命,率先突破,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郊区,是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和浦东:“一个作用、三个区’的功能定位,实现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战备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浦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落地大鸟之声引来观望之鸟”,这是人们对浦东新区着力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促进开发建设的生动比喻。无数事实表明,浦东这块热土上的良好法制环境,是吸引众多中外投资者前来浦东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班长工程”——第1期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举办。为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实施浦东新区“班长工程”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着力于更新工作观念、强化角色意识、拓展业务能力、构建工作网络,围绕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了“班长工程”——第1期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相似文献   

14.
民生,是代表最重的“心事”;人民,是代表最大的“靠山”。呈现给412万浦东人民的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2010年“履职业绩单”振奋人心,2500多名新区各级人大代表,已成为广泛凝聚人民群众、推动浦东“二次跨越”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06,(11):13-13
2006年7月26日,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写字楼和陆家嘴中心绿地。上海浦东新区11月23日获得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的授牌,这也是继闵行区之后,上海市第二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区“。自1999年浦东开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以来,环保投入达794.6亿元,比“创模”前8年平均年增投入36.3亿元。2006年,浦东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深入和上海市第三轮环保3年行动计划的推进,进一步制定了建设最适宜人居和最适宜创业的生态城区的奋斗目标。据了解,浦东新区在此荣誉之前,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城区”、“全国文明城区”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世博会建设的决战之年,也是浦东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为增强人大工作水平,促进浦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积极开展党员意识教育活动,努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实践中,注重突出“四个先行”,增强党建实效。  相似文献   

17.
光荣与梦想     
今年的四月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九周年纪念日。四月的浦东,花木盛开,欣欣向荣。我们很高兴能够邀请你们一亲爱的读者,一同前去看看这个生机勃勃的新城,同时也祝愿这种勃勃的生机多多地感染你们。浦东的魅力是不容置疑的。在中国,浦东被比作“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也被比作搭在东南沿海之“弓”上的、射向世界和21世纪的“箭”。一位来自欧洲的贵宾在浦东曾经说过:“21世纪未来的很大一部分将在这里编织,我在这里看到了这个世界最多的色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和要人都在浦东留下自己的身影和评价:俄罗…  相似文献   

18.
在浦东奏响“三服务”的主旋律中,有一支旋律分外扣人心弦,这就是由梅园街道率先奏起,随之在整个浦东大地回荡的“阳光驿站”。  相似文献   

19.
王健刚 《现代领导》2001,(11):20-21
“又吹口哨又踢球,黄牌、红牌一起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政领导者应迅速转变到只当“裁判员”的角色上来,笔者1991年初在当时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接待美国兰德公司的学者,并进行学术交流时,美国学者在浦东开发尚未启动之时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世界看远东,远东看中国,中国看上海,上海看浦东。”当我进一步探究其理由时,他们解释道:当今的世界局势主要看“三东”:  相似文献   

20.
从上海著名的外滩向东望去,8年前还是城里孩子们捉蟋蟀的乡村浦东,那些低矮的旧棚陋屋已被一幢幢破上而起的摩天大楼取代,“浦东看楼”如今是上海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之一。高楼并不是浦东的全部。假以时日,它将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务活动中心、最开放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先进的加工基地以及配套服务条件完备的高质量生活区,届时,浦东的“高度”才会真正显示出来。“龙头”文章事关全局在中国人眼里,长江是一条巨龙,位于长江口的浦东被看作是这条巨龙的“龙头”。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南方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取得丰硕成果和经验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