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吴焯 《前线》1962,(19)
一定要走出一条路来著名牙雕老艺人杨士惠,出生在北京一个手工艺人的家庭。他的祖父、叔祖父及叔父都是木雕、牙雕的能手。十二岁他开始跟着叔祖父学木雕,作些建筑装饰和镂花木器等,不久,跟着叔祖父学牙雕。他叔祖父在当时是一个好艺人,对他要求也很严格,因而他学得很扎实,为终生技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他天资聪慧,又肯干,因此不到五年工夫,他的木雕、牙雕就都出了师。  相似文献   

2.
许进 《世纪风采》2008,(2):11-12
很多人知道我的祖父许德珩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和长期的领导人,吴阶平是世界级的医学泰斗,也是九三学社的第三任主席。但是,吴阶平为什么加入九三学社?他又怎样挽救祖父的生命于垂危?现将我亲历的有关一些往事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3.
张有成是我的祖父,于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从小就在我太公门下学木匠,后来人们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便称他为“张一木匠”。我祖父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木工活,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精湛,远近闻名。我祖父和毛泽东都生在韶山冲,长在韶山冲。少年时候的毛泽东,个子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常爱和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玩,成了“孩子王”。我祖父比毛泽东大七岁,便常是“孩子王”的“兵”,是一对十分相好的朋友。年幼时的毛泽东还救过我祖父一命。毛泽东从小对水就有股天生的爱好,他家门前…  相似文献   

4.
四代种田梦     
鲍永福 《实践》2013,(9):37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以务农为主。我的祖父是山西省应县人,因生活贫困于1919年只身来到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村给地主当长工,那时地主用欠了六年的工钱给了他30亩沙板地,从此,祖父、祖母搬迁口外,一头扎在自己的地里种田。从我记事起,祖父一年三季不回家,春种、夏锄、秋收,都吃住在田里临时搭建的简易窝棚里,一直到地冻茬干,祖父才回家避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劳善良的祖父就这样以78岁的高龄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他的种田梦是苦涩的。到了父亲这一辈,种田稍有变  相似文献   

5.
市长走亲戚     
在孝义市李家庄乡传颂着市长三访“联系户”,帮助他的穷亲戚脱贫致富的故事……1998年7月,在孝义市第三届人代会上,李良森被选举为市长,一上任,他就把“扶贫攻坚”作为一件大事抓在手上,亲自包扶市里最贫困的乡镇———李家庄乡,并把南船头村作为扶贫联系点,把村民张风民、石世礼两家作为扶贫“联系户”。南船头地处孝义的东部边角地带,地下无资源,土地含碱而贫瘠,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而不稳。石世礼原先是乡供销社职工,因供销社经营不景气,下岗在家,全家五口人,一个小孩还有残疾,生活来源全靠几亩地,日子过得紧…  相似文献   

6.
1918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烈士之一的胡也频15岁时,其家庭境况就像散场后的戏台一样空落,生活十分困顿。他家自祖父去世后,全家七八口人的吃穿,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即使苦苦撑持,也难以应付。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胡也频到福州台江慎祥金铺当学徒。  相似文献   

7.
缅怀先烈业绩学习革命精神马为公北京是我祖父生前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牺牲的地方。祖父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的祖父与周恩来、邓颖超等优秀青年一起,怀着满腔爱国热情站在这场伟大斗争的前列,成为京津地区爱国学生运...  相似文献   

8.
周济渠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的独子,由于他在周家大排行第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 周济渠幼年读书很刻苦,精通经史子集,是位很有学问的学者,并能写一手漂亮的颜体字。他的父亲出于对他前途和出路的考虑,还给他捐纳了一个“国学生国子监典簿衔”。周济渠长大成人后,就为淮安多家有名望的人家聘为塾师。他的同辈和后辈乡坊故老都喜欢喊他“老夫子”。  相似文献   

9.
1900年,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原配夫人因病去世。由于蔡元培学问高,社会地位又显赫,说媒者接踵而来。   蔡元培提出了择偶的五个条件。第一,女子须不缠足者;第二,须识字者;第三,男子不娶妾;第四,男死后,女可再嫁;第五,夫妇如不合,可离婚。这几条在当时的情况下,条条“离经叛道”,媒人们听后,无不悻悻离去。   但是,不管媒人们怎样看,外界人怎样非议,蔡元培毅然按自己的主张行事。过了一年,他访得江西黄世振女士,她不缠足,识字、善书画,蔡元培对他很满意,于是就顺利地定了亲。   蔡元培的婚礼,也是别开生面的。 …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6,(10)
正祖父是一名老党员,他特爱管闲事,东家闹矛盾了,西家发生纠纷了,他都要管一管。我们村大多数人都很喜欢祖父,我却一点儿也不喜欢他。小时候的我觉得祖父有点傻。那年县里分指标去工厂,我祖父却把名额全部给了别人。为此事,大姐、二姐没少和祖父闹,但闹没用,祖父决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还有一次,县里让推荐有学问的人上大学,我祖父推荐了别人,却把有学问的叔叔晾到了一边。因这事叔叔好长时间不和祖父说话。祖父  相似文献   

11.
向钧,原名向俊奇,1906年3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平绥乡石洞村(现向家镇山坡衬)。向钧的父亲向理卿早年科举未中,投笔从商。向钧的祖父、外祖父均设馆授徒。向钧5岁便在祖父门下读书。祖父常以谭嗣同变法维新的故事,激发他探求新知的兴趣。两年以后,向钧到离家五里的东山寺小学校读新学。毕业后转入作民高等小学堂读书。新书课文给了向钧许多新知识,使他知道了“孙中山,是伟人。废帝刺,立共和”等许多新事理,  相似文献   

12.
白木  周洁 《党史文苑》2002,(1):33-36
温纳瑞斯是一个79岁高龄的美国老人,满头银丝,操一口流利而地道的汉语,夹杂着明显的山东方言。他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了半个世纪,等到死的那一天,他打算把骨灰也留在中国的黄土地上。为了生活两次当兵上战场温纳瑞斯全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1922年3月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匹茨堡外的范德格里夫特小镇。这是一个工人家庭,祖父早年从希腊移民到美国,父亲当过煤矿工人、炼钢工人、纺纱工和清洁工。3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全家生活困难,温纳瑞斯12岁时就开始干活挣钱。白天上学,晚上打工,一直到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13.
旺旺 《党建文汇》2008,(4):43-43
我的祖父孙佩苍一生喜爱绘画,曾去法国留学生活过。在法国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一代宗师的徐悲鸿先生,他深知徐悲鸿的绘画天赋。徐悲鸿也赞赏他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贻谦,又名贻德,字济渠,号劫之。1873年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去世于汉口,1937年安葬于南京永安公墓。 周贻谦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号敦甫)独生子,大排行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他幼时念书刻苦,很有学问,旦由于祖父周樵水先生到淮安任过后补知府  相似文献   

15.
许进 《世纪风采》2009,(5):22-24
我的祖父许德珩与北大的关系是育于斯、教于斯。北大是哺育他成长的摇篮,又是他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讲台,母校、祖闰、民主与科学始终铭记在他的心中。  相似文献   

16.
启功学书法     
张映勤 《党建文汇》2011,(12):41-41
启功生长在书香门第,在他的祖父督促下学习书法。初时,不过是照猫㈣虎,成绩一直不大理想,悬腕运笔老哆嗦.他小时,就听老人讲过一个笑话,说某人访友进门见一人跪在地上,其友手拿一把纸扇站在那里,某人遂批评其友说:“你这个人架子太大,人家跪着求你,你还不肯写?”  相似文献   

17.
钓友     
我从小喜欢钓鱼,在我几十年的垂钓生涯中.自然结识了无数钓鱼爱好者,然而,在我的众多钓友中,唯独对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小名叫大毛,大名却早已记不清了。那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他父亲是个厨师,母亲则在大院守大门,他在兄弟姊妹中排名第五.上面有四个姐姐,下面只有一个弟弟,一家八口人就挤住在大门边的两间平房内.生活十分清苦。我家搬到大院后,每天出出进进,都得经过传达室,久而久之。就彼此十分熟悉了,他比我小两岁,就叫我“让哥”,他是第一个称我为“让哥”的人。  相似文献   

18.
王彪 《党史文汇》2010,(10):49-55
为革命大义灭亲,反遭报复1905年4月,王树声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里。他的祖父靠行医兼教书积累了一些家产,在当地算得上小康之家。王树声六岁丧父,九岁亡母,他兄弟姐妹五人全靠祖母抚养。  相似文献   

19.
王慧 《党建文汇》2008,(12):40-40
名门之后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他的母亲名叫何爱瑜,出身香港望族,其祖父何仕文是英国人,祖母施氏是中国人。何仕文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子何东后成为香港首富、公认的华商领袖;次子何福也是富商,澳门赌王何鸿桑就是他的孙子;三子何甘棠是买办商人,何爱瑜就是他众多子女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正值秦汉时期,前后持续了400多年。中国在国际上通用的英文名字“China”可能就来自于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秦朝。接下来,汉朝统治了很长时间,以至于从此之后有了“汉人”一点。在随后的3个世纪里,汉朝的影响力波及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