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正1934年末,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桂北,历经惨烈的湘江战役后,转移到越城岭(老山界)。光阴荏苒,80年过去了,老山界已经硝烟不在,但红军长征翻越崇山峻岭的壮举,伴随着陆定一的名篇《老山界》,一直萦绕在广西史学界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心中。2014年8月1-3日,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玉林师范学院、贺州学院、桂林林校等单位的15名史学工作者和从事教育服务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黄利明 《传承》2009,(13):7-9
桂林是国民党桂系集团的老巢和统治中心。11月7日,人民解放军揭开了广西战役序幕。在桂林周边农村地区,中共桂北地工委领导的桂北人民解放总队对敌人展开更加迅猛的武装斗争;在桂林城内,中共桂林市城工委全力展开护城斗争,迎接桂林的解放。在桂北总队的配合下,解放军17日解放全县(今全州),22日解放广西省会桂林市,这是解放军入桂作战后解放的第一座县城和第一个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3.
桂林地、市部分老同志集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桂北武装起义48周年桂林地、市部分老同志于7月23日在桂林西山公园集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桂北武装起义48周年。参加这次集会的有:原自治区林业厅厅长、桂北人民解放总队副政委阳雄飞,原自治区计委...  相似文献   

4.
正82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取道今桂北全州、灌阳、兴安、资源等县,摆脱敌人围追堵截,顺利渡过湘江,翻越老山界,在八桂土地上书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如今,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记者重新踏上这一片红色土地,仍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精神脉动——在长征精神的洗礼下,桂北人民在致富脱贫奔小康的"新长征"路上甩开步伐,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城乡巨变。  相似文献   

5.
湘江激战中的红军将帅陈辉风萧萧兮湘水寒。奔腾于桂北、湘南地区越城岭和都庞岭两大山脉之间的“湘桂走廊”谷底的湘江,它有一段永远难忘的悲壮历史:1934年11月下旬,发生在桂北灌阳、兴安、全州三县之间的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战斗最激烈、规模最大、损失最...  相似文献   

6.
正长征途中,中央红军经过桂北地区的灌阳、全州、兴安、资源、龙胜五县(自治县),是少数民族世代聚居地。红军在此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使得桂北成为我党最早民族政策的发源地之一。制定《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政策在灌阳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村庄中,80多年前留下的"红军和瑶民是一家人""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等标语依然是那  相似文献   

7.
陈雄章  ;李庭华 《传承》2014,(9):28-30
在纪念红军长征过桂北80周年之际,来自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玉林师范学院、贺州学院、广西桂林地区林业学校等单位的15名史学工作者和从事教育服务工作的人员,自发重走桂北红军长征路,寻访革命遗址、红军无名烈士墓,慰问平凡的好人等,并对保护红军长征遗迹,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继承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井冈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周昌维不朝圣来不拜仙,我来朝拜井冈山。人说你五千八百尺。我说你天下第一山。──魏巍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我们有机会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参观学习,确实太幸运了。井冈山是革命的山,伟大的山,天下第一山。陆定一同志说:井...  相似文献   

9.
邱云 《当代广西》2005,(19):27-28
桂林是广西农业大市,素有“桂北粮仓”之美誉。近年来,桂林市按照建设“桂北旅游农林经济区”的定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生产开始步入持续、健康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 《传承》2005,(1):38-39
2005年1月12日至13日,由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中共桂林市委承办的纪念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暨湘江战役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来自黑龙江、河北、新疆、云南、甘肃、湖南及区内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55篇。这次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70年前在广西桂北地域发生的湘江战役作了深入的论述与探讨。有对湘江战役历史地位与湘江战役的启示的论述,有关于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军事战略的论文,有关于开发红色旅游的意见建议,有毛泽东在湘江战役前后的研究以及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进入少数民族地域执行民族政策取得的效果,为后来红军经过民族地区以及丰富党的民族政策的研究等。对红军在桂北期间进行的湘江战役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对研究湘江战役的这段历史打下了基础。本刊特别摘编一些论文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唐春洪 《当代广西》2008,(22):40-40
所谓“桂林旅游北环圈”是指在“大桂林旅游圈”的总体框架下,构建一个包括资源、龙胜、兴安等桂北旅游县的组合圈,使之如恒星系中的行星系,相互带动,相互配合,打破过去那种旅游开发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局面,实行线路连接并构成一个旅游北环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廖国一  付广华 《传承》2005,(2):10-12
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曾三次途经桂北地区。第一次是1931年1月,邓小平率领红七军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前往井冈山经过全州、灌阳两县境,并在全州进行了休整。第二次即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进入桂北,时在1934年9月2日,他们在9天时间内长驱210公里,历经灌阳、全州、资源三县。第三次是中央红军途经桂北,于1934年11月26日由永安关和雷口关进入桂北。红军在此进行了长征以来最激烈、也是最悲壮的战斗——湘江战役,而后翻越了著名的老山界,进军贵州。其问历时19天,途经灌阳、全州、兴安、资源、龙胜五县,在桂北行程达296公里。红军三次过境给桂北留下了许多著名的遗址、遗迹和遗物。当然,最珍贵的还是倾注于其中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些东西都是极为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值得用于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3.
蒋秋谨 《桂海论丛》2005,(Z1):80-81
在红军长征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中央红军途经广西的战斗是一个重要篇章.当时的中革军委高度重视做好广西少数民族工作,团结了桂北地区的汉、瑶、苗、侗等民族,并得到其大力支持,粉碎了敌人的民族分化阴谋,顺利通过了各种矛盾复杂的桂北少数民族地区.为了缅怀和讴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纪念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笔者就红军长征过广西的民族政策及其深远影响,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4.
双木 《八桂侨刊》2004,(6):39-42
桂林三花酒小曲米香型白酒,气味浓香郁烈。以桂北优质大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具有蜜香清雅,入口绵甜,落口爽冽,回味怡畅的特点。保持使用地下水酿成的方法,所以酿制出的酒味特别香醇,是桂林有名的三宝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战略决策,强调要以旅游和农林为主导,发展桂北区域经济,对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桂林地市合并后,为桂林市今后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建设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一、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定位和现实意义桂林,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将桂林建成国际旅游名城,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旅游区域不断扩大,一个以桂林为核心,辐射四周的大桂林…  相似文献   

16.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广西桂北地区时,首次制定了具体的民族政策,并向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认真宣传,在行动上严格执行,从而赢得了桂北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次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践,为后来乃至解放后制定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泰 《传承》2013,(8):20-22
胡耀邦与广西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他曾七次来到广西。他在中共中央工作的十年间,同基层群众一起过了六个春节,其中的三次就在广西。胡耀邦第一次到广西是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第二次到广西是1958年底至1959年初,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考察了广西十八个市县。  相似文献   

18.
师小玲  蒋明初 《传承》2006,(10):38-41
陈宇是军史研究专家,更是长征研究专家,在他的六十多本著作里,长征专著尤为引人瞩目。更令人钦佩的是,陈宇是个情系长征的人。作为军人,他当战士的时候就走过长征路,之后,他作为学者走过,作为普通人走过,作为探险者走过,作为挑战者走过,与妻子一起走过,加上这一次,总计“十走”。采访陈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原因是他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这次活动,他担任总顾问、策划和副总指挥。但他并没有羽扇纶巾,反倒成了总管,安排活动,忙前掂后,连合影拍照都亲力亲为。他的身影是闪动的。自出发以来,他每天睡眠不足三、四个小时。笔者一行只好熬到夜深人静时才不忍又无奈地截住他,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9.
一幅幅怵目惊心的受灾场面 惨烈!这是春节长假过后,记者历时一周在桂北的全州、灌阳、兴安、资源等地灾区采访时最直观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秦佛有  蒋燕 《当代广西》2005,(17):49-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建设桂北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发挥通道经济的集聚效应,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最终达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桂林采访时,负责长廊建设工作的市委副书记黎志逘一语道出了长廊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目前,长廊虽然还处于建设初期,但其发展成效却已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并享受得到的。而这背后,是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