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十分关心台湾同胞,并多次到过台湾。他的革命思想给予当时处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以极大的启示,指引了台湾同胞为争取自身权利,为回归祖国而斗争。孙中山先生受到台湾人民的无限尊敬和爱戴。  相似文献   

2.
"大陆形象"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两岸和平发展氛围下,作为一种"软实力"的"大陆形象"日益凸显。良好的"大陆形象"塑造有利于大陆同胞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力、有利于对台湾地区形成吸引力,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更是关系到中国形象的前途和命运。由于西方社会媒体、台湾政党政治以及台湾媒体市场化取向扭曲了"大陆形象",中国大陆需要对"大陆形象"作明确的形象定位。积极发展信息公开、媒体解限、文化交流等"软实力",获取台湾同胞的认可。要注重提高公众形象意识,注重民间力量对塑造"大陆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台胞权益保障工作事关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决定着争取台湾民心工作的成败、影响着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陆台胞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不菲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台胞权益保障工作机制、法律法规,推广司法实践中成功经验,增强台胞遵守大陆法制的意识,密切两岸执法互助,台胞权益保障工作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并在争取台湾民心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台胞投资大陆日益增多、纷争时有发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拟从考察保护台湾同胞投资的法律环境着手,分析大陆现行法律对台湾同胞投资的保护情况,剖析当前台胞投资祖国大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台商投资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争取台湾人心工作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当前,影响争取台湾人心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不足、社会政治制度存在巨大差异、"独派"政治力量及国际势力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有相当牵制作用等。新形势下争取台湾人心工作,要坚持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导,从台湾同胞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使台湾同胞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深耕南部和基层,注重做好中下层群体和台湾南部民众的工作;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增强中华文化和"一个中国"认同;发现、培养台湾代表人士,壮大拥护祖国统一的政治力量,团结和争取广大台湾同胞积极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民众心理、民意基础、民心走向。  相似文献   

6.
台湾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边的一个海岛,海岛上自古以来即有原住民居住。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学者将台湾原住民概分为两大类:一为平埔族,另一为高山族。平埔族部落分居于台湾西半部丘陵及平原地区,高山族部落则分布居住在东半部丘陵及山地。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人民群众.解决台湾问题,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方针.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曾庄严郑重地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同胞.去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对台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努力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去.本文就如何做好寄希望台湾人民工作谈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在大陆范围内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实行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在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实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联盟”的思想,是毛泽东过去关于“在大陆内实行劳动者与劳动者、劳动者与非劳动者联盟”发生全新变化的产物。 “两个联盟”是怎样发展到“两个范围联盟”的呢?中国过去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民主革命统一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我党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体现了新时期我党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台湾当局也渐次推出“国家统一纲领”,这一纲领代表了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现阶段对大陆政策的基本立场。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台湾同胞目前的国家认同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大陆在建构台湾同胞国家认同上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从台湾汉族源自闽粤、汉族之族谱文化、台湾姓氏占有分布率以及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摧毁中国姓氏以切断台湾同胞对祖国的认同等方面,阐明台湾汉族姓氏中体现出的祖国情。  相似文献   

12.
30年前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是互动和解;基础是互信合作;动力是互利发展。《告台湾同胞书》不再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早在1955年初,中国政府针对美国策动联合国将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图谋,多次表示“除了用战争方式解放台湾以外,还存在着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可能性。”时隔24年后,《告台湾同胞书》最终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叶剑英1981年9月30日的谈话九条,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具体化,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其实毛泽东在1956年10月以后,已经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后“一切可以照旧”。“允许台湾维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1]3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克服了不少的政治纷扰和人为阻滞后,随着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两岸关系互动和解的前景将更美好。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通过发动甲午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的各个岛屿。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同仇敌忾,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清政府的卖国嘴脸。在大陆同胞的声援和支持下,台湾同胞拿起武器抗击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达半个世纪之久。1945年,随着中华民族抗日解放斗争的胜利,台湾地区重新回归中国的版图,台湾同胞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驱逐日本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胜利,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于自己所属文化体系的倾向、理解、认可及实践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学术界就文化认同问题大体有原生论和建构论两大观点,而建构论主张想象和群体记忆是由社会或政权所人为建构的。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基础。台湾当局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给台湾青年建构了错误的认同取向,其经年累月的影响和无法自圆其说的解释,导致了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迷茫。近年来,随着惠及台胞"31条措施"深入落实,两岸经济社会不断融合发展,由祖国大陆主导台湾青年文化认同重建工作变得可能、可行。在探索实践路径上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通过大陆高校教育阵地、借助大陆各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和青年台胞朋友圈等方式,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历史记忆和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正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2014年6月20日至26日在台湾高雄市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文化学院为指导单位,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和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福建省海峡百姓书画院等有关社团协办。来自两岸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的刑事诉讼中,检察官是法定的侦查主体,而司法警察官是实践中的侦查行为者。在大陆法学研究者呼吁实行检察引导侦查的同时,台湾的研究者却在冷静地批判检察官作为法定侦查主体的严重弊端。台湾的侦查启动主要基于被害人的告诉、其他人的告发或犯罪嫌疑人的自首,而不履行特定的决定程序,大陆的侦查启动则以立案决定为前提。台湾的侦查终结由检察官决定,大陆的侦查终结则通常由公安机关决定。  相似文献   

17.
一 日本侵占台湾的五十年中,台湾同胞是"亡国奴"、"二等公民",当然毫无"尊严"可言。台湾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能讲自己的母语——台湾语(即河洛话、福佬话),讲了就要开除,不能拜自己来自"唐山"的祖先。大片土地、山林被殖民当局强占,许多台湾农民破产、逃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们党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与时俱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拓展了对台工作新思路,赋予了对台方针政策新的时代内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一步体现了全面协调的新意,展现了大陆的诚意、善意、气度和胸襟;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更贴近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体现了和平统一的最佳发展方式,是对“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两岸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台湾制定了采认大陆学历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政策始终没有付诸实施。从长远来看,台湾采认大陆学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全球化、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台湾应积极提升其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而不是消极应对;大陆则应正视台湾采认大陆学历政策的变化,力求打造强势品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大陆留学,进而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以下简称《22条》)是专门鼓励和保护台湾投资者各种权益的一项重要法规。四年来,《22条》在消除台商的顾虑,吸引更多的台湾投资者来大陆投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22条》中部分条款的不适应性也日益明显。因此,适时地修改和补充《22条》的有关规定已势在必行,它对我们进一步吸收台资至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