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是安防领域和物联网领域亲密接触的一年,物联网成为继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之后又新一代产业热潮。随着科技、互联、智能的不断发展,传统安防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物联领域。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感知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视频采集装置、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物物互联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医疗电子等产业迅速兴起,传感器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联网、智慧城市将是传感器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之一,其应用将渗透于未来生活的各个层面。感知需求是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传感技术,实现了对城市等相关各个层面的监测,才有可能实现后面的智能识别、广泛互联、全面调用、智能处理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在传感器市场不断创新,希望能用智慧的传感系统感知人们的一切生活。2015年9月8日下午,深圳市精华隆安防设备有  相似文献   

3.
<正>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出自于1999年,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讯息传感设备与网际网路连接起来,提供智能化识别与管理。物联网整合了资讯传感设备,如无线辨识系统(RFID)、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雷射扫瞄器等种种装置与网际网路结合,使各种物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过程,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资讯的互联与共享,可透明化管理物品。  相似文献   

4.
<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的集成应用,安全、舒适、便利、多彩、智慧等内涵的生活需求日益迫切,智能家居应势而生且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在智能制造大潮涌动的时代背景下,家居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无疑已经走在了诸多产业的前列。并且在政府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大趋势中,家居智能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智能家居从最初级、单品化的智能迈入更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建设,交通先行。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智慧交通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车联网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实例化,因而也遵循物联网架构,其应用系统包含前端的感知层,中间传输层及到后端应用层。车联网应用城市交通建设也带动地方信息服务、设备制造、核心芯片技术产业的长足发展,可以通过试点、标准化和规模推广的路子推动车联网技术的产业化。物联网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将各核心交通元素"联"通,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以及各交通  相似文献   

6.
<正>物联网概念是在2005年11月由国家电信联盟专家团队在"Internet of things"报告中提出的,所谓物联网,就是物物的连接,指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智能安防是我国物联网应用最早的行业之一,物联网安防是指终端产品具有智能化一体化,能够连接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把物联网纳入十二五专题规划。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为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引入了一种崭新的服务方式。它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更具有双刃剑性质,它对社会运行管理机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公共管理要有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的跟进。  相似文献   

8.
毛亮  付倩文 《刑警与科技》2014,(16):142-145
物联网概念是在2005年11月由国家电信联盟专家团队在“Internet of things”报告中提出的,所谓物联网,就是物物的连接,指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智能安防是我国物联网应用最早的行业之一,物联网安防是指终端产品具有智能化一体化,能够连接无线传感器,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报警信息的新一代安防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凭借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正在发生。物联网以互联网、传统的电信网等信息载体为依托,以实现物物互连互通,是互联网向物理领域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人们生活、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高新兴产业的经济竞争力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崛起,引发了各行各业中连接设备和传感器数量的惊人增长。据估计,每秒有超过80个"物体"连接到互联网,到2020年,将有500亿件物体连接到物联网。物联网正在大幅改变着制造业和零售业等产业,企业通过采用雾计算和高级分析等技术,或者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部署数十万个传感器,以实现提高效率、提升生产力并且能够实时了解他们的客户。如今,车联网(Connected Cars)市场面临着许多与物联网行业相同的挑战。但在物联网领域,已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中国移动的角度,我们认为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很重要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应用边界的扩展。从固定电话到宽待到智能手机,实际上都是人与人的通信,那今后人与物,物与物将带来极大的扩展。第二,联网设备的爆发,今后各种各样的联网设备越来越多。第三,信息技术的革新,这里面有传感网方面的技术革新,也有传送网技术革新,还有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第四,物联网是对传统产业的改变。从运营商角度来讲,物联网将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一次信息革命。  相似文献   

12.
沈文文 《刑警与科技》2013,(22):127-129
<正>从事安防行业的人士都知道,过去的安防行业,由于技术水平和联网的局限性,无论是监控视频,还是门禁和楼宇对讲,大部分都是以是硬件为主,安防软件可以说是毫无市场可言。但是近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促进了行业应用的网络化、IT化、多样化,安防行业的发展方向也跟着有所改变。物联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各个项目的不断推出,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月2 2日,微软向全世界发布了其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新产品——全息透镜(Microsoft HoloLens),引发了全球科技爱好者们掀起一场新的狂欢。近两年来,运用增强现实技术的产品越来越让人惊艳: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增强现实可以发挥作用的舞台越来越大。虽然增强现实技术还处在成长期,但其实早已有许多专注于增强现实领域的公司深耕于此,如索尼早在1994年就在二维码的基础上开始了增  相似文献   

14.
刘珊 《刑警与科技》2013,(9):137-141
<正>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一旦物联网大规模普及,大批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加装小巧智能的传感器,或者直接升级换代,给市场带来的商机将大得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5.
叶国伟 《刑警与科技》2013,(11):121-122
<正>物联网时代,智能家居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家居企业只有大胆创新,才能在物联网时代赢得一席之地。所谓"物联网",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概念在1999年提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又一次掀起了信息产业浪潮。比尔·盖茨在华盛顿湖畔的智能化豪宅,联想、长虹等国内厂商推出的"闪联",国内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人、场所与物品可以通过可信身份技术更加安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采用可信身份技术,协同云计算、移动及物联网技术可以促进多种场景下多功能的商业应用,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可信身份技术在多种应用场景下发挥作用随着移动门禁技术的日益成熟,移动设备对其控制也越来越受关注。虽然目前移动设备仍是一个小众  相似文献   

17.
正物联网是什么?今天,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产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在短短几十年间不经意的走过了因特网时代(固定位置的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如今迈入了物联网时代(物与物信息交换),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物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智能。  相似文献   

18.
王俊 《刑警与科技》2013,(17):194-196
<正>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在消防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微型传感器件植入到消防设施内,再经过网络传输将数据传输到用户终端,可以实现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实时的、远程报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刑警与科技》2013,(22):142-143
<正>中瀛鑫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清网络摄像机、高清网络摄像机模组等安防监控设备为一体,提供高清智能监控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Wision"品牌系列安防监控产品品质卓越,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远销欧州、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全球五六十个国家和地区。此次送测的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利用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而它对于信息端的云计算和实体段的相关传感设备的需求,使得产业内的联合成为未来必然趋势,也为实际应用的领域打开无限可能。物联网时代的停车场系统,也从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