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始于“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周恩来亲自领导绘制了新中国现代化的最早蓝图。经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一五”计划提前胜利完成,以重工业为重心的大规模建设的全面展开使新中国向着现代化方向迈出关键一步,为当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周恩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艰苦努力具有开创性的奠基作用,“一五”时期的现代化探索对当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仍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中共二十大报告阐明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中,包含着周恩来在早期探索中提出的正确思想和经验总结。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懈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武市红 《党的文献》2006,4(6):61-65
从赞成人民公社到提出“两个飞跃”重要思想;从认同农业现代化是“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到提出解决农业问题要依靠尖端科学技术;从支持农村社办企业到肯定乡镇企业,倡导中国农村走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邓小平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思考,为中国农业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在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中,我们既超越了历史虚无主义,也超越了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有利于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获得时代性意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均有过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当中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这一宏伟工程的认识较前人更为深刻、更加具有理论意义 ,以致形成他鲜明的现代化观 ,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 ,可以表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现代化 ;必须是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必须是走自己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完备的思想体系 ,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它、坚定不移地遵循和坚持它 ,是继…  相似文献   

5.
石宗源 《当代贵州》2009,(20):12-15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新中国60华诞和贵州解放60周年,回首光辉历程,总结宝贵经验,展望美好前景。这对于激励全省人民更加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不懈奋斗,进一步开创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笔者认为孝心、爱心、向上心是周恩来初心的基础;救国、为民、济世是周恩来初心的内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相融合在实践上努力奋斗是周恩来初心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13,(19):21-23
一、“炎黄文化”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基础 习近平今年3月17日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从“中国梦”的这一丰富内涵和形成基因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梦”和炎黄文化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炎黄文化是“中国梦”的兴国之魂、强国之基.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历史考察汤应武实现现代化,跻身世界强国民族之林,是100多年来中国千百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历史的前提和基础。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号召"向自然开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化建设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人接续探索和顽强奋斗基础之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开探索,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一概念,《论十大关系》作为这一探索的代表性成果,包含了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光辉思想。以《论十大关系》为开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奋斗,终于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孙占元 《理论学刊》2012,(3):26-31,128
毛泽东在“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指引,以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民族振兴为己任,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和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不懈的追求,推进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不仅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传承赓续我们党探索现代化的优良传统,还辩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顺应破除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的需要,具有深厚的生成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何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进行深入阐述,包含着现代化价值观、现代化务实观、现代化底线观、现代化目标观、现代化格局观等理论内涵。新时代新征程,深刻认识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必须深刻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1945年4月,中共召开七大。毛泽东在这次会上首次明确地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① 建国后,我国面临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党中央认为仅仅是“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已经不够了,应该明确而响亮地提“现代化”的口号。最早代表我国政府公开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是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周恩来说:“我们一定可以经过几个五年计…  相似文献   

13.
1959年的毛泽东,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大跃进”带来的诸多问题,以“总结经验,纠正错误,调整指标”为方针的庐山会议召开了。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既要按照毛泽东的意图反右,又要遵循客观规律务实;既要纠正“大跃进”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维护好毛泽东的威望,在“左”与“右”之间的钢丝上艰难地行进着;原本的“神仙会”因为彭德怀的一封信使形势陡转,周恩来更加左右为难,他甚至违心地批判了彭德怀;庐山会议上的周恩来就这样在两难中转换着角色。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方式的一个新的创造,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以下只注卷、页)(-)“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渊源1、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探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和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谋求祖国统一大业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早…  相似文献   

15.
尹飞 《世纪桥》2024,(4):39-41
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战略方针的提出,都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而成的,二者在任务目标、价值理念、参与主体等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现今我国处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统一战线必须积极拥抱时代的变化,探索出更加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来实现现代化转型,以自身的优化和现代化转变进一步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纵深发展和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指引及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正义基因及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精神都是其重要支撑;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更是有力的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力地回击了“国强必霸论”等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17.
<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是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一结合本质上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同中华根脉相结合、同中国文化信仰相结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根深叶茂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发展,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7,(3)
<正>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们的夙愿。新中国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开辟了广阔前景。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建设的27年时间里,始终高度关注国防问题,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科技都还落后的大国里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进行了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01,(3)
跨入新世纪的门槛,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这一要求,对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伟大的事业是崇高精神的结晶。要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   宣传和弘扬“五种精神”,首先要深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毛泽东的艰辛探索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理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既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又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