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红颜无泪     
这个故事深埋在我心底已有许多年了。故事中的雅芳当年是我在女劳教所从警时教育挽救过的一名失足女青年,她那饱受屈辱的人生体验曾经深深震撼我的心扉,她和姐姐梅芳及其母亲阿翠两代女性的不幸遭遇,是人间丑恶的真实写照。所幸,两姐妹最终的结局是令人欣慰的,因为正义终究战胜邪恶。当雅芳和梅芳双双坠入大墙之后,是女干警的真情感召唤醒了她们死去的灵魂,使之重新燃烧起生命的火焰……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清明节前,我收到姐姐的来信,得知母亲因糖尿病恶化住进了医院,虽经抢救脱离危险,但醒来后她精神恍惚,总是望着姐姐做的猪肉韭菜馅饺子发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名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没有尽头的。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心中还念念不忘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爱吃猪肉韭菜馅饺子。一看见猪肉  相似文献   

3.
李莉 《检察风云》2005,(6):66-67
他是她富有时狠心抛弃的前夫。两年 前,当早已被情夫抛弃、年过半百贫困潦倒的她,因一场大病在生死线上挣扎时,他却悄然来到她的病床前,悉心照料,使她起死回生,并将身患多种后遗症的她,接回家照顾。如今,靠种养几亩葡萄,他无怨无悔地照料着瘫痪的她。这个动人的故事发生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贫家青年娶上漂亮妻子郝仁(化名),是一个历尽艰辛的男人。1955 年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一个农民之家的他,3、4 岁时就先后失去了双亲,被送到远在湖北的姐姐家寄养,姐姐家也不宽裕,郝仁生活很清苦,除了放牛,几乎没读多少书。13 岁那年,郝仁从湖北…  相似文献   

4.
走近肖晓琳     
最怕母亲们的来信来电,因为她是母亲;最爱“今日说法”的姑娘、小伙们,因为她是大姐;最盼“今日说法”深入千家万户,因为她是其中的一员;她还在向观众“讲述”许多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她们是一对年轻、美丽的孪生姐妹。母亲早亡,父亲致残,姐姐用当导游的收入供妹妹读大学,维持着一个家。妹妹参加工作后,在爱情上受到伤害,从此变得自卑、内向,而性格开朗的姐姐却在网上“热恋”起来。孰料这时,姐姐突患绝症。虽然男友拿出全部积蓄为她做了手术,妹妹也竭尽全力为其奔波,可终究无力回天。生死之际,姐姐将妹妹托付给自己心爱的恋人,而姐姐男友的大义行为,更让灰心绝望的妹妹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他们俩能像姐姐所希望的那样走到一起吗?“时候到了,你说你要先出去看看”1981年10月23日,秦杨和秦柳出生在安徽省歙县县城,母亲…  相似文献   

6.
当一天中路过这个地段的最后一列火车将要驶入这里的轨道时,一名道检工意外地发现了坐在铁轨上的等待死神的青年女子阿玉。他救了阿玉,也因此而引出了阿玉的故事——一个苍凉凄惨令人痛心的故事。 阿玉曾是个好女孩 阿玉出生在西部一座古城里。她的母亲是这个古城里一位小有名  相似文献   

7.
血染的亲情     
张淑银与弟弟一起将丈夫杀害。对丈夫,法庭上的张淑银没有一丝内疚。可是,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弟弟、母亲,对不起姐姐,更对不起孩子。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检察风云》2010,(21):33-33
闲来读史,看到三个古人故事,颇多感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赵王用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赵括的母亲坚决反对,她对赵王说:昔日赵奢为将时,国王赐赠的钱财丝绸,他统统都把它们分给军吏;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住在军营与士卒同甘共苦。而赵括作了大将后,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  相似文献   

9.
王磊 《政府法制》2011,(29):34-34
亚丝明·特林卡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她就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耀眼的明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千方百计地学习各种表演技能。然而,大学毕业后,亚丝明·特林卡并没能找到一份与演艺相关的工作,而是成了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春节,一对20岁出头的年轻夫妻来到四川省女子监狱,看望他们在这里服刑的母亲,陪着母亲度过了她进监狱后的第一个春节。有谁知道,这个母亲,正是来看望她的这个儿子把她送进监狱的——  相似文献   

11.
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中选择中国母亲和女儿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并成功地塑了中国母亲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化意识使然。在其小说中,母亲是中国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中国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谭恩美的小说之所以在主题和艺术上具有特的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感染力以及母女关系所折射出的深邃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为供弟妹上学读书,成绩优异的她选择了退学,从此挣扎于生活的底层,甘愿受辱,充当他人的爱情“替身”,只为换取不多的金钱资助。弟妹相继大学毕业后,得知这一真相,合力帮姐姐摆脱“恶魔”的纠缠,就在姐姐即将重获新生之际,突遭“恶魔”疯狂报复,在生死修关的时刻,姐妹俩舍身护弟,每人身中20多刀,用生命保护弟弟跳楼,姐妹俩却双双倒在血泊之中……  相似文献   

13.
弱女泪     
这是发生在湖南省新化县的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它比作家虚构的故事更凄惨,更惊心动魄,催人泪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记者不得不隐去少女的真名而简称为梅。至于施暴于少女的她的姑父原本姓周,因其脸相凶恶,左邻右舍背后都叫他“周阎王”。梅出生在美丽的资江河畔,县城的青石板街道原本会给她许多天真烂漫的童年之梦。然而不幸的是,她在3岁时,父母先后病亡。她只能依偎于奶奶的膝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兄弟两人行路途中,兄感肚饥时,弟告诉兄路边有块遗饼。如何公正分割这块饼,有四种方法:一是兄弟两人同捡一饼,应对半分割,体现平均;二是弟发现饼,功大于兄,弟应多分;三是当时兄饥,根据需要,兄应多分;四是猜硬币,谁赢谁得饼。四种  相似文献   

15.
不寻常的死罪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亦译为《量罪记》),改编自一部意大利悲剧(《普洛莫斯和卡桑德拉》,不过,莎士比亚将这个故事装上了一个喜剧的结尾。故事是说维也纳的一个少年绅士克劳狄奥,因为与女友未婚先孕,被本城摄政安哲鲁判处死刑。克劳狄奥的姐姐依莎贝拉去向摄政求情,被摄政要求做其情妇才可赦免克劳狄奥。幸好有出外微服私访的本城公爵在暗中调度,让被摄政拒婚、摄政原来的未婚妻顶替依莎贝拉去和摄政幽会;又安排将另一个死囚处死,顶替下克劳狄奥。  相似文献   

16.
一个母亲可能遇到的最大困境是什么?不是贫穷,也不是病痛,而是怀胎10月生下孩子,却无法证明孩子是自己的。美国广播公司就报道了这样两个母亲的离奇故事。公认万无一失的DNA亲子鉴定结果站到了这两个母亲的对立面,她们遭受了种种的误解和怀疑,但她们没有放弃,并最终在医生和律师们的帮助下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确是“亿中挑一”的特例,“万无一失”对于她们而言,依然有“失”。母子基因完全不符幸福母亲突变嫌犯丽迪亚·菲切尔德或许是这世上最百口莫辩的母亲了。她不得不在法庭上证明从她身体里孕育出的两个孩子的确是她的,不得不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17.
魏斌 《检察风云》2012,(20):67-69
她,绝对是个天底下最倒霉透顶的女人!九年内,两场车祸找上门,不同的是,第一场,丈夫被无情地夺去生命,肇事者至今无踪影,她认命;第二场,她高考在即的儿子洪军成了肇事者。受害人家属将她们孤儿寡母告上法庭,她却站了出来,这一次,她不认命!儿子要逃跑,母亲拦住了;儿子要辍学,母亲说,你敢!受害者要赔款,母亲四处借;受害人需要护理,母亲说一声:我来吧!  相似文献   

18.
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年仅17岁。她们,是双胞胎兄弟的女朋友,一个19岁,另一个15岁。她,是丈夫的好妻子,是儿子的好母亲,是弟妹的好姐姐。  相似文献   

19.
24岁的简妮佛·史密斯熟练地将女儿希拉安置在一条毛毯上,然后将几张女婴的照片绐来访者看.史密斯似乎是那种典型的、很自豪刚刚成为母亲的姑娘--直到她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人们才知道她曾经在监狱中待过.  相似文献   

20.
2,2追求判决结果的一致性——以1930年罗斯案为例罗斯夫人的原始住所在英国,去世时在意大利有住所,在英国留有动产。她在自己的遗嘱中剥夺了她唯一的儿子的继承权。其子诉诸英国法院,主张即使他的母亲立有遗嘱,但依据意大利法的规定,仍对他的母亲位于意大利的动产和不动产享有一般的法定继承份额。但意大利民法典第8条规定,继承依被继承人的国籍所属法。审理结果是,英国国内法予以适用,驳回原告请求。路克斯摩尔法官解释说,依他的看法,处理该案时,依英国的国际私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