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的父亲苗海南生前喜欢摄影,拍了许多照片,有人物的,也有风景的。我小的时候,翻看家中的旧照片,心中很是疑惑,不懂得拍这些风景照片有什么用。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所有父亲拍过的照片由于动乱大都没有存留下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陆续收集到了三张父亲的照片。关于这3张照片的收集过程,我曾简要地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看到家里挂着的一张旧照片 ,不禁回忆起往事。记得那是1956年父亲带领广西民族参观团参加国庆典礼和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 ,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当毛泽东主席和父亲握手时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父亲是生长在边远山区的壮族贫苦农民家庭。十几岁时就参加了韦拔群同志领导的右江农民运动 ,1929年又参加了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他经历了艰难而复杂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几个革命战争时期。他常用革命斗争的历史来教育子孙。腥风血雨一劲松1930…  相似文献   

3.
1997年,27岁的天津青年张某通过表哥认识了美籍华人陈先生,当时陈任美华中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陈给他看了自己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合影的照片。张顿时眼前一亮,他借机向陈借用“意向书”和合影照片,得到陈的同意。张首先仿制了一份真假难辨的“意向书”。然后,他拿着那张“陈与克林顿”的合影照片到天津市一家大型商场的电脑绘图专柜制作了另一张“合影照片”,只不过站在总统旁边的陈先生换成了张本人。 一切办妥之后,张通过杨的父亲认识了天津一汽贸经销有限公司的杨,杨看了张的“意向书”和照片后,立刻相信了他,—人达成共…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1,(7):37-37
<正>不久前,《文艺报》刊登了贺龙之女贺捷生的文章,回忆了贺龙与周恩来交往的一段往事,现摘登如下。上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上学。有一次,父亲同我谈到他与周恩来总理的患难之交,突然问我,你知道历史上有个张嗥如吗?我怎么也答不上来。这似乎在父亲的意料之中,他马上说,张嗥如是民国时期的一个老师,蛮有学问的,也蛮有骨气。然后父亲说,那是在民国初年,张勋复辟帝制,给所有希望国家进步的人泼了一瓢冷水,张嗥如公开在报端上发表了一  相似文献   

5.
栗史 《政协天地》2009,(8):47-48
40多年来,我拍了许多照片,有新闻照、风景照、纪念照……大多数照片都镶在一本一本精美的相集里。唯有一张既没有底片,也没有相片的“照片”,却深深地刻在我脑中。不论是什么时候,只要我闭起眼睛,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这张“照片”。要问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那得从1964年讲犯.  相似文献   

6.
永久的回忆     
我于1952年晋铎(祝圣为神甫)。50年来,我与统战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有幸亲眼目睹毛泽东主席的高大形象,亲耳聆听周恩来总理的教诲,多次与全国民族宗教界名人交往。那一张张照片、一幅幅题词,都记载着过去那些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雪域情缘     
听说农工党煤炭部支部主任王金石参加了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庆祝活动,笔者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采访了刚从世界屋脊归来的王金石。一张老照片在王金石给我看的照片中,一张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的视线:左面是邓小平,右面是怀抱鲜花的十世班禅,中间走着一位英俊少年。“那就是我。”老照片引起王金石对往事的回忆。1959年5月,初一学生王金石接到老师通知:明天要参加一个活动,穿得整洁一些。王金石幼年丧父,母亲拉扯着他们姐弟四个,生活清贫。母亲管教甚严,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王金石小学多次评为三好生,…  相似文献   

8.
《协商论坛》2012,(7):62-62
前不久,一张父亲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疯传”,知情人称,骑车男子是安徽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很多网友对此都表示深受感动。詹云超称,自己几乎每天都骑车送女儿上学,“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9.
孔俊英 《乡音》2016,(1):30-30
这张照片是2012年冬在武安市伯延镇拍摄的。为何到此?那是为落实当年2月武安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第125号提案《建议筹建武安商帮展览馆》,我跟随市政协课题组前往伯延古镇实地调研,趁机拍下了这张照片。我之所以保留至今并一直放在我心上,是因为照片上那四个字“三多九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咏。  相似文献   

10.
李默庵  高建中 《黄埔》2015,(2):20-22
照片的来历1993年3月4日,我忽然收到李公朴的女儿张国男寄来的信,信中附有两张旧照片,她称,这是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照片的背后,写有"2月15日于赵城与李军长合照"字样。经她考证,认为"李军长"是我,便寄给了我,一是要求确认,二是希望能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1.
熙章 《传承》2010,(10):32-34
坐落在天津的南开中学旧址曾被辟为"周恩来青少年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那里陈列着反映周恩来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以及参加爱国运动等极其丰富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参观的人们不难注意到,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的周恩来与同学们照过的许多照片中,有两张同是三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是父亲张我军在台湾逝世的40周年,也是我同他在北京分别的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我不时忆念着父亲并做着返乡之梦。近几年来,居住祖国大陆的台胞纷纷回台探亲或定居,而我在台已无三亲等以内的在世亲属,是不符台当局申请赴台探亲现行规定的。何时才能返乡扫墓祭祖,同宗族亲属相聚,并一睹现今故乡实貌,成了长期困扰着我的一块心病。 然而去年年中,突然收到台北“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邀我于年底赴台参加“张我军学术研讨会”的电函。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却出现了“柳  相似文献   

13.
唐淑惠 《人民公安》2006,(23):51-51
收到了张蓉姐姐从上海寄来的信,我们时常是电话联系的,只是在某些节庆才发明信片问候,不知道信里装了什么,打开了,掉出两张照片,那照片让我心里酸酸的,是公交分局民警祝选朋生前的照片,一张是他和妻子抱着儿子的照片,一张是高大英俊的他与爱妻成婚那日的婚纱照,照片上,他们夫妇笑得多甜蜜,只是这微笑永远地留在了昨天。三年前,也是这个季节,他在追小偷的时候被犯罪嫌疑人用刀刺死。三年前,我不能够接受一个年轻的战友没有留一句话地离开我们,而今,我们却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的硕士论文是关于袭警的,作了很多关于袭警的调查,了解到全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5日,手术后的“爬行女孩”刘艳丽紧紧抓住一个中年男子的手.含泪说道:“阿呆叔叔.我要回到我家的门口.站着让你给我照一张最最美丽的照片……”这个叫阿呆的叔叔是位酷爱户外运动的驴友.与刘艳丽素昧平生。3年前,阿呆在美丽的后武当山上拍下一张绚烂的风景照。照片里一个模糊的“黑影”让他受到了莫名的震撼——拉近镜头.“黑影”原来是远处窑洞门口爬着的一个女孩,一双绝望的眼神无助地凝视天空。这个女孩就是刘艳丽。  相似文献   

15.
“请同学们看看,这是我去西藏旅游时,在萨大昭寺外面广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着,我举起照片,走下讲台,同学们立刻睁大眼睛,兴奋而又好奇地凑过来看照片。我边边讲述照片的来历:“我去拉萨旅游时,去大寺游览。在大昭寺外面,有很多藏族同胞,他手里几乎都拿着转经筒在摇。我遇见了这位族大姐,就微笑着向她点头,说:‘扎西德。’她也笑着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是藏语祥如意的意思。我觉得这张照片就反映了我民族团结的情景。当我在和这位藏族同胞友交谈的时候,我的同事举起相机,抓拍了这珍贵而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把它作为民族结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七月     
细 细想起来,竟然先想到了我戴红领巾的那一刻。那还是“文革” 时期,我们全家刚随父亲所在的部队由河北换防到了邻省山西。仿佛突然间换了一个天地般 ,一扫由于母亲在河北工作时被认定“犯路线错误”而勒令进学习班所带来的一切阴影。很 快,我就加入了少先队,当时那种高兴程度绝不亚于过年。母亲给我仔细打扮起来,先梳好 辫子换好衣服,之后系上红领巾领我来到照相馆,照了“革命生涯”的第一张照片。那是 6 0年代的一个 7月。而后我在上初中期间又加入了团组织,说是我入团,倒不如说那枚团徽 是母亲给我争取来的。那时的我只管热衷…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08,(3):50-51
一本书,一段历史,一百张照片。红镜头摄下的永恒的瞬间和瞬间之外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红墙摄影师杜修贤用照片记录了政坛和生活中的毛泽东、周恩来,红墙女作家顾保孜则记录了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些照片与故事既满足了人们对老一辈领袖工作和生活细节的好奇,也让大家能从一个平常人的角度去了解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生活、工作和情感。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特别为读者奉献书中一个精彩的片段,以表现老一辈领导人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与坚毅果敢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作为昆曲"义工",白先勇不断游走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他率众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深受年轻人青睐。而他最重要的一项写作计划——为父亲白崇禧写传却迟迟没有完成。在为父亲写传的过程中,白先勇搜集了几百张照片,从北伐战争到台湾的最后岁月,白先勇说,"这些照片很有历史价值,把它们串起来,就是我父亲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父亲突然去世,开了20年影楼的河北沧州南皮县个体老板刘世强竞找不到一张照片作遗像,他为此深深自责,并从此决定为全县80岁以上老人免费拍照。从今年正月起,刘世强走村串户,克服种种困难,迄今已经为1000多位老人拍摄了照片。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今年5月初,刘世强荣登“中国好人榜”和5月份全国“助人为乐好人”榜。  相似文献   

20.
三位“一把手”的机缘巧合 这里是聂荣臻元帅的故里——江津区吴滩镇。记得有张照片是我在2006年3月镇街换届后去吴滩镇考察时扪摄的。青松翠柏掩映的聂帅故居,照片中站在聂帅铜像前的二二位领导不是别人,正是当时新上任的吴滩镇三位“一把手”:居中的镇委书记秦刚,此前已经在4个镇任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