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在反对外国势力制造“两个中国”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都牢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把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对台政策的基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现阶段的体现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必须维护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台独"势力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形形色色的"台独"分裂活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受到"台独"活动的严重威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缓和与发展两岸关系,打破两岸政治僵局,争取台湾民心,党中央调整对台工作思路,推出一系列对台工作新论断、新政策、新举措,开创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深刻变化,国民党在"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相继取得压倒性胜利,"台独"政权被终结,"法理台独"的现实威胁大大降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海峡两岸两会随即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制度性协商,并在两岸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岸关系发展露出新的曙光。但两岸关系错综复杂,岛内民意发展尚存变数,加上美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两岸关系取得重大改善仍需时日。因此,两岸执政当局和两岸同胞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建立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深化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以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理台独"的目的是要"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是现阶段最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的"台独"分裂活动.陈水扁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举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宪改"完成"一边一国"的法理架构,二是通过修改"法律"如"两岸关系条例"实现两岸关系的重新定位.陈水扁当局推动"宪改"受到岛内各种政治力量和台湾民众的制约,但是基于巩固个人权位的需要,陈水扁不会轻易放弃"新宪公投"议题作为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方针,而由台湾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台独势力的“国家”构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使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和平统一之路更趋艰难。如何不断增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务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已成为现实面临的重大课题。两岸经济交流由于其自身特点而被赋予重大使命。本文在分析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所彰显出来的积极效果、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全面认识两岸经济交流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6.
在党和政府制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后,相继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我们也秉持最大的诚意.但台湾陈水扁当局至今仍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国两制",不断给国家和平统一和两岸关系制造麻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我党新世纪三大任务之一.但从目前岛内政治生态考量,台湾不管谁上台,都不会和我们谈统一.因此,当务之急是文攻武备,坚决打击"台独".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两岸关系处于两个政权对立状态。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台湾逐步改变为和平统一。90年代以后,随着台独势力的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分裂,遏制台独,就开始成为中国大陆两岸政策中的核心内容。近一年来,在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大环境的影响下,两岸关系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新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积极、稳妥、务实的对台政策,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统独"矛盾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在祖国大陆反对台独的法律和政策主导下,两岸和平发展成为未来两岸关系的趋势.今后对台工作的总体思路应从宏观上牢牢把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方向,在微观上增强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深化两岸交流交往,有的放矢地化解两岸互动过程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增进互信及了解,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64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极不平凡,经历了从冷战对抗、隔岸对峙,到僵持对立、政冷经热的"冷和",直到当前的两岸和平发展、互利双赢的新局面。这一历史最好时期的局面,既离不开前人种树绿荫,也离不开后人继往开来。对此,本文从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立场、政治基础、根本保障、强有力靠山和有效途径五个方面,对64年来大陆对台工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岛内蓝绿对抗最为激烈、政局动荡多变的一年,也是陈水扁当局“台独”步伐最快、“台独”气焰最为嚣张的一年。围绕“总统”和“立委”两大选举、岛内政局和大陆政策主导权,蓝绿阵营展开最为激烈的较量。陈水扁“全面执政”图谋破产,“急独”路线遭受重挫。“立院过半”的泛蓝军遏制住“总统”选举败选以来的下滑趋势,再现东山再起的契机。由于台当局“台独”分裂活动呈升级之势,使两岸关系持续震荡,但是,大陆在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台独”分裂活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没有被改变…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大陆方面通过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了两次会谈,签订了6项新协议,并达成陆资入岛共识。事实证明,搞"台独"不得人心。2010年,两岸双方要巩固累积构建的互信基础,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民进党的政治走向,特别是其大陆政策走向已经成为岛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陆政府希望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岸关系主题的形势下,民进党能够顺应两岸潮流,在两岸政策上有积极、正向的转变。但纵观台湾岛内外的政治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无特殊情况,民进党的大陆政策难有实质性的转变,这也意味着未来"民共关系"发展的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争取台湾人心工作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当前,影响争取台湾人心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不足、社会政治制度存在巨大差异、"独派"政治力量及国际势力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有相当牵制作用等。新形势下争取台湾人心工作,要坚持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导,从台湾同胞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使台湾同胞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深耕南部和基层,注重做好中下层群体和台湾南部民众的工作;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增强中华文化和"一个中国"认同;发现、培养台湾代表人士,壮大拥护祖国统一的政治力量,团结和争取广大台湾同胞积极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民众心理、民意基础、民心走向。  相似文献   

14.
马英九2008年上台执政至今,两岸之间确实展现了自1949年分治以来前所未有的祥和气氛。成功开启了两岸分治以来暌违60余年的和平新局。然而,2016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出炉,台湾地区充满不确定性。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全面执政,两岸关系的走向正处于历史抉择的关口。本文通过对2016台湾地区选举的分析和蔡英文相关表态的分析,试对"520"台湾地区政党轮替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台湾民进党一直公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岛内各类"台独"活动有恃无恐,两岸关系僵持紧张。为缓和台海局势,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大陆与台湾统派必须突破自我,相互配合,开展实质性的政治合作,这既是切实可行的选择,也是现实迫切的需要。双方政治合作可以表现为三个层面——达成默契,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双方的政治合作有必要聚焦三个方面——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之默契,营造阻止"台独"群众动员之合力,强化消解"台独"活动恶果之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联系观点认识和分析台湾问题,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阐明"台胞利益""台湾前途""国家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以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把握两岸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到历史地认识台湾问题;其二,以发展观点认识和分析台湾问题,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和大势充满战略信心,强调持之以恒地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其三,以矛盾观点认识和分析台湾问题,严守底线,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把握主流,毫不动摇地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把握共性,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将心比心,促进心灵契合.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64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极不平凡,经历了从冷战对抗、隔岸对峙,到僵持对立、政冷经热的“冷和”,直到当前的两岸和平发展、互利双赢的新局面。这一历史最好时期的局面,既离不开前人种树绿荫,也离不开后人继往开来。对此,本文从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立场、政治基础、根本保障、强有力靠山和有效途径五个方面,对64年来大陆对台工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 ,两岸关系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在台湾岛内 ,陈水扁正加速推动“渐进台独” ,与李登辉的“急进台独”有合流趋势 ,使两岸关系蒙上新的阴影 ;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 ,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 ,一段时间内“政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 ,但从总体上看 ,两岸政治关系还在不断前进 ;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 ,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而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 ,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力所能阻挡的。在影响两岸关系的上述因素中 ,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是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9.
马英九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两岸关系明显转暖,台独分裂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主张和谈和统一的势头显著加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两党交流和政治磋商日益增多,这些都为我们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奠定了基础。但也要看到,台独势力分裂活动依然猖獗,大有卷土重来之势。马英九上台后的一些言行,对两岸关系的改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了消极的东西。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方面,又要注重不利的因素,既要注重加强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又要从战略的高度,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妥善处理两岸关系,化解矛盾,积极促进两岸上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进入"深水区",两岸关系越往前走,越要求破解两岸之间的政治难题。现实情况也充分表明,在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过程中,一些政治议题尽管可以暂时搁置,但不可能完全和长期回避。化解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提升政治互信水平,进而推动两岸政治对话协商,已日益迫切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