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论坛》2020,(2):118-124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陌生人社区"的现象日益突出。厘清社区归属感研究脉络,是推进社区治理的基础。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对社区归属感研究进行全面评估显示,借由社区消失论、社区继存论、社区解放论和四要素模型,学界对社区归属感的因素研究从最初的线性模型转变为系统模型,形成了"参与—回报""需求满足"的分析框架,构建了社区归属感指数量表。其中,社区规模、居住时间、社区互动、社区满意度等是影响社区归属感的最强因素,但社区归属感的研究过多聚集在特殊群体,且缺乏对新因素的观照。未来的研究要在内容上引入符合时代发展的指标与影响因素,在方法上注重"量"与"质"的综合运用,兼顾总体判断与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2)
城市社区网站由于成立时间早、注册用户多、用户黏性强等特点,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社区网络媒体。城市社区网站面临着城市化建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分众化、个性化的信息社会发展趋势等机遇,也必须面对诸多困境和挑战。本文从社区管理的角度探讨城市社区网站的发展策略,以促进这一社区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跃飞 《学理论》2009,(27):157-158
本文认为,在现有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状况下,必须进行社区重组才可以促进社区发展。社区重组主要涉及重组社会管理层级、各类资源和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区全面、协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区治理结构是社区范围内不同治理主体依靠资源互动进行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计划经济时代的社区治理注重行政决策的控制,真正的社区治理需要社区决策权的多元优化配置。目前,我国社区治理结构的单一范式与社区治理多元化必然产生内在矛盾。社区治理结构优化中,外部条件上需要放权,内部场域需要民主、法治化的自治机制。因此,社区自治权保障成为核心要素,包括社区组织权力及社区居民参与权保障。而要基于社区自治权保障重构社区治理结构,首先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厘清行政管理权与社区自治权的边界,明确社区在人、财、物方面的自主权。其次需要完善社区自治机制,在民主、法治条件下充分发挥社区组织权能,并保障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5.
全球视野下的社区发展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1,(5):128-137
自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推动社区发展工作以来,相关实践已近70年,但是相应的回顾与深层分析相对缺乏。通过对菲、印、墨、韩、英、美、加等典型国家社区发展实践的比较,能够分析出社区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区发展均由国家力量主导,体现出"自上而下"的特征。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介入具有"直接性"和"总体性",发达国家则较多地以非政府组织为载体,国家介入具有"中介性"和"有限性"。社区发展往往以"反贫困"为第一任务,包含物质改善和价值改造的"二重性",由于各国所面临的社会自主性普遍较低,居民参与的初衷难以达成,社区发展实践展示出"物质性大于价值性"的特点。总体来看,社区发展的转型是一种"条件论",中国的社区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改善社区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价值引领,构建"关联社区"。  相似文献   

6.
邵静云 《学理论》2014,(5):244-245
面对目前中国内地高校总体资源、服务不足的实际情况,高校社区工作作为高校社会工作的具体化和深入,能够较好地整合高校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容纳多方力量。基于对社区社会工作和高校的认识,对高校社区工作的内涵进行界定,认为高校社区工作是社区工作的特定形式,高校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服务功能、充权功能、社会行动功能和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质是要使社区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回归到社会领域。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完善社区管理就要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社区治理代表了社区管理的新走向,治理包含管理又超越管理,它是管理、服务、建设的有机统一。在社区治理中,除了发挥政府、社区主体组织的作用,还要重视和发挥其他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城市社区管理由行政主导的传统体制,发展为以居民自治为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公民社会发育的要求,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8.
社区安全背景、社区易损性和社区安全能力构成影响社区安全的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又分别包含着诸多因素。三个维度之间彼此影响,并最终决定了社区的安全状况。在社区安全评估和社区安全建设中,必须对上述各个维度和各种因素,以及各个维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予以高度重视,才能对社区安全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并采取有针对的措施地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真正打造起城市社区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9.
姜郸 《学理论》2015,(1):58-59
美国社区治理是一种以公民治理社区为主的自治模式。在这个治理过程中,多种治理主体包括如政府、社区居民、社区非政府组织、社区企业都平等、自由地参与其中。美国的社区治理历史悠久,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能够为我国发展社区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岚 《学理论》2013,(18):76-77
社区网站是指城市社区建设中基于现实社区建立的互联网虚拟社区,在四种类型的社区网站中,用户黏性最高、生命力最强的是由居民自办的社区网站。社区网站发展的特点体现为:在现实需求下应运而生;新传播主体的产生;互联网技术推动虚拟社区的创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传播需求驱动规模化发展。社区网站的发展方向可以从社区网站的属性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两个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李建全 《求知》2005,(6):25-27
社区建设的龙头和基础是搞好社区服务。我们邵公庄街多年的实践证明,社区建设中的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医疗等内容,最终都要通过不同功能、不同角度落实到对社区居民的服务上。因此,社区党建要以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重点,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服务载体,在服务中充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让群众在服务中享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事务的治理是政党、行政、居民和物权等几方面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其反映核心要素的权力结构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绩效。在合作型社区权力结构中,社区居民处于中心地位,社区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居委会承担着实现居民自治的核心功能,社区业主组织承担着实现物权法治的重要任务。重塑合作型社区权力结构,要补齐社区业主和物业服务组织要素,根据共同体治理的要求定位党组织的角色地位,按照去行政化的方向调整居委会和服务站的关系,通过组织间交叉任职实现党组织、居委会和业主组织的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组织结构观与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组织必然出现重大变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社会组织只有公共组织,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均是基本社会组织,它们分别形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板块或三个部门。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是:第一板块较小,而第二、三板块较大。  相似文献   

14.
李东泉  蓝志勇 《公共管理学报》2012,(1):104-110,127,128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给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改造、更新和发展城市社区。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现实,将社区按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分析了它们的成因、功能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重新认识这些社区的价值,结合新的社区发展理念,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发展战略,实现社区发展的目标,保障城市化过程的健康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社区治理与建设的内生性路径,基于社区的共同体属性,研究提出“社区情绪”这一概念并就此讨论,可得出相关治理策略。社区情绪是指一定时期内社区居民的共享性心理体验,它源于社区居民所具有的共性互依的社区生活需要,通过居民间交往互动,经由情绪反应、情绪推理、情绪循环与强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而生成,为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提供了必要的情绪基础。从社区情绪的视角可以看到:一方面,居民基于对社区情绪的感受和理解,可通过情绪选择与表达推进社区参与,共享社区情绪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社区管理者基于对社区情绪的内涵与形成机制的把握,可通过制定社区情绪指标及其监测,关注与回应社区居民的现实需要,增强社区认同与凝聚力,疏导与培育社区情绪,引导正向社区情绪,化解消极社区情绪,从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王雪晶 《学理论》2010,(6):60-61
我国的社区工作发展存在着政府工作“基层化”、社区工作“机关化”、社区工作者的“非专业化”等问题,在今后的社区发展中需要政府走出“善政”走向“善治”,社区的服务理念需要从“机关型”转向“服务型”,同时培养专业技能与专业服务兼备的社区工作者,使社区工作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社区的建设具有多种动因。它是在政治走向民主化、行政管理走向善治、经济走向市场化的要求下进行的。搞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宣传,需要实现城市社区管理的善治,需要实现政府管理的有限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导致了"过渡型社区"的出现,其中暴露出来的社区居民对重建社区的认同问题也越来越显性化。对此,可以用"时空"、"记忆"与"意义系统"所构成的三角模型来加以分析。而正是因为"压缩的社区时空""断裂的社区记忆""缺失的意义系统"造成过渡型社区的认同危机。因此,过渡型社区认同需要新的意义系统确定,需要在"时空伸延"的策略下展开构建,需要通过一种构建社区记忆的方式实现最终的社区认同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社区功能的多样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在复合治理形态上的"一核多元"社区合作治理模式,应成为社区治理法治化转型的目标模式。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应以善治为目标,以法治为基础,对"一核多元"社区合作治理模式进行系统性建构,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向法治化转型,实现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结构性融合、功能性融合和机制性融合。  相似文献   

20.
对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是当前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成都市武侯区簧门街在社区管理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经营型社区的模式,得到了来自居民和公共管理部门的认可,此举为社区管理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