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曾讲过,世界观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入马克思主义至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确立了它的主导地位。然而,一些泛起的沉渣不时地向这个科学的世界观挑战。有些人被某些似是而非的沉渣邪说所迷惑,常报以“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的纵容态度,进而堕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迷信神灵的泥塘,动摇了科学世界观。科学世界观的动摇,必然引起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动摇;必然导致人心涣散、理想消解、信仰危机;必然导致对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怀疑和冷漠。“法轮大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种媒体众口一词,对年中、年终检查一片讨伐声。但我要说:其实,“检查”本身是无罪的。上级部署了工作,下级落实得怎么样?下级说,他们全部落实到位了。真的吗?也许。但这年头说空话,办假事的人太多了!上级虽说不能不信,但真要全信,心里还是不踏实,怎么办?上级只有通过检查,让事实说话。 湖北省老河口市民政局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一个圆形  相似文献   

3.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日前对全市19个县、市、区和20多个市级部门的领导干部心态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在经济转轨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地方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政治信念的模糊性增大。对“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这一问题作肯定回答的只占35.9%,作否定回答的占16.34%,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占47.7%。突出表现在对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既非不信也非全信。一种认为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科学合理的、易于接受的内容应当相信;而与现实社会和市场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王萍 《中国人大》2014,(3):24-26
希望通过修改这部法律,让“民告官”渠道能够更加畅通,改变“信访不信法”现状,朝着法治中国的目标向前再迈一步。  相似文献   

5.
目前,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且有上升之势。所谓信“访”不信“法”,即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与经济活动中,当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采取逐级或越级上访,找行政长官求决,而不去用法律的武器求得司法解决问题。甚至对法院判决不服也找行政机关上访。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信“访”不信“法”的成因信“访”不信“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信“访”不信“法”与公民的法律素质不高有关。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广大的贫困地区,人们受教育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份河南省灵宝市发绐全市乡科级干部填报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主要情况自报表”,表中赫然写着,填报人:卫建设;工作单位:灵宝市地税局;职务:副局长 。在以下诸如“用公款去歌厅、舞厅、夜总会消费”、“参加对公正执行公务影响的宴请”,“收受礼品情况”等22项有关廉洁自律内容的栏目内,填报人均填写为“无”,填报时间为1997年7月11日。同时,填报人还随表附有一份“个人廉洁自律自查自纠的汇报”材料,汇报说:“通过学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政法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市委政法委的要求,围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办案、权钱交易、刑讯逼供、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突出问题和违反“四条禁令”的行为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认真进行了自查自纠,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执法执纪大检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自查自纠了一批问题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政法系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假设的支点是难以找到的。 洛阳春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这么三个支点,正是这三个支点托起了“春都”这一名牌,一步步实现着他们的梦想。这三个支点分别是:质量、广告、商标。  相似文献   

9.
《战国策》上记载着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有贤良的美名。一次,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听后,当即告诉曾参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母根本不信,她一边织布一边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片刻,有一人又来说:“曾参杀了人。”曾母仍然不信,继续泰然自若地织着布.不一会儿,又一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  相似文献   

10.
不信与不知     
张中行先生对于读书求知,始终奉行两个字,就是:不信。不信的意思,显然不同于逢事便抬杠,成心找别扭,你说东我偏西,你让打狗我偏撵鸡。张老的不信,大概就是马克思的“怀疑一切”。马克思认为,怀疑是一个必要的起始,因怀疑引发思考,然后才产生对于是非的判定。这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在我刚听说“怀疑一切”这个词时,它就十分不幸地被“造反有理”给强行利用了。好端端的座右铭,几乎成了倒行逆施者的旗帜,给马克思老人家狠狠地抹了一鼻子灰。非常岁月,不堪回首。张中行先生在渡过劫波的若干年后,方以从容不迫的文字阐释了不信之说。他在…  相似文献   

11.
一立以来,给领导送点烟酒、领导收点烟酒的现象,始终没有提到“上纲上线”的地步,以至一些领导把这类事情视为小菜一碟,甚至在民主生活会或自查自纠时常直言不讳地称:有人送“红包”我没要,烟酒我是收过的。言下之意,收点烟酒算什么?  相似文献   

12.
苗族巫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它以信鬼尚巫、多神崇拜为内容。许多史书都有记载:《国语·楚语下》说:“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家为巫史……”《汉书·地理志》云:楚人“信巫鬼,重淫祠”,元人《赠医氏汤伯高序》亦云:“楚俗信巫不信医……凡疾,不计久近深浅,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复十数不效,不悔。” “苗人崇信神巫,尤其于古”“婚丧建造,悉以巫言决之,甚至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关干部工作的传闻:“某某要动”,“某某要升”,“某某要到某某单位当‘一把手’”……过不多久,其中不少传闻果真成了事实。所以有人说:“传言不可不信。”这就是组织人事工作中的“跑风漏气”。那么这些“风”、“气”的源头何在呢?仔细分析,这些传闻可能源于四个方面:其一是对上级党委研究的初步意见,有些做干部人事工作的同志,尤其是某些参与干部人事决策的领导干部,人情和面子重于原则和纪律,顶不住老领导、老部下、老同志和亲朋好友的情面,一咬耳朵,一下子捅出去了;其二是某些领导热衷于“…  相似文献   

14.
王地 《当代广西》2012,(18):5-5
在当下,“信任”因为缺乏而显得弥足珍贵,也让人们饱受纷扰。孩子考上大学了,“没准是花了钱的呢”,有人不信;小伙子当官了,“他家里肯定有背景”,人们也不信;她出名了,“肯定做了人家小三”,人们还是不信……普遍的强大的疑虑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精神疾病。假的我们不信,真的我们也不信。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与思考》2009,(8):62-63
一个人对你说,有棵草可以预防和治疗肿瘤,你可能不信,完全可以不信。可周边所有的人都相信这棵草可以预防和治疗肿瘤,也许你就不得不信了,一棵名不见经传的小草在街坊间盛传着一个个“抗癌故事”,被渴望生命的肿瘤患者称为“抗癌神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从事司法工作,接触过不少犯了罪的干部,我常问他们:“走到今天,究竟走错了哪几步?”他们的回答是:“不需要几步,一步就够了。”这是迟到的悔悟,也是以生命和自由为代价换来的教训。守好“第一步”,说起来好像是件很容易的事。“慎始”、“慎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等等,这些古训,许多人都很熟悉。遗憾的是,不少人常常贪欲膨胀,心存侥幸,自觉不自觉地“跨”出了从恶的“第一步”,然后,就会出现第二次的接受、第三次的默认、第四次的麻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千里之堤”溃于一旦。“第一步”无异于人生道路上的要塞,守住了,便“一夫…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人大》2008,(6):41-41
这哪里是算账,完全是一个堕落灵魂的忏悔。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只可惜越大荣的醒悟晚了一步,但这“晚了一步”对那些即将“迈出一步”的敛财官员来说,难道还不足以警醒,非要步其后尘?  相似文献   

18.
学会听真话     
<正> 人,一旦成名成家,从此便难以听到真话。不信吗?音乐家傅聪曾讲过一个关于他朋友鲁普的故事:因为鲁普已经是“大师”,便没有人敢跟他说什么了。就像鲁宾斯坦弹的一首乐曲,最后一个音符总是错的,因为那个音符他看错了,可是这一辈子都没有人敢告诉他。这“大师”的桂冠,像一座严严实实的围城,将“大师”与崇敬、爱戴他的人们毫不留情地隔离了开来,令其咫尺天涯、天各一方,且让“大师”再  相似文献   

19.
马上就要期末统考了。我在一个理科班上完最后一课后对几位班干部说:今后一段时间你们就不上政治课了,把时间拿来搞统考科目。没想到他们却说:我们很喜欢上政治课。同学们也一样。不信,你搞一次“民意调查”。下课时,我就以“我对政治课的一点看法和建议”为题,搞了一次“民意调查”。果然,正如学生干部所言,学生十分喜欢政治课。不少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写到:“政治课很有趣。”“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成长都很密切。”等等。而且有的学生就直接写上“我们要求上政治课”、“政治课时太少”等。当然这也并非偶然。这看似偶然的背后隐藏着…  相似文献   

20.
几位干新闻广播工作的朋友来敝舍闲聊,说是他们单位在“反腐纠风”刚刚“自查自纠”之后,不仅没有“自律”,反而又出了一件奇闻:明目张胆地推行了“洗澡成分论”。据朋友们介绍,他们单位新盖成两幢宿舍楼,有关领导说是为了帮助搬进新居的职工安装洗澡热水器,下发了一个书面通知,明文规定:局级以上干部免费安装(自然是包括设备费和安装费);处级干部需要交设备费1150元;一般干部也可申请安装,一切费用完全自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