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老当 《检察风云》2007,(1):66-68
与蒋介石唱对台戏 1927年,近代中国腥风血雨的一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被迫逃亡海外.  相似文献   

2.
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的主要方式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蒋介石看到八路军、新四军打得有声有色,1939年,也提出让“国民党以游击战为重点”,并先后派出50万军队开到敌后。为了训练国民党军打游击战,蒋介石还专门在湖南衡山开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请共产党的教员来授课。  相似文献   

3.
在军统诸多奸雄中,郑介民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人物。他资历较深,跟随蒋介石多年,从军统的前身复兴社创建时起,就一直作为戴笠的副手从事特务系统的领导工作。戴笠死后,郑介民曾被蒋介石任命为军统代局长和保密局局长,成为头号角色,显赫一时。和其他国民党高级官员一样,郑介民也很爱财,但  相似文献   

4.
1949年1月21日,国民党的末日即将到来。为了苟延残喘,蒋介石宣布第二次下野,让李宗仁代总统,收拾残局。宣布下野时,在座的有李宗仁、孙科、吴忠信、邵力子、谷正纲、蒋经国等国民党官员。会场上气氛冰冷,蒋介石首先发言,他的声音低沉无力,失去  相似文献   

5.
王正瀚 《检察风云》2010,(15):66-68
解放前夕,随着军事上的接连失利,国民党阵营内部的一些军官对于国民党的腐败和蒋介石的专制统治也日益不满。在这紧要时刻。中共充分认识到了争取这一部分人反正对于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在中共上海市委、  相似文献   

6.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2,(23):31-31
蒋介石平素不苟言笑,缺乏幽默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评价蒋介石“古板,极其乏味”。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心情更是很沉重,据蒋介石侍从室(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下属机构)的人回忆说。很少见到“老头子一笑”。然而,抗战初期胡适的一首白话诗,硬是把蒋介石逗笑了。  相似文献   

7.
路琰 《政府法制》2010,(10):34-34
新中国面临的帮派问题,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恶果。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会就成为他破坏革命的反动工具。即使在败逃台湾前夕,蒋介石仍然在考虑如何与黑社会组织互相勾结,“铲除共产祸害,反共复国”。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面临的帮派问题,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恶果.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会就成为他破坏革命的反动工具.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15-15
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结束后,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侯赶编了一出《庐山雪》的剧本,内容是写红军杀上庐山、俘虏蒋介石的故事,寓意国民党统治就像庐山上的春雪,很快就会消融、瓦解。  相似文献   

10.
王庆顺 《政府法制》2009,(24):48-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东北没有国民党军队的一兵一卒。蒋介石为了独占东北,在抗战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时就迅速派兵闯入东北地区,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新一军就在这时被蒋介石急调东北。这支王牌军会同其他蜂拥而来的“国军”,与长期在此地坚持抗日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一起恶战于白山黑水间。  相似文献   

11.
风雨飘摇之际,蒋介石于1949年退居台湾,宋美龄亦在隔月的1950年1月13日,翩然从美国假道菲律宾到台湾.稍早,蒋介石连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远走美国,不再过问国民党当局的政事.  相似文献   

12.
王丰 《政府法制》2010,(6):46-47
风雨飘摇之际,蒋介石于1949年退居台湾,宋美龄亦在隔月的1950年1月13日,翩然从美国假道菲律宾到台湾。稍早,蒋介石连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远走美国,不再过问国民党当局的政事。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东北没有国民党军队的一兵一卒.蒋介石为了独占东北,在抗战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时就迅速派兵闯入东北地区,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新一军就在这时被蒋介石急调东北.这支王牌军会同其他蜂拥而来的"国军",与长期在此地坚持抗日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一起恶战于白山黑水间.  相似文献   

14.
东方明 《检察风云》2014,(24):78-80
国民党举行的群众大会有一种形式为“国父纪念周”,每周一次定期举行,雷打不动,届时全国所有党政机关、军队、社会团体、学校等自上到下人人部须参加。如此周复一周年复一年,难免使人有“老套”之感,于是产生厌烦,会场秩序就难以保证。1945年元旦,蒋介石在出席国民党“中央纪念周”时,面对着会场懒散疲沓勃然大怒。于是,就有了“委员长亲纠会风”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出于爱国热忱,联合发动兵谏,将正在西安督战的蒋介石扣留,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也一并软禁,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  相似文献   

16.
马祥林 《政府法制》2012,(11):31-31
1948年8月初,国民党中原会战失败,蒋介石主持召开“三年来戡乱检讨会”。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43-43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痛定思痛。他认为,国民党今后要与共产党斗争,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行,必须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建立一个反共联盟。1949年7月中旬,蒋介石给韩国总统李承晚去电,希望访问韩国,商谈建立太平洋反共联盟等问题。7月19日,李承晚给蒋介石回电,正式邀请蒋访韩。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7):20-20
1907年秋天,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的蒋介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官费留学生,次年被派往日本振武学堂留学深造。闲暇之余,蒋介石常常拿着一把80厘米的长刀把玩,并不时地向同学吹嘘:"这是我家祖传的宋代宝刀。"一天,一个叫梅村的日本同学拿出自己的东洋武士刀,比画着对蒋介石说:"中正君,我俩交个朋友,换换宝刀。""不行!"蒋介石断然拒绝。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总裁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一下子显贵起来,但他对自己的祖先是谁不甚了解,还不时有人攻击他,说他本不姓蒋,是他母亲带他到蒋家的,借此贬低蒋介石。在此情况下,蒋介石急于弄清自己的祖先是谁,一时间,他手下的文人忙了起来,但他们搞出的东西,蒋介石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20.
王增勤 《江淮法治》2009,(22):58-59
王亚樵是民国时期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志士,他将暗杀作为抗日和反蒋的主要手段,一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震动中外的刺杀大案,比较著名的行刺对象就有侵华日军大将白川义则、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副主席汪精卫和财政部长宋子文等国内外军政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