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一天,正值盛夏,打着赤膊坐在案前。这时,乾隆突然驾到。衣冠不整见驾就有欺君之罪,更何况纪晓岚这副模样!他慌得连忙钻进桌子底下躲避。其实乾隆早就看到了,向左右摇手示意,叫他们别作声,自己就在纪晓岚藏身的桌前坐下来。时间长了,纪晓岚感到憋气,听听外面鸦雀无声,又因桌围遮着看不见,闹不清皇上走了没有。于是偷偷伸出一根中指,低声问:“老头子走了没有?”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0):47-47
“博客”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就有人写博客了。如果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是纪昀(字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最早的“博客”了。纪晓岚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可以说是个神人,此人聪明过人,官居一品。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诙谐和博学多智。深得乾隆的喜欢,称他为“活着的东方朔”、  相似文献   

3.
农夫戏乾隆     
刘诚龙 《政府法制》2011,(27):16-16
乾隆有一次南巡,因一时兴起,临时访问了一户贫苦人家。 乾隆在问了一些常规问题之后,叫这个农夫给随行的大臣现场打分。他让那些随行大臣一排排站好,就叫农夫上场,让农夫一个一个地问其姓甚名谁,并当场辨其忠奸。当农夫全部看视完毕后,乾隆问他:"我们这帮大臣里,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谁是清官?谁是贪官?"农夫笑嘻嘻地答道:"满朝皆忠臣。"  相似文献   

4.
王吴军 《政府法制》2011,(32):32-32
纪晓岚,名昀,“晓岚”是他的字。清朝乾隆时期的进士,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曾任《四库全书》的总编辑,并著有流传后世的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聪明滑稽,才思敏捷,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两千多年前,我国法家的代表人物曾经说过"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1]。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其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彭永强 《政府法制》2010,(20):33-33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大才子,他不仅在诗文歌赋方面都有高深造诣,而且为人通达幽默,做官清廉正直,一心为民,他跟贪官污吏斗智斗勇的故事广为流传,与乾隆皇帝诗文唱和的典故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7.
朱春学 《政府法制》2011,(20):15-15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写了很多狐鬼神仙、奇闻逸事,蒲松龄的《聊斋》更是公认的十足的“荒诞派”。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作为一个颇有涵养的大学士,纪晓岚却公开表示了对《聊斋》的反感,其中有何缘由呢?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就听大人讲过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时,我真的不是很理解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长大点,认识字,读了小说才知道原来书里可以把屋子介绍得栩栩如生。把美人描写得活灵活现。谁知道,大人告诉我,还是没有悟到这句话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宋志坚 《政府法制》2011,(27):38-38
冉求带鲁国的兵打败了齐国的军队,季康子问冉求:"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求说"学之于孔子。"这是冉求为孔夫子弄虚作假。孔子自己就对卫灵公说过:"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承认他只懂得祭祀,不懂得军事。孔子这个人,还是比较实事求是,也比较有自知之明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他一贯的风格,对他的弟子们这样说,自己也这样做。  相似文献   

10.
子玉 《中国监察》2009,(5):63-63
恃,字典解释为:依赖、仗着。清朝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说:“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有所恃,则敢于蹈险。”这句名言使人深思,催人猛醒。  相似文献   

11.
张忠培在《书屋》撰文认为,必须澄清对邓小平的两个提法的误解,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长期以来,我们将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种误解。读遍邓小平著作,没见过他说过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因此,不能将"经济"强加在"发展是硬道理"头上,将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乃至说成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不是对当时他提出的政治和建没而言的,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法与利益分配正义邵明,赵守贵一、利益分配、正义和法"利益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认为对自己的幸福说是必要的东西。"①霍尔巴赫这句话道出了利益的真谛。利益,就是能够满足人类(利益主体)需要的客观对象。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人类始终如一地在...  相似文献   

13.
《法人》2011,(7):79-81
●浙江"骗贷第一案"一审判决何志军无期徒刑5月27日,浙江之俊控股集团原法定代表人何志军涉嫌抽逃出资、贷款诈骗、偷越国(边)境一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何志军犯贷款诈骗罪,  相似文献   

14.
刘绍义 《政府法制》2011,(27):41-41
见到"后"字,我们立即会想到"皇后"、"皇太后"等与女人有关的词语。但在上古时代,"后"字代表男性,是权力的化身,是帝王的象征,是天子的称号。《说文》曰:"后,继君体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曰:"后,君也。"《书经·说命》中说:"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相似文献   

15.
银行被抢     
《政府法制》2011,(27):42-42
广东一伙劫匪在抢劫银行时说了一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大家都一声不吭躺倒。一劫匪望了一眼躺在桌上四肢朝天的出纳小姐,说:"请你躺文明些,这是劫财,又不是劫色!"劫匪们回去后,其中一个新来的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钱?"那老劫匪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啊?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16.
因为<正说纪晓岚>而著名的纪连海,最近有个表态:特地澄清自己与纪晓岚家族没有一点关系."外人以为我和纪晓岚家族有关系,实际我是因为讲了纪晓岚,才认识了他的后人.他的后人找到我,想把我排进纪家的家谱,还给了我个'清'字辈,这是现在纪晓岚家族辈分最高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犹豫过,想答应,但我老婆坚决不同意.我其实与纪晓岚家族没有一点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这是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北京的一个民间传说。 侯宝林问华罗庚:"二加三在什么情况下等于四?" 华罗庚沉默了。 侯宝林强调说:"请注意,我问的是在什么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赵华军 《法庭内外》2011,(12):44-48
也许11岁的童乐乐在临死之时都不明白:自己跟着一个戴眼镜的大哥哥来到他家看两只小乌龟,怎么一进门哥哥忽然间就变了脸,没说两句话就往自己的脖子上死死地勒上了绳子!乐乐不知道,这个戴眼镜的哥哥居然还是北大的毕业生,名字叫连勇,一向被认为是一个内向、不爱说话的"老实人"。  相似文献   

19.
郑宾 《检察风云》2014,(16):16-18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以风险可控为底线,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2014年6月24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校联合主办的"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理论研讨会上提出的这五句话。  相似文献   

20.
高深 《中国监察》2011,(10):62-62
古人说:"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气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物质"?据翻译家说,气,是中国最难译为外文的词儿之一。说它是空气,它却又是万物生成的根本。《易经·系辞上》有云:"精气为物",东汉哲人王充也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然而孟子则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这里表达的是属于精神方面的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