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12月8日,原苏联的三位政治家在白 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丛林举行会晤,决定解散苏联。此次会晤没有留下原始记录,也没有拍摄任何影像资料。会晤参与者对这一事件的细枝末节,至今讳莫如深。这次会晤是怎样筹划的?参与者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苏联总统为什么坐以待毙?共产党人和其他爱国者为什么漠然置之?近年来,本文作者对苏联解体亲历者的文章、评论、回忆录和访谈录进行密切跟踪,终于在蛛丝马迹中理出一点头绪……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过程中,民族矛盾和危机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民族矛盾的形成、发展和激化,是在苏联长达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矛盾的发展历史和苏联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及其经验教训,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认真总结其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本身的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苏联模式虽然随着苏联的解体而一去不复返了,但20年来人们对其功过是非的反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历史告诉我们,这个模式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创造过骄人的业绩,也存在严重的弊端,它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通用模式;把苏联的具体经验和模式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一般,离开本国国情盲目照抄照搬,是不可能成功的;以“老子党...  相似文献   

5.
民众的不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的解体?迄今为止,这个复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为什么大多数苏联问题专家没有思考苏联民众不满的本质和意义呢?为什么观察家们如此迟钝于怀疑苏联体制的可行性?为什么他们对少数人的下述观点无动于衷,即苏联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沙土之上,而且到1989年,其体制已经表现出了开始解体的...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普列汉诺夫研究院、普列汉诺夫社会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基金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了一次以"苏联:历史的绝境抑或历史发展的前景"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从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角度对苏联存在的历史及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有代表性的观点总结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7.
今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二十世纪初发生的这一场史无前例的、被称作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社会主义革命,曾经给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带来了莫大的喜悦、鼓舞和希望。二十世纪末,由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在原苏联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出现了对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质疑,乃至酿成了世界共产党人队伍中的迷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壮  相似文献   

8.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存在了74年之后解体了,由列宁亲手缔造的、具有93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也被摧垮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无不为这历史的大倒退而感到痛心,无不在认真思索这场悲剧的历史教训。本文只在执政党的建设方面的教训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科技因素对苏联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历史上 ,苏联科技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但是 ,由于其封闭的体制、理论认识等原因 ,使得其科技发展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科学技术未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使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这也是造成苏联解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已经整整15年了,现在的俄罗斯人会怀念前苏联时代吗?这个看似悖谬的问题答案却是肯定的。民调显示,怀旧思潮已在蔓延。而在这怀旧思潮中,个人祟拜、特权阶层、古拉格群岛被选择性遗忘,留下的只有卫国战争胜利的光荣,超级大国的美梦和年复一年通过红场的铁马金戈。于是,普京政府选择将11月7日——曾经是前苏联“国庆节”——定为“莫斯科红场军事阅兵日”。俄罗斯国防军的士兵身着苏联红军卫国战争时期的军服列队通过红场,这一刻,历史与现实相纠结,大国之梦重新升腾。11月7日,曾经的“十月革命节”,或许将成为现代俄罗斯建立国家认同感的发端。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苏联为什么会失败?“新”“老”社会主义的区别何在?“新”社会主义是否就有前途?在俄罗斯的社会民主主义流派中发生了什么?左翼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持何态度?社会主义思想的批评者和反对者错在哪?为了回答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的这些迫切问题,著名政治学家、政论家鲍里斯·斯拉温教授撰写了<社会主义和俄罗斯>一书。 该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二章:社会民主主义流派;第三章:从左的角度分现实的俄罗斯。第四章:俄罗斯和人类未来。第五章: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当继承和屏弃的是么;第六章:思想的砧污(争沦性文章)。 斯拉温认为,在只有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而这种模式几十年后又遭到失败的国家里谈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又不能不谈、因为必须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消极后果。在作者看来:(1)社会主义的一种国家模式在历史中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具有国际性质的思想会消失;(2)现实社会主义的其他模式仍然存在并得以发展:(3)人类的厉史没有终结,实现社会主义思想的许多新的形式和模式会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溃败已经十周年了。阅读《邓小平文选》,方知早在1989年9月初,邓小平就曾指出过:“东欧、苏联乱,我看也不可避免,至于乱到什么程度,现在不好预料,还要很冷静地观察。”这是对中央几位负责人讲的。但一般人又怎么会如此料事如神呢!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若干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发言主要是反思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原因。这一失败连同中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基础的瓦解以及伟大的联盟国家苏联的解体,乃是20世纪最大的悲剧。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因此经历了曲折,这给原社会主义国家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造成了严重后果。联盟国家的解体、所谓的改革给我的祖国乌克兰(原苏联的共和国之一)带来的是经济崩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整  相似文献   

14.
段丽娟 《当代世界》2010,(12):63-65
以 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的转折。重大的社会转折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灵动荡,使俄罗斯哲学在短暂的“休克”之后表现出未曾有过的活力。对苏联历史的反思、对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人类未来的关切,成为关注的焦点。特点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反思,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全球性问题的探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深刻而富有新意的思想。随着苏联的渐行渐远,俄罗斯学者们已经逐渐改变了对马克思主义激情式的否定,重新以客观的、理智的、冷静的心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5.
我院国际政治系中国政治与外交教研室副教授孙岩与中共中央党校副研究员刘德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刘宋斌合作编写的《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一书,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1月正式出版。全书13.5万字。 该书在对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做了一定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苏联解体至  相似文献   

16.
我很注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首先感觉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戈尔巴乔夫要提出新思维?苏联为什么要搞改革?在去年下半年多数人还认为这是个策略性的改革,现在已经不大听说了,基本上都认为是个战略性转变,是苏联要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是很同意这一看法的。今天的这个时代已不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了,而是科学技术里出政权。如果苏联再不花大力气发展科学技术,只是把钱花到军费竞赛上去,再想争霸、想搞军备竞赛,到二十一世纪比美国落后得就会更多,美国在经济上就会把它拖垮。但总的来讲,《改革与新思维》一书里面强调对时代的认识,对战争的认识,如对核战争的认识就变了。形成苏联这样的认识的因素很多,我的想法是新思维是个世界潮流。不仅从苏联角度看,其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在放慢,而且整个国际共运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否则,波匈事件、南斯拉夫和东欧各国的改革、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改革以及今天中国的改革又怎么会发生呢?从整个世界潮流看,社会主义的发展已到今天,不仅从本国看,就从整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看,也必然出现这个潮流。这说明国际共运需要再思考、再认识、再发展。戈尔巴乔夫比较聪明,又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提出新思维与改革,其改  相似文献   

17.
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但由此引发的学术讨论一直没有停息,各种观点竞相争鸣。那么,苏共这样一个看似无坚不摧的执政党为什么会悠然垮台了呢?它究竟犯了什么致命错误而招致灭顶之灾?研究结果表明,苏共犯了2乘2=蜡烛这样致命的逻辑思维错误。同其他政党一样,共产党也会犯错误,也干蠢事,但共产党决不应犯逻辑上的错误任何政党都会犯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错误,但真正的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共产党不应该犯致命的逻辑错误。关于这个问题列宁有过明确的阐述。20个世纪20年代初期,俄共(布)刚刚转行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后,国际风云急剧变幻:东欧发生剧变,苏联在动荡分裂中崩溃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希望?中国怎么办?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政治家和战略思想家的邓小平,自然要作出自己的回答和战略选择。邓小平根据“西吃东”、“北压南”这一总的国际战略态势和世界剧烈震荡的情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19.
教条主义与苏联的解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苏共瓦解、苏联迅速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错误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一个互相交错的复杂体系。从思想理论工作方面来说,教条主义、"左"的僵化的理论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从戈尔巴乔夫上台到苏联解体,苏联思想理论斗争的轨迹是:戈氏的新思维、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逐步排挤和取代了苏共传统的思想理论而占据主导地位,这个过程在1988年  相似文献   

20.
苏联的演变经历了怎样一种复杂的过程?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最终为何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弄清其中的原因和教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多年来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这不仅是历史学家的责任,更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现实的迫切需要.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的研究任务.应该承认,俄罗斯人、特别是那些亲身经历苏联改革失败全过程的苏联-俄罗斯高层领导人,在这方面具有他们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