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李巨炎开始了收藏中国书法的艰辛历程,这源于他发自内心的对中国书法的热爱。而他对中国书法收藏的独到判断、敏锐见解,是使他在历经20年磨炼后成为一位成功的中国书法收藏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他热衷于书法艺术,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还连续三届荣获福建省工商系统书法比赛一等奖;他更热衷于推动永定县的书法事业发展,追求用书法艺术来展示客家的文化,为此将自己的公司关司,腾出场地无偿供爱好者交流和展出。他,就是龙岩市政协委员、永定县政协委员、永定县书法协会主席、永定客家书画院院长戴贵煌。  相似文献   

4.
申万胜 《黄埔》2009,(1):60-61
我是在国防大学上学时认识黄彬将军的。那时他是教研室主任,常给学员讲课。但知道他的书法也好,则是最近几年。与黄彬将军接触以后,才发现他对书法非常执着,而且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5.
何新华 《世纪行》2011,(3):37-38
他的书法作品连续人展全国第5、6、7、8届中青展,第一届行草书法大展,首届扇面书法大展,第三届扇面书法展(特邀),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得主)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相似文献   

6.
吴良安从一名来沪创业者,到成为一名书法教育工作者,直至如今成长为书法专业人士,快意驰骋于申城书法天地。这其中既有其天资所助,更得益于他对书法事业的孜孜耕耘,对书法韵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7.
在蔡元培眼中,书法是一门艺术,他的书法是其学术修养、人格品行、美学思想的折射,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绪远,上海人,出身书法世家,保利置业集团艺术设计顾问。他有着传统书法扎实的功底,从事规划设计建筑、环境艺术等方面的经历,又让他放开了视野。他的汉书系列作品极具创新性、时代情和现代感,  相似文献   

9.
肖巩 《今日上海》2011,(8):54-55
在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职位中,徐庆华不仅是最年轻的一位,其在艺术造诣上也独树一帜。他成名干篆刻与书法,但与生俱来的对艺术的强烈兴趣驱使他也涉足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尤其他近年来更是以书法瓷艺蜚声沪上,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王学仲 《协商论坛》2008,(11):63-63
海林是我的学生,我们最早认识是27年前的事,那时,他在北京军区某部从事宣传工作,给我的印象是淳朴、正直、很有才华,文学功底扎实,书法写得很好,记得是1980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展览,当时他是入选作者中年龄最小的,还不满30岁,作为组织者,我为他高兴。  相似文献   

11.
武垒 《今日山西》2000,(4):28-29
如果说,书法首先是一种文化,然后 才是艺术,想必所有的骚人墨客是深信无疑的。因而每个书法家全部经历,已不仅仅是对书法的职业嗜好,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摄取和滋养。深谙此道的赵国柱深刻而又智慧地把握此中的机枢,把政务、书法和人生解化得游刃有余,忙里偷闲,闲中求乐,点缀着他自已灿烂而丰富的人生。 对于书法,特别是硬笔书法,赵国柱近乎痴迷。这种痴迷,既是他在硬笔书法界出道较早的必然,也是其对硬笔书艺持之以恒的延续。1988年以来,山西硬笔书法协会成立并先后举办了首届、二届“晋阳杯”等硬笔书法大赛,他以对硬…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3,(18):60-60
浙江美院1963年在全国首次招收书法本科生,至1979年又首次招收书法研究生,朱关田在本科生中年龄最小,读研究生时又最年长,横跨这两个首次的,除他之外,还未见第二人。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一个突然闪过的念头,使他下决心钻研甲骨文。如今。他已从一个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成了国内少有的甲骨文书法家。近日,年近六旬的韩学镛表示,他将举办一个甲骨文书法作品展。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李潺书法独具神韵张辛汗翻开《李潺书法选》,一支美妙的乐曲便在心中响了起来,它使人感悟到书法乃是有形的音乐,音乐是有声的书法。李潺的楷书秀美遒丽,绰约多姿,尤其是他那早在80年代之初就饮誉中国书坛的小楷,不激不厉,恬淡从容,宛如一位窈窕淑女在江南三月的...  相似文献   

15.
李洪旺 《当代广西》2013,(11):54-55
陈政先生(1919-2002年),广东新会侨乡人,号无白斋主,从事书法、文字学研究及教育事业半个世纪,是中国著名老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法理论家。陈政先生在书法研究、书法创作、书法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和骄人业绩,可谓当代广西书法史上的一面旗帜。他的书法思想对广西书法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书法作品亦在广西周边省书坛,世界华人书法界中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德艺双馨     
文学与书法,很大程度上也是改变周振华性情乃至命运的两件事。对周振华来说,书法在视觉上呈现出来的是神韵与意境,文学则在叙述中传达着他的感悟与思考。他说文学和书法是他生活中的两个"支点",文章与书法围绕他的思想交替辉映,浸润融合,这样的形式,是其情感世界最好的输出  相似文献   

17.
张晔 《春秋》2012,(3):22-23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精于书法、篆刻.文字学研究成果显扬,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字语言学家和书法篆刻家。蒋维崧是江苏常州人.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他从教60多年.主要工作在山东,用他自己的话说,“山东是他的第二故乡”。蒋维崧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学专业文字学博士生导师、山东...  相似文献   

18.
上海作家管继平写作上是一把好手,著有散文随笔集《一窗明月半床书》、《上海老辰光》、《民国文人书法性情》等。在上海文人中,管继平可算一位“曝光率”较高的作家。尤其是他所撰的“文人书法”系列文章.先后被《中国书法》、《书法报》、《书与画》、《书法导报》等多家报刊转载,甚至在中国书法网上,管继平与启功等一起被评为“文人书法”网大评论权威。其实,于管继平而言。这倒是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在书法与篆刻艺术上管继平同样出手不凡。  相似文献   

19.
董光宇 《世纪行》2006,(8):41-41,44
俯瞰当今我国书画界,弄潮者众,各领风骚,可谓群星璀璨。多年来,石明仁不显山露水,不事张扬,默默地耕耘着。他的书法笔墨酣畅激扬,凛凛然另有一番风骨,一如其处世之风,不断地推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书画精品力作。大凡看过他作品的行家里手,或是书法同道都为他独有的书画魅力所震憾!他越来越被人所熟识,书画作品倍受推崇而饮誉书坛。  相似文献   

20.
本期人物     
《今日浙江》2013,(22):60-60
林剑丹是浙江书坛的元老,与改革开放后的浙江书法发展同步而行。但他的地位与影响力又不同于同时期其他书法名家。当时浙江代表人物大都聚集杭州,或在文联专职,或在美院当教授,只有林剑丹地处相对偏远的温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