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邓宏图 《奋斗》2012,(7):44-45
巴彦是哈尔滨市的近郊县,处于“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内。围绕省委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的发展举措,为把科学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今后一个时期,巴彦以建设生态宜居中等城市为发展目标,全力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惠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宜居城镇”等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2.
绿色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针对太原市绿色转型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绿色转型的战略选择、绿色转型的宏观调控和无为而治的生态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4月25日至5月2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贵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借力这场"环保大考",以问题为导向,贵州进一步强化了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大生态战略行动得到有力推动。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重大的时代课题。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多项指标鼓舞人心。站在新的起点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大生态列入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坚定走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起因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生发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内生性生态需要,致力于化解持续加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符合“时”与“势”的现实选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表达上延展、丰盈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推进上全面部署、全面改革、全面展开绿色发展行动,由此带来了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此过程中,我国形成了绿色战略引领、绿色制度保障、绿色经济联动、绿色科技驱动的“绿色”宝贵经验,为新征程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标示了前进方向,为全球人类生态文明形态的扩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5.
李志军 《前线》2012,(7):76-77
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刘淇同志代表市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为战略任务,提出的“六个必须”的经验对于延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出了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包容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对于延庆县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县景合一”的国际旅游休闲名区,全面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既是我们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思想武器,又是我们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我们指导实践、落实任务的精神动力。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是全县的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在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提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发出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动员令和冲锋号。贵州"十三五"时期继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后,明确将大生态列为第三大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7.
正安顺市林业系统按照"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穷拔穷根"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走出一条"多绿多财多彩"的林业发展新路子,为绿色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大生态"纳入三大战略行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而林业生态建设则成为"大生态"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安顺市地处黔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脆弱,这也成为山区群  相似文献   

8.
刘旭 《唯实》2023,(10):61-6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希望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担负着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重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要求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王金维 《学习月刊》2009,(14):34-35
加快建始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恩施州委“实施‘三州’战略,促进绿色繁荣”的主题,紧紧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县委十三届四次和五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坚持走好“开放、特色、集群、生态、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绿色经济与绿色浪潮的态势,西部大开发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西部绿色经济,培育西部生态化、知识化和可持续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这是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新的战略构想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人格外懂绿、小心护绿、利用好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奏响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完成退耕还林477.4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五年来,从名扬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中最重要的底色。贵州知绿、护绿,更懂绿。4月16日,在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12.
牛俊雁 《实践》2021,(1):41-42
石泰峰书记在参加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时提出,鄂尔多斯要建设“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先行区,努力树标杆、作示范,为我市发展明确了更高的目标定位。鄂尔多斯将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担当,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根本引领,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技术,做大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打造绿色环境,推动绿色增长,实现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底色和最大活力点。  相似文献   

13.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根本走向。近年来,蓬溪县委、县政府立足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实际,提出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发展绿色经济、推进工业突破和着力改善民生作为全县工作重点。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坚实托起了人民对于美丽环境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百姓富则贵州富、生态美则贵州美。"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始终注重处理好发展和  相似文献   

15.
<正>5月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赴黔东南州凯里市开展环保督察。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正"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绿色的发展空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林地、林木资源是绿色发展的优势和助力脱贫攻坚的潜力所在,因此,生态是我们林业人工作的重心。"8月30日,织金县林业局天保办负责人刘朝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而在前一天,刘朝辅还因下乡解决林权纠纷而忙碌。刘朝辅自1991年参加工作,春植  相似文献   

17.
“绿色壁垒”下我国经济的绿色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 《探索》2002,(5):57-61
所谓“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作为一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首先兴起于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他们充分利用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差距,通过设立各种环保与生态技术标准,限制或禁止他国产品的进口。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效益,全面抢占广阔的国际市场,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必须跨越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实施经济的绿色化战略。为此,可米取如下战略措施培育经济绿色化的心理基础;作好绿色制度安排;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切实发展“绿色金融”;实施国际绿色认证;努力开展国际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18.
正黔东南州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提升城乡颜值、气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程度等位居全省前列。"绿色聚宝盆,大美黔东南"是黔东南州的真实写照。"生态之州""森林之州""天然氧吧"展现着黔东南州生态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提升城乡"颜值""气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程度等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9.
张国文 《奋斗》2014,(10):40-41
木兰县围绕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低碳工业新区、山水旅游胜地、江畔宜居名城”的战略目标,抢抓国家农业部的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抓住主食加工业这个上游连“三农”,下游惠民生的基础产业,重新确定了“绿色、生态、环保、有机”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把木兰打造成“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县、全省肉羊养殖大县和全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样板县”的“三县”发展目标,全面开启木兰“新主食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大生态战略作为新时期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如火如荼在贵州大地全面展开。一、大生态战略与贵州区域经济定位贵州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要始终坚持发展和保护两条底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