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搭建"没有围墙的科研院所",不断强化对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贵州声名鹊起,"孔雀"已不再仅往"东南飞",出现"孔雀向黔飞"的现象。据领英中国营销副总裁于志伟调研数据分析:就国内而言,大数据品牌如从0到10计分,贵州已经达8分,但从全球来看,还未达到8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原因在于"贵州发展大数据,搞智能制造,大数据人才流入是关键",人才依然是贵州大数据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2.
正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工业企业中的深入应用,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贵州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让公司在近几年受益匪浅。"7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航天云网)董事长杨灵运说。贵州航天云网成立于2015年12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催生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近年来,贵州开展"千企改造"工程·大数据专项行动和"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使贵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通过工业互联网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赋能,不断推进工业创新、智能制造、智慧管理,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推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本期,我们继续聚焦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亮点和成效。该公司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了"机器换人""机器助人",智能制造已成为公司提质增效的利器。2021年,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产能预计可达680万条,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一季度,贵州信息通信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89.1亿元,总量排名全国第10位,同比增长54.2%,增速排名全国第3位;完成电信业务收入88亿元,总量排名全国第18位,同比增长4.8%,增速排名全国第2位。一张蓝图绘到底,贵州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作为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产  相似文献   

6.
智能制造是贵州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交互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发展理念和方式,引导贵州制造业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本文以6个企业(园区)或项目为例,展现贵州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的成绩、亮点。  相似文献   

7.
正"融合"是贵州大数据发展的主题。大数据像一棵"智慧树",向贵州经济社会各领域最大延伸、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助推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已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国内外大数据企业纷纷落户贵州,一批本地重点企业得到培育成长,贵州正逐渐成长为"世界的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大数据+黔货出山"。建成37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60个县  相似文献   

8.
正华为公司充分发挥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和丰富运营经验,结合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动双方在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发展、物联网和智能制造建设、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省委、省政府把大数据作为贵州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已经成为贵州一张响亮名片,华芯通项目是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的标志性项目之一。1月下旬,华芯通半导体第一代服务器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1月17日,贵州省与美国高通公司合作成立贵州华芯通公司两周年之际,贵州华芯通第一代服务器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产品数据已交付工厂生产,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市场。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大数据作为贵州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已经成为贵州一张  相似文献   

10.
正3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上,马云认为,贵州做了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为中国未来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和遐想。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南方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开工建设,几朵翩翩飞至的瑞"云",标志着贵州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的成功举办,则显示贵州大数据产业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大数据是大产业、大红利、大  相似文献   

11.
正实体经济是主要经济形态,其转型升级关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创新性地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需求。"万企融合"如何推进?"贵州制造"如何加快迈向"贵州智造"?就此话题,专注于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学者有何思考?找准融合发展的产业重点当代贵州:"万企融合"的重点,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以工业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省将智能制造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将智能制造发展与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相结合,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大运飞机、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导弹防务……贵州制造的电池、电机、电连接器、高精度电阻器、精密传动件等关键部件,成为国家航空航天发展中重要的贵州元素。近年来,贵州工业发展转型步伐加快,传统制造逐步向智能制造发展。在今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和省两会上,省委、省政府将智能制造作为  相似文献   

13.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33):32-33
<正>杜佳作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产业融合处挂职副处长,经过一年多历练,对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了如指掌,对贵州这片土地的感情日渐深厚。“2022年1月,接到中组部、团中央的通知后,我满怀热忱地从深圳驱车来到贵州,跨越千里河山,只盼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一间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中组部、团中央第22批赴黔博士服务团大数据组团(以下简称大数据组团)成员杜佳。作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产业融合处挂职副处长,经过一年多历练的她,对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了如指掌,对贵州这片土地的感情日渐深厚。  相似文献   

14.
正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贵州做了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为中国未来的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贵州是大数据产业的福地,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从无到有,收获了很多成果和丰富经验。在贵州发展大数据是一件让人很开心和振奋的事情。贵州提出大数据的战略是非常好的,而且也能充分利用贵州水利能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不断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作为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的"杠杆",逐步拓宽贵州大数据企业融资渠道。今年6月,贵州省首支大数据相关专业专项奖学金"云上贵州格致奖学金"设立,将覆盖省内二本以上高校,旨在更好培养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专业人才,带动越来越多的贵州学子积极参与贵州大数据创新发展。这项奖学金的设立是贵州给予大数据产业资金支持的又一举措。近年来,为逐步拓宽贵州大数据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贵州设立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基金等多个专项基金吸引企业落户贵州,并不断引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贵州集中力量推动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十大千亿元级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打造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现代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中,贵州把信息化作为改造提升工业企业的总方向,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从制造迈向"智造"。5月5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腾空而起。C919的供应商中,有6家"贵州制造"。"C919大飞机是一颗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贵航电器为它贡献了‘贵州制造’的力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贵航电器)副总经理助理、研究员周靖波说。作为C919大飞机制造的芯片供应商,贵航电器  相似文献   

18.
数说未来     
正创新发展,数说未来。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战略试验田,贵州立足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种下"智慧树"、深挖"钻石矿",抢占新经济制高点,赢得新发展主动权。"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在新时代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寄予厚望。大数据战略行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构建  相似文献   

19.
<正>当年沿海城市依靠港口沿海沿边优势,发展外贸经济实现了腾飞。互联网时代没有港口的杭州抓住电子商务,成了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帮助贵州实现发展腾飞的风口在哪里呢?在今天互联网时代,贵州把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的新路。今天就围绕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贵州为什么选择大数据、大数据对贵州大扶贫的助力这几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一、什么是大数据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贵州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先行优势,积极推进大数据与大扶贫深度融合,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5月,2019数博会全国"大数据+扶贫"十大应用案例发布会发布了全国各地在大数据应用与融合方面的新模式、新成果。榜单利用大数据工具统计梳理近一年"大数据+扶贫"案例的网络传播情况,统计评选出十佳案例,其中,贵州修文县猕猴桃大数据产业项目位列榜首,贵州罗甸县火龙果大数据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