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近日在广西贺州市采访,一道乡村新景观令人眼前一亮:一座座新建的“五保村”成为农村“五保户”的新家.他们“居有其屋,食有其源,乐有其所”。这种适应农村特点的“五保户”集中供养新办法,使“五保户”生活有保障.农村中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受到冲击,有助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五保村”也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
段笃屏 《山西政报》2006,(10):34-34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和难点在农村,与农村经济相伴随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村”论“农村”.就“增加农民收入”论“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从根本上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找到适合农村经济现状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思路,在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和经济体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06,(11):49-49
山西省平陆县民政局杨引鸿认为,加强农村“两委”干部培训,是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有的农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各级领导着眼农村的长远建设和全面发展的全局.着力解决农村“两委”干部按制度抓建设、执政为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农村“两委”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农村工作头绪多、个人农活繁忙.农村“两委”干部真正坐下来看书学习的时间较少。在进行农村“两委”干部培训时,首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作为农村“两委”干部学习培训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黄朝光  陆勇 《今日浙江》2009,(24):52-52
建德市农村民警与农村人口之比为1:3124。为弥补农村警力不足,做好农村维稳工作,2008年7月开始,建德市公安局在农村创建了“在村、在家、在服务”的“驻村协勤”工作模式,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警务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11,(6):23-25
安徽省是农村劳务输出大省,总人口6700万,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50万人。针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相似文献   

6.
蔡骐 《思想工作》2007,(8):26-26
杨彬在《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加强农村传媒建设,需要实施“城市支持农村”战略。传媒“城市支持农村”,不但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可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传媒业总体键康发展。实施传媒“城市支持农村”必须改革传媒发展体制,要把农村传媒纳入农村公共事业范畴,对农村传媒进行一定时期的市场保护,并倡导农村传媒的社会效益导向。  相似文献   

7.
敖成卓 《创造》2001,(7):47
“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战斗在农村第一线,属官“末”民“首”,“上有千条线、村官一针穿”,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既要维护一方稳定,又要致富当地百姓,形成了“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办事难”的格局。因此,笔者就怎样当好“村官”谈几点看法。一是“望”。就是眼要锐。在农村工作中,“村官”充当着农民“引路人”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脱贫致富,农村要稳定发展,要求“村官”要有战略眼光,通过深入农村实际观察,了解农民意愿,全面把握农民的思想动态。首先要能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李丽莎 《公民导刊》2011,(11):18-19
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把农村的“死资产”变“活资源”,是缓解农村发展“贫血”,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2011年代表行动中,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将发挥人大代表工作员、引导员和监督员作用、聚力全区农村改革大局作为该区“五个一”代表行动的一大主题,认真组织实施。各级人大代表率先垂范、大胆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百姓素质、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治安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动向,影响了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农村地区维护治安稳定工作,要探索创新“两个建设”,建立健全“两个机制”,注意把握“两个尺度”,正确处理“两个关系”,积极构建“两个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丁文禄 《党建研究》2011,(11):48-48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今年第四季度乡村工作的重点。搞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确保农村科学发展、长治久安,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性措施。晋中市在农村“两委”换届工作中,积极进行“两推直选”村党支部委员、书记的尝试.即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采取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经过组织考察,由党员直接选...  相似文献   

11.
邵德兴 《岭南学刊》2009,(3):113-116
对杭州三个典型村落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夹心层”的生活品质现状令人担忧。必须实施农村“三级求助圈”政策,完善综合求助体系;推进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夹心层”抗风险能力;加大对农村低收入阶层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前,贵州省黔东南州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今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据介绍,该州今年将完成30个农村消防试点村寨建设任务,高质量确保全州农村消防试点建设五年规划圆满完成;着力实施农村消防“安居工程”,深入推进农村消防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防火委员会、“电管小组”、“户管小组”等自治组织,200户以上村寨和民族文化旅游村寨、  相似文献   

13.
王宏刚 《现代领导》2007,(11):33-33
党的农村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儿垒,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今年4月,我们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农村“两税”免征、粮食“直补”后,部分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党组织建设表现出了一些新问题,作用出现了“边缘化”倾向,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下降,主导地位逐渐丧失,整合社会功能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下,全国有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陆续到农村安家落户,形成了一场历时十年、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时隔30多年后,尤其近年来,大学生奔赴农村创业、任“村官”形成风潮,掀起了一股新的“上山下乡”热。所不同的是,新“上山下乡”是大学生把现代科学知识、新文明带到农村去。  相似文献   

15.
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活动。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及管理监护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建立帮扶关系,对“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事》2008,(4):39-39
一是抓培训。提素质,着力培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以“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为契机.依托农函大、镇党校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类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菜单式”培训与“订单式”培训并重,“导向型”培训与“实用型”培训并举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7.
苏昌选 《当代广西》2008,(19):37-38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班长”,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人”。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开拓、有组织能力的年轻骨干被选为村“两委”成员。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三种设置模式,即:“一村一社区”模式,“几村一社区”模式,“一村多社区”模式。那么,应该怎样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什么样的农村社区?也就是说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模式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笔者从概念、逻辑学、管理体制三个层面上,探讨研究农村社区与农村社区服务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瑞鹏 《人民论坛》2014,(5):209-211
为解农村“空心化”之痛,贵州立足于省情,一方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让劳动力真正地转移出去;另一方面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了农村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的贵州道路,形成了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贵州模式。这对于仍饱受“空心化”之痛的广大农村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对“赤脚医生”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要是生了病,就会找身边的“赤脚医生”治疗。“赤脚医生”在当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几十年过去,“赤脚医生”早没了影,曾经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合作医疗也大面积解体,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