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伙尤其是稳定性和独立性较强的商事合伙,可以而且应当成为独立于自然人、法人的第三民事主体.其标准应为: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自己的组织章程;有自己享有独立处分权的财产.  相似文献   

2.
我国合伙法律制度规定尚不完善 ,没有确定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 ,未规定具有积极作用的有限合伙 ,对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隐名合伙未作出调整 ,合伙税赋过重。这些问题限制了合伙的发展 ,应予改进。  相似文献   

3.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分类认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企”)复查登记工作中,法人、合伙与个体分类认定是较难把握的问题之一。对此,本人愿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一、经济组织中法人与合伙的区别法人是与自然人相对的民事权利主体。《民法通则》规定法人的条件有:(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合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经营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组织形式简单,筹集资金便捷,成立手续简便且费用低廉,无须进行验资;合伙的内部关系以相互信用为基础,成员稳定;合伙人负无限责任,…  相似文献   

4.
秦平 《人大研究》2003,(7):43-44
“官告民”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官与民能够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出现在法庭上 ,而且还在于官能够采用诉讼这种司法程序来解决与民之间的纠纷。人们从政府的这一举动中可以看到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心与我国法治建设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路通 《人大建设》2003,(9):37-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第四十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  相似文献   

6.
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至今经历“人可非人”、“非人可人”以及“非法人团体可人”三个阶段。其间,民事主体制度呈现“范围不断扩张”的特征。我国法律承袭大陆法系传统,采用了德国传统的自然人与法人二元主体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已不符合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趋势,应对之进行调整。传统民法对“理性人”假想及民事主体一律平等的构想忽略了民事主体实质上的不平等,学界和立法都体现对民法人丈回归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戴小春 《求索》2008,(9):160-161
在高校不同组织层面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权利”主体。其中,作为组织类“权利”主体之代言人的个人拥有双重“权利”身份。“双重”权利的混淆,以及某些主体“权利”被忽视或者否定等,带来了高校各类“权利”主体的“实然权力”与各自的“权利”和“应然权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高校的诸多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前提是理清高校主体类型层级的“权利”与“权力”。  相似文献   

8.
笔者不久前拜读了《求索》刊登的朱有志博士的《昔日的“资本家”何以成了今天的“建设者”》一文。朱博士从一个全新角度 ,即政治、经济和哲学层面对昔日的“资本家”何以成为今天的“建设者”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读了之后令人耳目一新。笔者是学经济学的 ,对作者的政治和哲学层面的分析不敢妄加评论 ,只是对经济层面分析中的某些观点提出我们的一些思考 ,也诚恳地希望得到朱有志博士以及同行们的批评和指正。作者在文中“经济的析理”这部分的开始提出 ,要从经济视角论证“私营企业主”是“建设者”这一问题 ,最直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的价值”问题逐渐为哲学界所关注。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拓展,理论界对于人的价值的探索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分歧与争论依然存在。现将近20年来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是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价值理论中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由于学术界对价值这个概念有多种界定,由此给人的价值的界定也带来了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人作为客体对主体(社会、群体、他人、自我)的效应,主要在于促进主体(最根本的是社会主体)的发展、完善。第二种观点从“需要说”出发,认为人…  相似文献   

10.
有限合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企业、商业组织形态,在国外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而我国《合伙企业法》对“有限合伙”等特殊合伙形式却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惯例与成熟经验,修改现行《合伙企业法》和配套立法,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有限合伙制度。有限合伙的起源与国外有限合伙立法有限合伙作为欧洲大陆最古老的企业组织形式,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康孟达。在这种合伙方式中,商人作为消极投资者(有限责任承担者)提供经营资本,而代理人(无限责任承担者)则以此积极开展经营活动。对于有限合伙产生的过程及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美国…  相似文献   

11.
李珊珊  陈彦欣 《传承》2014,(11):102-103
对责任能力概念存在的诸种解释进行比较辨析,从主体资格层面和体系制度层面出发,分析比较作为主体资格构成要件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作为民事制度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提出责任能力的实质是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其作为一种制度设置应以识别能力为基础,独立于行为能力存在的观点,借以评析我国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付广华 《桂海论丛》2007,23(6):84-87
民族观是一个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包括对民族本身的看法、民族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及观点。文章通过仔细梳理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新桂系领导人的思想,认为新桂系政权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分为:“中华民族”观、“特种部族”观以及“民族同化”观。之所以呈现这一局面,乃是因为阶级、时势、学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新兴物业管理制度下应运而生的业主委员会所发挥的自治作用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界争论最大的是:我国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中“执行机构”,没有法人资格,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又以何种身份“执行”公共物业管理事务,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民事合同?最终责任如何落实呢?争议的实质焦点有二:一是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二是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资格及其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由此,有学者建议:在现有业主自治管理机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业主自治管理的监督机关,引入“业主团体”的概念,建立由全体业主组成的业主团体的自治组织机构。本文重点拟对业主委员会之法律地位及完善物业管理自治组织结构并发挥其自治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合伙企业法》将合伙人资格限定在个人范围内。对法人合伙问题予以回避,但依《民法通则》,法人合伙仍有其存在的合法依据。这样,对于个人合伙与法人合伙由原来的统一法律调整改变为分散调整,这从立法技术上讲是有缺陷的.《合伙企业法》第19条存在如下两个缺陷:一是将本已明确的财产关系模糊化;二是给合伙解散或终止时的财产处理带来困难。在合伙的种类问题上,《民法通则》和《合伙企业法》中都没有隐名合伙与有限合伙的规定,造成这类案件法律适用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一词多义现象在高中各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是屡见不鲜的“。主体”就是相当典型的一个。讲清“主体”一词的多种不同含义,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许多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原理,进而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相当于“大部分”“、矛盾主要方面”、占优势”的含义高一经济学教材讲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多次使用“主体”这一概念,都是作为“大部分”“、矛盾主要方面”、占优势”的含义来使用的。例如“,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  相似文献   

16.
警官信箱     
雇主散伙,不给工钱,我该怎么办?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农村青年,前段时间经人介绍,我去给我们村几个合伙做饲料生意的人帮工,后来他们散伙,欠我2000元工资。我多次去讨要,他们互相推诿,直到今年也没给我。我现在该怎么办?李江李江读者:你反映的问题属于合伙债务的承担问题。合伙债务是指在合伙关系存续期间,以合伙人的名义对外从事民事活动中形成的对他人的给付义务。合伙存续期间是指自合伙成立开始,至散伙时为止。合伙债务是全体合伙人在实现共同经济目的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债务,对合伙债务理应由该合伙组织或全体合伙人来…  相似文献   

17.
范忠信 《探索与争鸣》2023,(3):132-146+180
《民法典》确立公序良俗原则,意味着既确认“习惯”“公序良俗”为民事法源,又确认“公序良俗”为习惯法源的是非标准,这一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于承认民间社会生活自发生成的规矩秩序为民事补充法源,承认人民大众有集体无意识参与民事法源创制的权利。这既是从苏维埃法制理念向当代世界法治理念的升华,也是回归中华人文价值暨世界共同价值的升华。这一进步意义可以从公序良俗作为习惯法源之“宪法”、确立公序良俗原则的政治变革意义、当前民事立法司法的公序良俗省察、通过风俗习惯认识和把握公序良俗等角度入手作分析解说。  相似文献   

18.
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可是关于民事主体的争论自民事主体概念提出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通过对民事权利能力、具体民事权利能力水平和民事主体结构等重要的民事主体理论概念的分析辨别,着重论述了民事主体资格和民事主体结构这两个理论问题,并对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熊任翔  蒋新苗 《求索》2010,(7):165-166
跨国公私合伙关系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中令人十分关注的一种现象,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地位问题也是国际法领域中人们讨论的热点,参与到跨国公私合伙关系中的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有了新的变化,本文试图说明公私合伙关系中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在事实上基本上获得了与政府间国际组织一样的国际法地位,并对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最终获得这种地位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这是“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改革中,难点之一就是宏观调控主体难以确立。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宏观调控主体难以选择,二是宏观调控主体难以建立。而近期的问题是要对宏观调控主体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问题,前段理论界有过一些探讨,但各家观点分歧比较大,说理也不太充分,还有待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